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2023-06-09 14:21吴春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高考情境教学高中语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语文学科而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命题也有了“情境化”的新需求,旨在考验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获取“个人体验”“社会生活经验”“学科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鉴于此,文章首先论述何为情境与情境教学,然后对课标新要求、命题新趋向进行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情境教学开展策略,希望借此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6-0059-03

引  言

“情境”是教学领域中的高频词汇,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怎样开展情境教学,也是广大教师热议的话题。结合新高考制度,情境教学的开展与以往有所不同,教师只有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才能真正地将情境教学模式与方法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不过,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而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产生短期效果,但对学生长远的综合发展并无益处,甚至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运用好情境教学的方法,开展好情境课堂教学。

一、情境与情境教学

为了落实新高考制度下的情境教学,教师首先需要理解何为情境,何为情境教学。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对比“情景”和“情境”。所谓“情景”指的是具体、细微、直观的情形和景象,而“情境”有所不同,主要是指构成情景中互相影响、互相交织的各类因素,范围更广。相对于“情景”,“情境”是一个更宽泛、更复杂的概念,内涵更丰富,往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包含背景、场景及氛围。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合理的情境,带动学生有效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具备情感色彩、情绪色彩的环境,通常会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紧密结合。

“情境”和“情境教学”实际上并非新鲜事物。我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吸收古典文化中关于“意境”的理论,将情境教学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1]。首先是情境教学,即初步产生情境教学的意识,有意识或有意愿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其次是情境化课程,即通过情境教学的具体手段,构建一套完整的、有条理的、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最后是情境学习,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在情境中体验和认知的习惯,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这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同时,李吉林还认为,情境教学并非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而是在人为构建的、优化的环境下学习,这样有助于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生活空间。而“人为构建的、优化的环境”便是情境的本质。由此可见,情境更多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对环境进行适应性处理的结果,要通过情境影响外部环境和学生的内在情感。情境教学的理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有效得到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拓展了教学的途径。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在开展高中语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情境教学理论,使用情境教学方法,把创设情境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下,创设情境的方式也应多元化。正因为如此,怎样更好地开展情境教学,需要广大教师共同探索、共同研究。

二、新课标和新高考命题的要求

(一)课标新要求

“情境”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目前语文课程需要讨論的关键词,且地位不断提高。纵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情境”需要具备以下特征:首先,需要具备真实性;其次,需要具备多元性;最后,需要具备综合性[2]。此外,《课程标准》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强调“情境”的重要性,也在考试、测评题目的具体应用上要求以“情境”为载体,这就充分说明了高考也有转向考查“情境”的趋势。实际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要依托情境,学生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采用任务化的方式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新高考的角度看,需要从评价功能、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三个角度对“情境”进行分析,如此高考命题会自然地走向“情境”。

(二)命题新趋向

依据《课程标准》,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被分成以下几种:首先是个人体验情境,主要对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生活需求;其次是社会生活情境,主要对应学生对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最后是学科认知情境,主要对应语文学科的持续性发展。在最近的高考真题中,能够看出“情境”类的题目已经具备比较鲜明的针对性,特别是在阅读类题目中,不论是古诗词阅读赏析,还是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赏析,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1.个人情境体验

个人体验情境,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当中,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验作者的人生、情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感悟文学作品[3]。例如,2018年全国Ⅰ卷中的作文题,盘点了与“世纪宝宝”紧密相关的时代转折点和国家大事,要求学生给在2035年正值18岁的人写一篇文章。有很多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采用了书信的格式进行写作,体现了个人体验过程。

2.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景,主要针对学生的校内外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生活当中参与过,或正在参与的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学生的表达方式、表达对象。例如,2020年山东高考卷的作文题用“总—分”的形式呈现了一段防疫措施的文字,要求学生能够以“疫情中的距离和联系”为主题写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正在参与的社会生活,有较深的感悟,可以形成个人的想法和思考。这类题目属于典型的社会生活情境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社会进行思考的能力,以及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3.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主要针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的作文材料突出了语文课程对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怎样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比“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三种途径对自身语文学习的影响,同时阐明原因。这道题目立足于学生自身十几年的学习经历,是最真实的情境,每一名学生都有独特的想法和感受。与此同时,

