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

2023-06-07 15:54张雪晴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张雪晴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特别是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代表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建设思政课指明方向、提出新要求。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体现为把课堂上的“道理”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高校要着力推进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2],内含的元素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滋养。当前,在提倡善用“大思政课”的引领下,各高校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的实效性,研究探讨两者的融合路径。本文旨在讨论“大思政课”背景下如何促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通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认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1 新时期“大思政课”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因此,办好思政课,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逻辑,助力红色文化有机融入。从字词的拆解角度来看,“大思政课”是由“大”“思政”“课”三方面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既要着眼于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又要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在整个大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展开科学引导。因此,新时期的“大思政课”要以“大”为立足点,以“课”为落脚点,确保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迈上新台阶。

1.1 新时期“大思政课”以“大”为立足点

“大”是“大思政课”首要的关键词,是最突出的特质,要把握对“大”的基本内涵,离不开对“大”的深入解读,可以主要概括为教育格局要宏大、教育资源要庞大、教育视野要广大以及教育意义要巨大。将思政课教学置于宏大的时代格局下,要求运用历史视野、全球视野,既贯通历史又立足当下。“大思政课”既要突破传统思政课囿于时空维度,借助教育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调配,打破校际界限,拓展教育资源,革新教学方法,在着力提升实效性的同时形成各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效应,也要重视借助课堂和现实之间紧密衔接的新形态破除以往削弱课堂活力的固化教学模式,打破学术界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政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青年“四个自信”的底气。有学者指出,“落实好‘大思政课’的理念,必须胸怀‘国之大者’,要对思政课之‘大’形成正确理解并进行准确把握。应该从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立足点、以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为落脚点、以面向青少年学生这个大群体为出发点这三个方面来把握”[4]。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思政课”绝不仅仅指课堂容量之大,而是要具备生动的现实场域以及鲜活的实践素材。

1.2 新时期“大思政课”以“课”为落脚点

“课”作为“大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力求深刻把握和整合立德树人中的诸要素。作为思政课的崭新形态,“大思政课”最本质的要求是围绕思政课进行改革创新,上好“课”是首要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思政课的根本政治属性并没有改变,绝不是脱离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去另辟蹊径,而是必须要做强做大思政课,不断提升“课”的实效性。这不仅表现为课堂内容要结合实际,也表现为课堂场域要融合生活,还表现为课堂教学要结合师生。“大思政课”语境下的思政课意味着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意味着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把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相互贯通,这一落脚点充分体现了现实生活场域中的教育资源在思政课程体系中的有机融入。对此有学者认为,“大思政课中的‘课’,既指课堂,也指课程。课程是课堂的内容,课堂是课程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内容决定形式”[2]。实施“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社会实践资源向思政课程资源的转化,倘若社会教育资源无法行之有效的向课程资源转化,那么建设“大思政课”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因此,“大思政课”的开展必须要求构建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实践资源。

2 “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从“大思政课”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

2.1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旗帜,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是历代中国人为了追求独立和解放的真实写照,从侧面展现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们对于哺育他们的土地和民族表现出来的深深眷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情感逐渐升华直至被全民族所认同,最终凝聚为社会共识——爱国意识。因此,借助红色文化教育当代学生,使其从可以开始独立思考时就接触红色文化,切身感受红色文化魅力,能够使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最终转化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

2.2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回顾党史,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瞻仰未来,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在实际斗争中砥砺前行。红色文化具有天然的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因此,新时代思政课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帮助学生筑牢红色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培育共产主义信仰,使其能够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大用、担当历史重任的栋梁之材。

2.3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价值取向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红色文化富含的丰厚底蕴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文化相辅相成,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红色文化也在不断充实完善自身[5]。作为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俨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领域。网络信息传播不仅更加符合青年群体的认知特点,也更易被人们接受。因此,“大思政课”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宝库,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导向作用,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3 “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3]高校思政课作为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有序衔接,是立足于公共必修课程的价值本位上客观形成一个由资源、队伍、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庞大工程。目前,各大高校为积极探索思政课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还存在值得探索的空间。

3.1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红色文化资源富含与思政课教学目标高度契合的精神内核,对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许多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仍存在不足。一方面从具体的课程形式来看,由于课时有限,许多思政课教师无法单独为学生开展细致的讲授,大多只是跟随其他理论知识一并讲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从课程内容来看,许多思政课教师并没有将课程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经典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课程内含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四史”教育等元素都与思政课教学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教师倘若无视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便难以激发学生对现实存在问题的进一步思考[6];思政课教师也没有挖掘出适用于红色文化内容的教学形式。与此同时,实践教学在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实用性和实效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红色文化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但传统思政课仍延续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过于依赖教材,缺乏互动性,难以拓展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随处可见。

