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艺术教师的集体备课策略

2023-06-09 00:06马如尧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高中音乐实施策略

摘 要:备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技能的具体表现。集体备课是备课方式之一,也是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沿着集体备课路径,采用适宜策略进行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授后反思,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同时顺其自然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切实增强音乐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将以集体备课路径为重点,详细阐述新课标下艺术教师的集体备课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艺术教师;集体备课;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6-0093-04

引  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模块,指明了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之于音乐教学的影响,要求教师依托日常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等,增强音乐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师有效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教师无法凭借一次备课实现备课价值,需要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对传统教研活动的升级,有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特点,便于将教师的个人特长转变为集体特长,使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同时增强备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

基于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以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重点,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沿着适宜路径(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授后反思),进行集体备课。

一、个体初备

个体初备是集体备课的第一步,也是艺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的关键环节[2]。在进行个人初备时,教师要先与教研组成员探究集体备课的相关内容,理清具体事项,如备课计划、主备人、备课任务等,实现对学期备课的整体规划。之后,教师要把握日常音乐教学时机,从不同方面进行个体初备。

(一)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艺术教师实施音乐教学的指导,指明了不同阶段学生在不同层面的发展要求,同时提出诸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进行个人初备时,教师应先备《课程标准》。在备《课程标准》时,教师要梳理三维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然后,教师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研读教材内容,确定课堂教学要点,明确课堂教学方法,借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三维目标落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姑苏风光》这节课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情绪等,还要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引导学生进入具体场景中,使学生在了解音乐要素的同时,感受苏州的自然美景,感知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实现多维发展。

(二)备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也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承载。《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个人初备是教师用教材教的具体表现。自音乐教学改革以来,高中音乐教材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据地方需求和特点,选取不同教学资源,彰显了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为学生实现个性发展提供了助力。因此,在个人初备环节,教师要备教材。在备教材时,教师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又要关注能力培养,确定教学重难点。如《叫我如何不想他》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发音技巧,学会用正确发声方法歌唱歌曲,感受歌曲情感,体会音乐文化魅力。对此,教师便可以有目的地研读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重難点为:进行发声训练,使学生掌握发音发声技巧,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重点部分,有感情地歌唱;了解艺术歌曲特点及其文化,提高对音乐文化的认知。

(三)备教情

教情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集体备课是一项集体活动。只考虑个人忽视他人的备课,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所以,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他人经验,完善自我。如在个人初备环节,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判断本节课是否要引入课程资源,要引入怎样的课程资源,要将课程资源应用于哪一教学环节,可以生成怎样的教学活动等。在合作交流时,教师不仅可以了解自身和他人的专业素养发展情况,还可以因此积累经验,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备学情

学生是音乐教学的参与主体。学生学情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保障。所以,在个人初备环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包括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进行“打击乐器——代表性乐器演奏技巧”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学生成长档案袋,从不同角度了解每个学生的打击乐器演奏及技巧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五)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得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备新课标、备教材、备学情,恰好为教师提供了备教学方法的便利。对此,在进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京剧《空城计》选段”个人备课时,教师可立足学生学习情况,联系教学内容,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具体内容设定为不同任务,并把握课前、课中和课后时机,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建构音乐认知,顺其自然地发展相关能力,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二、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增强艺术教师备课技能的重要途径[3]。一般情况下,集体研讨分三项程序,具体如下。

(一)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是集体研讨的第一项程序。在集体交流时,主备教师要联系自身的个人初备情况,从教材解读、备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表述,介绍自己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产生的种种困惑。其他教师则要认真倾听,对照自己的个人备课情况,发现问题,并就此畅所欲言。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教师发现的问题不尽相同。在畅所欲言时,教师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顺其自然地形成热烈的讨论场面。教师都进行了个人初备,有了经验支撑,所以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切实提高集体研讨效率。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研讨的重头戏。教学设计没有统一标准,这就使教师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下,获得碰撞思维火花的机会。教师要把握时机,从不同教学环节入手,着力探究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如何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讲解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过如此集体交流,教师能完善认知,改进个人初备成果,顺其自然地积累备课经验,提高备课水平。

(二)形成教案

形成教案是集体研讨的第二步,同时也是集体研讨的成果[4]。通过进行集体课交流,教师合作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为书写教案做好了准备。于是,在进行集体研讨时,教师便可依据集体交流情况,形成教案。具体而言,备课组组长要带领全体成员倾听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全体成员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发现问题,继而讨论和商议,合作分析问题成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集中集体智慧,生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发挥自主性,营造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研讨最佳方案,生成科学、规范的教案。同时,全体成员自学教案,汲取教学经验和教案设计经验,提升自身备课技能。

(三)解决问题

在个人初备环节,教师受自身教学能力、教学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会遇到各种问题。集体研讨是解决备课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形成教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自主反思,对照“标准”教案和个人教案,发现备课问题。此时,备课组组长要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各教师迁移自身现有经验,从不同角度提出备课问题或备课困惑。备课组组长要在自身专业能力的支撑下,剖析各项问题,探寻问题成因,对问题进行分类。之后,备课组组长引导全体成员,合作探究不同类别的问题,深入分析成因。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各展所长,提出个性看法,共同解决问题与困惑,形成观点和方法。最后,教师可借鉴成果,再次备课,有针对性地改正问题,解决困惑,提高备课质量。

