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量感培养探究

2023-06-04 05:36成航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量感核心素养

成航

[摘 要] 培育学生的量感,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教育的必然追求。在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感受,缺乏建立“量”和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联系。此外,受限于教学条件,对量的学习常陷入填鸭式的机械记忆,量感的培养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建立量感的直观感受,实现学生量感的体验内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丰富感官、多重建构的方式,可以在促进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 量感;感性认识;核心素养

量感主是指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的建立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和“个体性”,在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忽视建立“量”和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联系。

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量感呢?首先,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是一种基于数量的感觉,它必须在感受不同计量单位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需要借助推理和体系来建立各种“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量感来源于生活,所以它也必须在数学与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中形成和深化;最后,量感培养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它是必须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中进行强化。

一、调动感官,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培育学生的量感必须让学生充分地“感量”,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多重感官活动丰富学生的量感体验。只有丰富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才能增强学生对“量”的直觉,最终形成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感量”是学生形成量感的基础,“层次化体验”是学生量感形成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学条件,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调动学生感官,帮助学生充分“感量”。例如,在教学“认识千克”时,可以设置以下体验活动。

活动一:看一看。观察20个鸡蛋逐步累加的动态过程,想象20个鸡蛋有多重。

活动二:拎一拎。先拎一拎50克左右的鸡蛋,再尝试拎一拎500克左右的矿泉水,最后再拎一拎1千克重的哑铃,说一说感受。

活动三:算一算。分别出示100克的橘子、250克的酸奶、500克的苏打水,算一算这样的物品各要多少份才能达到1千克。

通过“看一看”“拎一拎”“算一算”这三个循序渐进的体验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将体验过程和思维过程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量的大小。

二、融合实验,促进学生内化建构

量感的发展除了需要生活经验,还需要思维的参与才能使之内化。在日常生活中,事物大多是以“多维量”的形态呈现的。如一棵白菜有多少千克?一棵大树有多高?这些物体的量,不仅需要学生有“标准量”的意识,还需要学生对“多维量”有感知。进行数学实验是学生感受标准量、体验多维量的重要学习方式。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能够赋予学生量感自然生长的力量。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设计“一分钟有多长”的小实验:(1)通过数数预估1分钟有多长,先记录自己1分钟内数了多少数,和60差多少;(2)跟着秒表数到60,感受标准1分钟的长短;(3)再次数数,看和1分钟相差多少;(4)小组合作,说一说各自的调整过程。

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生活量感转化成准确的数学量感,并且在不断调整数数速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量感,在反思内化中促进量感的真正形成。同理,在“认识1千克”的教学中,应先让学生根据直觉拿出1千克的物品,并与标准量的1千克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逐步完善对“1千克”的量感。日常教学虽然受现实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实验的常态化进行,但教师还是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优化实验过程,丰富实验形式,促进学生充分感受“标准量”,实现“生活量感”向“数学量感”的转变。

三、整体建构,搭建学生量感体系

尽管学生的量感源于生活体验,但并不是所有的量都能直接体验到。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量,比如吨、公顷、平方千米等就无法通过直接体验来建立量感。因此,培养量感还需要借助计算、推理,通过逻辑思维使之内化。鉴于量往往是成体系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体系建构并内化、借助转化、在对比中感悟、在计算中深化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让学生站在1平方米的瓷砖上,看看1平方米能够站多少人?(2)组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边长接近10米的正方形,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3)计算1公顷包含多少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4)计算1平方千米有多少公顷,包含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合理计算和推理,借助小面积去感受大的面积,培养量感。

四、重视应用,增强学生量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专业人员有一种“一把抓”“一口清”的本领。这些人具有如此精准的量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不断地运用。同样,培育学生的量感,也必须重视量的应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量的探究和应用。

例如,在“认识千米”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设计“发现身边的千米——1千米有多长”综合实践活动,借此培养学生的量感。具体实施步骤可参考如下。

1.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收集生活中有关千米的标志,说一说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2)了解自己家到学校大约多少千米,一般用什么交通工具到学校。

2.测量100米,推想1千米

(1)感受100米跑道的长度,想象200米、300米……1000米有多长。

(2)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走一走,看看100米大约有多少步,用了多长时间,并做好记录。

(3)通过100米的长度测量,推算1000米所需步数或者时间,感受1千米的长度。

3.跑一跑,感受1千米

(1)了解学校跑道长度,算一算1000米有几圈。

(2)围绕操场跑一圈,记录用时,说一说感受。

(3)如果跑1千米,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4.感受真实的1千米

(1)估计从校门口出发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如何用比較科学的方法去证实?

(2)放学后在家长陪同下通过计步或者计时的方法走一走,验证自己的估计。

(3)感受1千米长度下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的用时。

5.撰写活动体验报告

写一篇探索1千米到底有多长的数学日记或者数学小论文。

从上述“发现身边的千米——1千米有多长”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到精心设计的系列应用场景:从猜测从学校门口出发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到感受1千米长度下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分别用多长时间,再到写一篇探索1千米到底有多长的活动体验报告。这样,在对长度的不断体验、感受中,在对1千米长度的不断矫正中,学生对1千米的量感逐步建立并增强。显然,这些不是依靠教师说教、灌输能做到的,它靠的是学生不断地实践、感受与体验。上述数学综合实践中,教师总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5次活动,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量感的培养离不开个体的体验,有了体验才有认识的基础和思考的依托;量感培养离不开实验,有了实验,才能促进学生的内化建构;量感的培养需要整体建构,有了整体建构,才能构建学生的量感知识体系;量感培养还要重视应用,有了应用,才能增强学生的量感。

猜你喜欢
量感核心素养
兼收并蓄
论重视培养学生的“量感”
数学实验赋予儿童“量感”以生长的力量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