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凌 严晶
摘 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范畴和创新发展,是人民共同期盼之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价值追求,是对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与“艰苦奋斗”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物”融合发展的应然之义。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丰裕、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人的精神境界崇高、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为此,应加强精神文化供给侧改革,应需供给优质精神文化资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共同价值信仰和精神家园。
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公平正义;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122;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23)03-0001-08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精神生活富裕不仅指人创造精神财富的意愿和能力,也指人在获得精神财富后的满足和享受的精神状态,表现为人们精神活动、精神体验后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较于物质生活水平总体性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中,促进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永恒价值追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当举起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着力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这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习近平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阶段提出的新论断,此前学界已有过“精神富裕”的相关研究,党和国家也十分注重倡导和鼓励“精神财富”“精神食粮”的创造和生产。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之一,这标志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式提出和使用。王淑芹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习近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之际提出的论断,是“高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一种新概括”[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历史趋势的精准判断。傅才武、高为认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共同富裕理论的重要理论创新”[3],它充分体现共产党人“巨大的理论勇气、永恒的价值追求和高超的政治智慧”[4]。基于历史的逻辑和发展的逻辑,学者们指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于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刘东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成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5],范玉刚更是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升到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认为这是人类文明进入高级阶段的表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精神价值指向”[6]。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聚焦物质贫困问题,侧重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富裕,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提升,但相较而言,对精神贫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相对滞后,成为减贫道路上的一条薄弱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已经摆脱了絕对贫困,物质贫困问题已经总体得到解决,但还未达到“富裕”的水平,并且存在着精神上相对贫困的问题。蒋永穆、何媛认为,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一个突出难点就是“没有形成物质、精神协同发展的共同富裕观”[7],精神贫困成为横在解开贫困枷锁路上一座必须突破的关隘。王爱桂认为精神贫困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相对贫困人群的绝对精神贫困和物质相对富裕人群的相对精神贫困”[8]。可见,精神贫困与物质生活是否优越并无直接的线性关联,物质富足是精神富裕的必然前提,而非充分条件。精神生活发展滞后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涵盖的人群较为广泛,这是由物质与精神发展脱节造成的。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甚至民族来讲,真正的进步“既要注重物质生活的丰富满足,也需关注精神生活的健康充实”[9]。因此,解决精神贫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的物质和精神都富裕,成为今后奋斗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个时代性的命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学者的理论研究已经逐步进入深化阶段,对其时代内含、意义、推进等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和论述,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项久雨、马亚军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人的精神需要、精神资源、个体与全体全面发展四个方面概括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认为它最终表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富足状态,并将其由低到高划分了“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三个层次结构[10]。辛世俊、王丹将其内涵界定为“人民在精神生活领域对美好社会的理想信念、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并用以指导自身行为的精神状态”[11],分析了它所有具有的普遍性、积极性、无形性、应然性、参与性、复杂性特征。李茹佳通过界定精神生活的内涵并说明“共同”和“富裕”两方面标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意蕴进行了阐发,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回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三方面阐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义[12]。廖小琴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总体的、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富裕,主要表现为精神需求广泛丰富,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强烈,社会精神生活和谐自由,社会文明程度高,创新创造能力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六个方面[13],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和思路。柏路认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和谐多样、优雅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活,意义充盈、凝魂聚气、崇高笃行的信仰,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样态,主张通过精神生产的“提质增效”与精神生活的“多维需要”、精神产品的“公正分配”与精神生活的“权利享有”、精神交往的“深层互动”与精神生活的“共识凝聚”、精神消费“理性自觉”与精神生活“意义生成”“四对统一”的达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价值遵循[14],这无疑具有深刻的创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趋势,还是从理论创新发展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都已经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命题和现实议题。对于一个理论或命题而言,其概念、内涵在创建之初难免存在差异,其意义与价值本身也多维呈现,推进过程和实现路径更不可能定于一尊。馬克思指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15]705。从后视回顾,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原貌,但在初期,却无疑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探求和研究。因此,有理由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的重要意义、呈现的理想样态以及实践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以此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理性认知。从现实来看,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澄清模糊认识,而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具有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凝聚价值共识,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支持的重要价值。