三、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二次备课是指以原有素材为基础,结合教师自身教学特点进行学习性或反思性的整合,实现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与个人教学风格、班级特点紧密结合的活动[5]。二次备课是对集体研讨成果的应用,也是对个人初备的升级。在集体研讨阶段,教师能够通力合作,获得备课成果——教案。在二次备课时,教师可以集体研讨阶段的教案为参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契合本班教学实际的教案。

以《八骏赞》为例,在集体研讨环节,教师集思广益,设计教案,确定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并联系具体内容,创设多样情境活动。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学生成长档案袋,了解学生学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储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有意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及其变化,但对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作用的认知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高中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渴望体验多样活动。立足学生学情,教师可以改进集体研讨所生成的教案,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展现自我,探究所学。在应用合作学习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入手点,设计多样合作学习的活动。

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联系音乐作品内容录制微课,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便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合作学习,建构初步认知,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課中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准备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在欣赏引子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合作模仿马蹄声,进行节奏训练。在进行训练时,学生可以先反复地合作演示简单节奏,之后加入独特的象声词,最后根据教师的指挥感受力度变化。通过体验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乐曲节奏、力度等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合作水平。又如,在课堂收束阶段,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学习情况,以蒙古族盛会“那达慕”为重点,应用视频引入具体场景,鼓励学生观看、倾听,对“那达慕”建构认知。立足学生认知情况,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小组,鼓励其迁移已有认知,发挥自身智慧,编创不同的节奏、象声词,展现不同的“那达慕”声韵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

在课后阶段,教师可组织总结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及学习这些内容的方法,建构自我认知,发现学习所得和学习不足。之后,学生自主与小组成员交流,重点讨论学习不足及不足成因,探究弥补不足的方法。最后,教师可让学生合作总结本节课内容和学习方法,建构完整认知。

以上是对二次备课教案的简单概述。从教案内容可以看出,经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教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可以有方法、有计划地设计教案,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教案转化为具体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授后反思

授后反思是集体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离不开日常教学积累。特级教师叶澜老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长为一名名师,但是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可以有机会成为一名名师。由此可见,写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有重要作用。授后反思是教师写教学反思的实践方式。综观上文,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一步步完善备课内容,一步步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教师依据备课内容教学,仍会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入手点。通过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升专业能力。因此,在教学后,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授后反思。

(一)个人反思

个人反思是指教师独立一人进行教学反思[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所以,在进行授课反思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表现为抓手,进行个人反思。

目前,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应用电子白板、录像设备等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后,教师可以观看课堂教学录像,了解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并对比教案,确定教案中的教学计划是否达成,存在哪些问题等。然后,教师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分析问题成因,确定其是自身因素造成的,还是学生因素造成的。之后,教师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教师如此解决问题,能切实提供写个人反思的便利。教师要依据个人反思情况,书写反思报告,记录教学问题、问题成因、解决对策等,由此获取教学经验,规避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在书写反思报告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发现自身的优点,记录自己的教学亮点,迁移经验,应用于其他课时。

(二)集体反思

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集体反思的便利。虽然个人反思可以使教师了解自身的教学亮点与不足,但教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遗漏部分内容,不利于全面认知自我,阻碍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集体反思则能突破个人限制,为教师提供全面认知自我的便利。集体反思方式多种多样,如同课异构、同题同构、异题同构等,便于教师选用不同方式进行反思,丰富反思经验,提高反思水平[7]。在进行集体反思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集体反思方式,多维度地比较、总结,确定教学问题,明确教学创新方面,汲取教学经驗,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例,在课后,教师可以进行同课异构。在进行个人反思时,大部分教师会发现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在他们看来,课堂导入看似简单,却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走进课堂。对此,教师可以课堂导入环节为重点,进行同课异构。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教师1认为全体高中生早已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以应用开门见山法,直接播放律感十足的乐曲,引导学生配乐歌唱。在歌唱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课堂。教师2则认为,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在课堂导入环节,可应用电子白板播放微课。微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背景音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为背景画面。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学生能够进入具体场景,体验祖国的“山河之旅”,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歌颂祖国的欲望。于是,教师2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一起聆听、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教师3则在课前阶段设计信息收集任务,驱动学生利用多样渠道收集与乐曲相关的信息,如词曲作者的生平经历、乐曲的创作背景等。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则鼓励学生表述课前收集的信息,使学生通过展现自我,走进音乐课堂。针对三名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教师可以讨论,

分析不同导入方法产生的效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导入方法各有优点,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化身为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堂导入活动。扮演学生角色的教师,依据自身课堂导入活动的体验情况,选出自认为有趣的导入方法,并阐述理由。通过交流、实践、总结,教师能够逐步总结出合适的课堂导入法——情境导入。之后,教师纷纷利用此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联系教学需要,应用多样方式创设导入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音乐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顺其自然地积累导入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集体备课既可以使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还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艺术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沿着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授后反思的路径,应用多样策略进行集体备课,积极与他人互动,借鉴彼此良好经验,完善自身不足,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郑燕.基于新课标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深度备课行动研究[J].新课程,2021(12):24.

彭杨.协同参与致力实效音乐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教师,2020(34):90-91.

付裕,邓国标.“互联网+”环境下中学音乐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和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Z1):9-11.

张莹.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成就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8(10):159.

吴相兰.从听、唱、弹方面谈音乐学科的备课策略[J].新课程评论,2017(10):89-96.

刘欢琦.“以学生为本”理念在中学音乐课程备课中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7(04):52.

何芸书.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师集体备课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马如尧(1991.3-),男,甘肃张掖人,

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曾获西固区教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综合类一等奖,兰州市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兰州市“教学新秀”称号。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高中音乐实施策略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