3.2 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校园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媒介,倘若利用得当,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自发、自觉的文化,更是一种常新的、充满活力的文化。校园文化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搭建了优良的平台,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由具有外在表现的物质文化、内含精神内核的观念文化以及衔接物质与精神的观念文化组合而成[7]。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对红色文化淡漠的情况依然存在,校园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容纳性并不高,且往往呈现形式主义。处于多元思想冲击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形成,对传播信息的无选择性使这一群体中的大多数思想观念极易被动摇。所以,只浮于表面形式的校园红色文化难以真正触动广大学生的心灵,更无法使其对红色文化产生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3.3 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了解、掌握有关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把下苦功夫挖掘红色文献作为掌握红色知识的先手棋[8]。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是整个课堂建设的根本。所以,有学者指出,“紧抓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课堂建设的核心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用好教学抓手;要系统学习,把握内在教学逻辑;要立体理解课堂,耕耘教学协同阵地”[9]。反观现实,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布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非专业性、较大流动性、不稳定性等问题一直存在,大多思政课教师都是兼职教师或是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师而并非政治类学科出身,这就造成了其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上无法达到时代要求[10]。此外,近几年招生规模扩大,导致许多高校师生比依然存在缺口。在思政课教师配备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甚至有些院校出现大批转岗教师和行政兼职教师,这类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思政课教学,使得整体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压力,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红色文化资源既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办高等教育过程的生动见证。对于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高校而言,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教育自信,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

4 “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路径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路径,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办好“大思政课”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11],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新路径。

4.1 借助网络媒体整合,优化红色教育资源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思政教育网络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是应有之义。融媒体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建设搭建了更为立体和便捷的交互式平台,信息的传播在速度和对象上呈现出全新特点[12]。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地方,高校学生对网络具有较为敏捷的观察力与反应力。因此,借助好网络媒体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媒体的优势,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供便利;能够在悉知大环境具体动向的同时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场域,提升传播的影响力,从而形成更广的辐射效应。首先,高校利用网络媒体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注意遵循主旋律,更新意识形态表达,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以及正确的网络建设方向,净化网络空间,避免出现歪曲历史、冲击学生价值观、消解红色文化的不良思想导向,使网络效能最优化,搭建好网络红色文化教育空间。其次,高校应依托各地红色资源优势,创建各具特色的红色主题网站,以直观生动的图文并茂形式呈现红色文化资源,辅之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QQ、钉钉、腾讯课堂等应用平台创新教育传播形式和教学方式,打造红色文化的宣传阵地。最后,高校可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组织红色经典咏流传歌唱比赛、红色精神永不衰征文大赛、红色情景剧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4.2 创新教育内容形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基础。因此,在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坚守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红色文化的作用。高校要利用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公共必修课,把握课程内容中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契合点,注重突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设置高校思政课课程群[13]。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如情景展示、小组研学、课堂辩论、课题研讨等,巧妙地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及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渗透红色精神和革命意志,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要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把内容讲足讲透。同时,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天然的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并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专门实践教学课程。教师应有机整合红色资源,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融会贯通,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的作用,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要坚决避免表面化、形式化,旨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各大特色建筑、优美的景观环境、校史馆、校园文化长廊、校园板报等显性存在,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程度,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散发的持久魅力。

4.3 以思政教师为主导,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3]在“大思政课”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的指导下,思政课建设要构建以思政课专业教师为主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网络,凝聚合力。教育部把“大思政课”建设摆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同时,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调动思政课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一,要讲好一门思政“金课”并非容易之事,由于红色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它要求讲授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拥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习,先成为红色文化的接受者,领悟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楷模,对红色文化投入“真爱”,用心钻研,掌握系统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站稳政治立场、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素养投入思政育人工作中,为思政教学增添魅力和深度,使红色文化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学校要及时为思政教师队伍补充新鲜优质的血液,及时为教师续航充电,提高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合格、质量上乘、稳定性高的教师队伍[14]。其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网络。各学校在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学校还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历史感悟,帮助其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核。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应该给孩子从小灌输正确的思想,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子女去革命圣地、红色基地参观,同时自身也要加强红色文化学习,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优质红色资源的挖掘力度,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敏感度。政府在传播红色文化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要针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播制定出相关政策;通过对一些红色基地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导向并利用好实践基地发挥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

5 结论

学界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并结合“大思政课”赋予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启发,展开一系列深入探讨,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学术基础。“大思政课”理念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善用‘大思政课’”是一项集系统性与长期性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基于“大思政课”的时代背景,高校进行改革创新,必须要破除以往思政课固守课堂的思想壁垒,打破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构建多维协同育人的思政教学新形态,着力发挥各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势,使红色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育人价值,使之成为传播好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和现实需要。因此,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充分挖掘并发挥红色文化内涵的重要教育作用,确保思政课教学的成效。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