这道题目也为学生提出了三种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可行方法,供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进行比较。如果平时对语文课程没有一定理解和认知,学生会很难下笔,写作时会显得“捉襟见肘”。可见,这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认知。

三、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个人体验,对话教材文本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任何能力的必经之路。个人体验情境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同时合理释放学生个性,使其个人体验能够最大化体现。

1.联系生活场景,深入精神世界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时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古今之间的“嫁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以迁移的方式进行“古今对话”,让学生在“精神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名著导读·《论语》”这一部分时,可以首先为学生介绍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讨论春游感受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穿越到春秋末期,与这些先贤对话,并描述此次春游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内心世界,感受传统文化,领悟世界安宁、万物生长的和谐。

2.构建私人空间,强化情感体验

个人体验指向个人,有较强的私密性。人们也往往更容易在这样的情境下袒露心声,表达观点,展现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并为学生营造私人空间,让学生打开情感的大闸。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可以如此创设情境:“假如你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在聆听恩格斯讲话后,决定在‘微博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你会写什么?怎样写?”通过这种方式,情境的私密性被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够将思维的重点放在自己的情感上。

(二)结合社会生活,对接现实生活

社会生活情境主要针对学生的校内外生活,突出学生在生活中参与过或正在参与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表达(表达方式、表达对象),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1.联系实际,提升表达

高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生活智慧,如果教师能够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工作更有生活气息,更有助于提升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对生活的启发。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学生能够明显地体会到“语言是一门艺术,劝说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假如你家中的长辈不愿意佩戴口罩,你会怎样劝说?”这一情境充分结合了社会背景,而且劝说家人也是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事,对学生比较熟悉,故而学生会产生熟悉感,主动参与,从而提升语言能力。

2.走出校门,拓宽视野

语文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了如指掌,更需要教师结合适当的外延,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对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外内容,构建一个具有延展性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接触、体验最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时,可以如此设计情境任务: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青蒿素的作用;屠呦呦先生在何时、何种契机之下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在调查之后,写出一篇调查报告或者说明文。这种任务是对教材内容的课外延伸,能够有效结合时事,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效结合。

(三)结合学科认知,提升专业素养

1.利用诗词教学,提升鉴赏品味

诗词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点,高考中也存在一部分诗词鉴赏、诗词背诵题目,是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诗词单元之后,可以将整个单元教学工作中学生已经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整合,然后设计情境:“假如我们的学校要开办报刊,

你建议在报刊上设置一个‘我爱诗词的板块,请你推荐本单元中一首你最喜欢的诗词作品,并说明原因。”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能够重新品读自己学过的诗词,然后在“推荐”的过程中深入地进行文学赏析,达到提升文学鉴赏品味的目的。不仅如此,这种情境也能够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审美取向。同时,在说明推荐原因时,学生也能加深对诗词作品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科认知。

2.培养理性思维,尝试论述文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理性思维,写作论述性的文章,也就是论文,正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一文后,可以设置情境任务:请你利用网络资源,或者向专业人员请教,现在网络上普遍流行的“汉字缩写”现象的特点以及与传统语言交流之间的差别,并写出一篇小论文。这个任务的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后向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考方向,并为学生讲解什么是论文,怎样写论文等。这一任务直接指向学生的学科认知,要求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认知大有裨益。

結  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处理情境,针对不同教材内容和不同能力培养指向创设情境或设置情境任务,实现情境教学的价值,彰显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王木森.新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对现代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19(12):67-70.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02):60-64.

作者简介:吴春华(1983.3-),女,福建连城人,

任教于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新高考情境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