冯耀堂
摘 要:美术专业基础素质的第一点就是图像识读,如何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素养已经成为美术课堂中需要认真探讨并深入研究的课题,有效训练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已成为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问题。文章分析了小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现状和提升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分别在小学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提升小学生观图、辨图和品图能力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艺术性与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策略
图像作为人类传播与交流的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图形认识是艺术领域五大知识之一,包括对美术作品、图形、肖像及其他视觉标志的观察、辨别与理解。有效训练学生的图像认识技能,增强学生图像识读素养成为提高美术课堂质量的关键。但当前许多美术教师在培养这一核心素养方面并不重视,很多人认为美术是以画为主,看为次要,没有必要花大力去进行研究,更重要的一点是美术课的特殊性,因为要保证课堂上有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没有充足时间去慢慢欣赏一幅作品,再去评述。然而,图像识读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小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现状
由于在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对小学生图像识读的教学缺乏策略和手段,搜集的资料参差不齐,教师教无力,学生学无趣,导致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欠缺、美术语言缺失,对中外美术作品缺乏认知和兴趣。课堂上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无论画多复杂的物体,他们很多都是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来把物体画出来,很少会根据描绘对象的特征进行差异化的绘画,这可能与他们的造型能力有限有关,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教师的影响,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学的都是简笔画,很多物体都用几何形代替,这些图形概念化严重地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到了中年段,是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表现最好的一个时期,他们已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他们会在画面中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创新、自由充分地体现在画面上。到了高年段,随着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反而不敢画画,他们开始怕画错,怕画得不像,开始在乎别人的评价。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失去自信,不会欣赏自己的作品,不会用有效的方法解说自己的作品,更不会懂得如何去欣赏别人的作品,只会用像不像来评价。所以,提高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是提高美术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提升小學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教师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培养学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随着美术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学生进行图像之间的联想时,很容易形成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的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所掌握的绘画赏析技巧对美术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学生必须拥有欣赏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的审美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绘画作品的时候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指导学生了解艺术语言、美术图像并学以致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要善于抓住美术图像作品的特征,从不同角度看待美术图像作品,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熟悉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认识文艺作品的形象,能够理解文艺作品,为后续美术鉴赏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勤奋教学,进一步提高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指导。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通过提高图像识读水平,提高艺术欣赏水准,可以促使学习者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艺术作品的神韵。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认识技巧,才可以增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审美力和创造性,研究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促进绘画鉴赏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小学生图形识读能力的方法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和对图形认识的能力,教师必须顺应教育教学变革,不断创新艺术课堂管理模式,力求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识图能力提高,让学员获得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本文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提升小学生图像识图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创新的方式,不断探索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没有限制地创造美术作品,激起创造热忱,进而激发想象力与创作力。
(一)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观图能力
观画是最简单的一个图像识读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中小学生观画能力的训练。在学校低年段绘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改变学校传统单纯的教学方法,在上课时不要单纯讲解作画技法或者让学生参加美术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让每个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学习美术作品的有关特征,包括结构、颜色等基本特征,通过观察以后,学生再进行思维方式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来积累绘画的基础知识。
1. 内容游戏化
对于低年段学生开展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可以采用内容游戏化的方式来实施。可以把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完成教学,因为游戏练习是学校低年级绘画教学和形象认识的主要方法之一,遵循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促进中小学生的绘画基础知识掌握和绘画素质的训练。将图像阅读的内容渗透到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对图像认识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环境中乐于掌握更多的绘画基础知识与技巧,从而带动他们养成优秀品质,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 图像对比化
图像对比是感觉不同作品的最直观感受,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如果只依靠单调的作品欣赏,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价值取向。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合理的作品比较,让学生从图像中学习二者的异同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并且对图像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认识。同时,在比较鉴赏过程中,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见解,能够给学生更多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为学生以后的图像鉴赏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辨图能力
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是指学生的艺术鉴别能力,要求他们可以透过观察作品确定创作的来源、材料、手法等。对图像的鉴别比观图有难度,所以在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冲破传统课本的禁锢,通过运用多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对美术作品认知能力,为艺术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应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图像识读的手段
由于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通过互联网建立艺术资源库,收集并分析教学资源。唯有如此,能够在美术欣赏课上随用随取,这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欣赏课的灵活性。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环境,进而使他们能够合理地欣赏、鉴定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完善绘画课堂教学。利用以上方法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水平。除此以外,还能够利用视、听的双重刺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美术作品的赏析中,利用活泼、好玩的课件,根据他们兴趣强烈的特点,来全面训练他们的辨图技能。
2. 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图像内容识读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鉴赏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应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更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受地域和经济影响,美术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课堂提问环节,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课堂知识,全神贯注地投入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此外,在处理环环相扣的问题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加深读懂图像的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的品图能力
品图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内容包括了对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思路、传达的思想感情等加以理解。而解读也是图画识写中的最关键一个环节,对小学生而言也是最难的部分。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创作经验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不深入;另外,由于他们的艺术认识水平有限,无法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包括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艺术技法等。所以,把这一能力的提升安排在小学高年段是最合适的。
1. 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解读图像
图像识读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结合四步欣赏法提出问题: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画面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图像有什么意义?这幅作品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将问题贯穿整个识读过程。以问题引导学生确立读图目标,有针对性地观看,寻找线索,识别和解读图像的内涵与意义。教师要指导他们在识读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指出错误,从而引导他们归纳提炼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图像的表现形式与构成,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导向性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回忆,更加全面地认识与解读作品,不仅从维度、材质、技术、风格以及发展的脉络等方面可以识别图像,它可以认识图形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事件和信息。
2. 阅读分享,助力学生品读图像
品读的过程是图像识读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最难的一部分,也是图像识读的最高境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象思维阶段,而美术这门艺术是抽象的,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阅历、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于美术这门艺术的感知可能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这也使得他们对美术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并不很深,也限制了学生看不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绘画意图和美术绘画技巧。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阅读课本,掌握课文编排意图,选择课文中常见的范画,指导学生揣摩品画。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帮助者、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去指导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很强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表达对图像的理解,可以从“描述—分析—评价”三步来完成写作。此外,还可以给有表演天分的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在课堂上用语言来分享自己对图像的品读结果。使他们学会表达、勇于表达和有个性化地表达。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展示高年级学生的水平,充分地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识别、评估、判断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视觉,文学事件的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图像识读是学生获取视觉素材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以后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学校美术教师必须通过多样化图像识读手法,充分调动学生对绘画的积极性,同时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使学生在欣赏、辨别、理解这三方面的能力高效增长,使学生从小学就拥有一定的艺术素质。基于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全面配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升小学美术课堂质量的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外,美术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掌握状况和教材内容,以知识为基础合理安排进行课堂讨论,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同时对学生进行灵活引导,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美术鉴赏能力,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梁宇婷.小学美术低年段运用图像识读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03).
[3]王伟.问题导学下的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
[4]邹春婷.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指导策略初探[J].神州,2019(25).
[5]張妙燕.小学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1(04).
[6]蔡聪灵.小学美术图像识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J].格言,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