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出场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体现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将阻碍其完全实现,它要求物质积累与精神积淀协调发展,要求精神文化资源丰盈和精神生活内容丰富,要求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富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突出体现在价值、理论、历史、现实多重维度。
(一)中国共产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价值追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进行的不懈追求。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不断凸显出精神要素的重要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表达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生动诠释。管子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当物质资料生产还占据着生活的绝对主导时,与精神生活相关的“礼节”“荣辱”不是被人们刻意忽略,而是还不足以衍生为人的自觉意识。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时强调:“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6]661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升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普遍繁荣”还彰显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和追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衔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必须要明确的是,生活富裕的质量受到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的深刻影响。物质富足且精神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裕,全社会物质富足,全体人民精神充实,才是共同富裕的真实样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意识到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发展、凸显其内含的精神属性、促使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频共振的特殊意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既是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和现实推进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崇高价值追求的传承和发扬。
(二)对“积贫积弱”与“艰苦奋斗”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吸取前进的智慧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积贫积弱”和“艰苦奋斗”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两种客观状况。一方面,物质上的“贫”和精神上的“弱”相互交织,裹挟着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为摆脱贫困羸弱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美篇章。物质的“贫”,从根源上导致了精神的“弱”,而精神的“弱”如梦魇一般纠缠着近代中国,外加西方文化的侵袭,致使近代中国人精神长期“疲软”,处于依附状态。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在精神上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在艰苦奋斗的实践和精神激励下,在党的领导和理论宣传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内含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要素,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支柱,以其强大的激励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正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品质温润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照亮了他们的生活前景。由内而外迸发出的生活热情,为物质生产填充了巨大的精神动能。但应当警觉,我国在后续发展中也曾出现人文精神式微,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度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享乐主义、精神物化,反映出精神与物质发展的不协调。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人民对生活在“质”和“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好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人民需求由“外”向“内”的转化趋势。基于历史经验与教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是对党优良传统的接续发扬,是对历史趋势的精准洞悉,契合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符合社会客观规律,更与中国式现代化相承接。
(三)中国式现代化“人”与“物”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精神与物质“双富裕”,是推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7]122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引发了需要由低级向高级迁跃,在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凸显,必须使人民真正经历精神富裕的洗礼;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不免将人置于高度紧张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机器生产、人工智能亦可能使人丧失自由个性,将人掷入单一化、片面化发展的险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比以往更加需要思想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人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作为精神的存在物,总是期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不堪承受生命之“轻”,因而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人文环境优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已经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意味着人民思想道德高尚、科学文化素养丰厚、身心积极健康,意味着昂扬的斗志和自信的心态不断彰显,这是衡量精神生活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物质积累,也需要精神文化滋养。习近平强调:“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8]153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关注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历史巨轮已经驶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然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三、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是基于共同富裕理论演进、社会实践沿革的现实表达,而非精神的“乌托邦”。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富足充裕,为提升全体人民精神生活水平提供了条件,他们在健康、有序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交往中,将会自觉超拔自身的精神境界。伴随着自身精神素养的提升,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优势,对中国文化愈加亲近、愈发自信。因此,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丰裕、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人的精神境界崇高、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构成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样态。
(一)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丰裕
社会能够供给的精神文化资源数量、人们能够实际享有精神文化资源的程度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内容。共同富裕,是物质财富的共有,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共享,充实的物质资源为精神文化资源的共创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长河中,社会供给的精神文化资源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显性资源包括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从诗歌、戏曲、音乐、话剧到现代影视传媒,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隐性资源主要指风俗习惯、礼仪规范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等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资源。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数千年来精神文化资源的供给相较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时空体量而言,是相对匮乏的,并且往往伴随战争、疾病、时代更迭、人为损毁等因素而遗失、断裂,出现“真空区”“断层带”。“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9]178且不论精神文化资源实际产出如何,作为被统治者支配的资源,广大人民能够实际享有的必定有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是要打破这种壁垒,实现精神生活资源的合理分配。伴随世界交往,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本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伴随产能提升,人民本应享有充足的精神文化资源。但世界交往总是伴随着资本、殖民扩张和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产能提升同样产生了技术理性对人性的压抑,铺天盖地的商业文化对人的精神的实际涵养有限,伴随着文字焦虑、信息恐慌,随时可能将人掷于异化险境。这些都是必当予以辨识、规避和破除的病疾。在创造出丰裕的精神文化资源基础上,提供人民大众共建共享精神文化产品的渠道,调动他们共同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拥有、享受这富足丰裕的精神文化资源,由此,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随之迈入新阶段。
(二)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
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普遍富足为充盈精神世界、充实精神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们内在精神生活是否健康、充实,直接关系生活富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人与精神相伴而生,并对精神追求保持着一种执着。一般而言,相较于崇高的境界,精神生活的充实具有基础性意义。就个人而言,欲望丰富良好、情感真挚高尚、认知全面深刻、德性积极完美、审美情趣崇高深邃,是个体对精神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涵养崇高境界的“养料”,也是精神生活健康、充实的现实表现,将之从个人推及至全体,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人的精神追求有个体性和群体性差异,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传统社会精神的享受与崇高的追求似乎大多局限于“文人墨客”或“有识之士”,且不乏有人借寻求“超凡脱俗”之境作为个人郁郁不得志的消遣。精神生活的愉悦,精神境界的探寻,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商阶层相距甚远,这种限于个人或少数群体的精神追求,显然不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态。
应当注意,人的精神追求及满足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精神生活的满足因时而异,因不同的物质生产状况而有所差别,共性在于无论何种社会状况,精神生活充实都需要有充分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和精神文化资源,需要有充分的渠道、场所、形式供人们进行精神活动和精神享受,表现出精神生活需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会停留于个体层面——虽然这是它的必经环节,它终将推至全体人民,当人民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进行精神创造,能够合理享受社会提供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资源,当精神活动、精神交往和谐融洽,进而普遍呈现出健康、充实且满足的状态时,其境界也将会愈发崇高。
(三)人的精神境界崇高
精神境界崇高是精神生活充實后的美好状态,也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层意涵。人民从事精神创造、参与精神活动、进行精神交往的过程,也是提升和涵养崇高精神境界的过程,在积极、健康的精神交往和丰富、多样的精神享受中不仅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促使人民自觉追求和提升自身的境界,同时也将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注入鲜活动力。值得注意的是,人的精神追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超越性,在物质条件总体相对匮乏的时期,同样存在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精神活动,并且有可能涵养出远超时代束缚的崇高境界。我国自古就有追求极致精神生活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价值取向,这是人的精神对时代束缚的突破和超越。古人精神境界的涵养,以“道”“佛”两家最具代表性,“虚静”“处下”“不争”的处世之态,清静无为、不染世累的仙佛之道,体现出他们的境界追求。儒家对于“名”“节”的坚守和对“仁”“义”的追求,是精神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另一种诠释。近代革命战争时期,伴随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觉醒,革命先辈在贫困险恶的境况中,不仅谱写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壮丽史诗,也在精神史上创下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
但以上所述均为特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现象,是特殊性而非普遍性,总体而言,其局限在于精神生活富裕的共同性、持续性、全体性难以实现,即在物质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全体人民的、持续有效的精神富足和境界崇高。全体人民精神境界崇高,是获得充实且满足的精神生活后涵养起来的自然且自觉的样态,它建基于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富裕和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以便人民能够充分享有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和服务。这种崇高体现为诚挚、率真、理性、平和、坦荡,体现为认知充分且知行合一,体现为道德高尚、思想深邃、文化素养廪实且信仰坚定,体现为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且勇于拼搏,体现为全社会风清气正,体现为对历史、对民族、对文化的高度自信。
(四)全民族高度文化自信
高度文化自信、高度文化自强不仅是个人精神生活的理想样态,也是国家和民族繁盛富强的重要标识,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终样态。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后昂扬向上的状态,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20],深刻反映出人民精神生活的充裕、充实,是人格和境界崇高而呈现出的自信自觉的样态。文化是精神的载体,从事文化活动的过程即是精神体验和享受的过程,一旦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就会由内而外迸发出蓬勃生气,转化为强大的意志力量、精神动力、物质动能。抗战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得到农民阶层和劳动人民的支持,除历史趋势、理论优势和党自身的先进性因素外,与借思想启蒙和思想教育重构劳动人民精神生活,重塑人民价值信仰不无关联。信仰是精神的终极性指向,理想信仰的确立在于对对象的理解和认同,需要主体高度的自信和自觉。
相较于饱受精神奴役的麻木迂腐,理想信仰更像是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曙光,现代人精神空虚、意义失落、价值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仰缺失所致。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和认同,沉溺于物质消费体验而忽视精神涵养,是造成信仰缺失的罪魁祸首。须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32。个体、区域、民族之间,在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对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有待继续提升。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底蕴,党领导下的百年革命和建设成就的积淀,确保了每一位国人都有自信、自强的勇气和底气。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富足、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充实和境界崇高,确保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遵循,高度文化自信、高度文化自强不仅是个人生命品质的体现,更是整个民族奋发有为、拼搏向上的气质彰显。
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物质生活的普遍繁荣具有最直接的基础性意义,但还不是共同富裕的完成。就人的精神生活而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当从应需供给精神文化资源、推动精神文化供给侧改革为基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精神文化成果共享、共筑价值信仰等多重维度纵深推进。
(一)加强精神文化供给侧改革,应需供给优质精神文化资源
应需供给,即先了解人民对精神文化资源的实际需求,根据人民需要供给优质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既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能突显出对人的精神涵养,当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要求凸显出“高效”和“优质”特性。唯物史观所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社会成员受经济条件、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地域文化影响,会有不同的情感、观念和态度。只有雅与俗并行,传统与现代融通,经典与流行共进,外来与本土互鉴,才能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随着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用于基本生存以外的开支不断增加,对科技、文化、旅游、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基于不同群体对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应提供更符合群众特点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层次更高,涵盖范围更广,种类更为多样,必须推动精神文化资源供给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1]314。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为人民提供更高精神品位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首先,筑牢支柱,传承革命文化,开拓社会主义先进精神文化资源。革命文化熔铸于鲜活的革命实践,构筑了人民艰苦奋斗、再创辉煌的精神支柱。与革命文化相承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民族发展的方向,体现出中国人追求真理、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其次,厚植底蕴,挖掘优秀传统精神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蕴含的“患不均而不患寡”“有饭同食,有衣同穿”的思想观念,是当下推进共同富裕的精神根脉,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满足人民现实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亦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内心修养和精神体验的价值取向相联通。最后,开拓创新,批判吸收借鉴外来精神文化资源。西方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对于提升我国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依旧具有借鉴意义,但要区分良莠。马克思曾断言,受资本逻辑宰制,本应能够创造丰富精神财富的劳动只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义,“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9]776。在资本逻辑驱使下,大众文化、消费文化通常会销蚀积极向上的文化诉求,必须注意规避资本逻辑的侵蚀与钳制。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共享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推进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共享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内在要求。当前,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存在諸多薄弱环节。从地理区位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是薄弱环节上的“重灾区”,不仅直接表现在“衣”“食”等物质生活上的落后,更体现为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等精神生活方面的贫瘠。从现代化进程来看,相较于物质文明的夺目耀眼,精神文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前关于“内卷”“躺平”的热议,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在“加速社会”中面对资源供给与分配不均时的人生态度和选择,其中内含的精神焦虑也表征着人们对自己生存境况的省思和担忧。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公平,注重民生福祉。毛泽东基于社会主义改造中工业和农业发展脱节的矛盾,强调发展中的过程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公平正义”被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加以明确,“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22]373,“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23]153都是对公平正义的深刻诠释。迈入新阶段,习近平也多次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4]21。
与西方的形式公平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实质性、现实性,集中体现为“共享”。共享的实质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5]214。现阶段,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人民能够公平地享有精神文化成果,必须注重缩小地域、行业差距,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注意人民接受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加大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精神资源配置,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公平正义,落实成果共享,攻破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路上的薄弱环节,力挽基础设施滞后、精神生活贫乏、精神状态萎靡的“重灾区”。归结起来,就是在就业公平、收入公平,在基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公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欠发达地区人民的文化素养、思想涵养、精神面貌,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倾注更多的精神资源,使人民既有“智”能,更有“志”气。最终,在全社会营造出康健有为、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使全体人民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提升人民整体的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筑牢共同价值信仰与精神家园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凝聚共同的理想,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力续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针对性、渗透性、共振性优势和特点,能够引领社会共同体形成价值共识,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其针对性即是,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群的身心特点、行为习惯、接受能力进行价值引导,能够划分不同层次、不同场域、分阶段推进。渗透性则反映在它鲜明的价值导向可以通过党政宣传、学校教育、媒体传播等形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认知。共振性则是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实际中切身感知、体验后形成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实现价值观念广泛认同的“前阶”,能够激发出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磅礴伟力。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内心自觉的、由内而外生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时,其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必然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并最终实现的持久精神动力。
具体而言,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突出针对性和持续性,结合不同群众的特点,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8]159;在文艺创作上,坚持人民立场,引领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文艺创作,注重社会效益,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26]17;在精神文化传播上,应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媒介、人工智能、互联网进行舆论宣传和价值引导,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为遏制拜金主义、奢靡媚俗不良风气,抵御心灵空虚和精神贫瘠提供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在民族文化认同上,应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在精神文化上相互尊重、欣赏、学习、借鉴,“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1]300。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物质支撑,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持,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时代发展趋势,也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现实要求。新征程,需以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充分赋能,引领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李小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 王淑芹.深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72-78.
[3] 傅才武,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24.
[4] 燕连福,王亚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基本遵循与发展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1):1-9.
[5] 刘东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J].党建,2022(2):35-37.
[6] 范玉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J].国家治理,2021(45):15-18.
[7] 蒋永穆,何媛.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要求、难点挑战和路径安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4-12.
[8] 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44-50.
[9] 邹广文.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10):55-58.
[10] 项久雨,马亚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层次结构与实现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6):11-16.
[11] 辛世俊,王丹.试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7(6):5-14.
[12] 李茹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1-5.
[13] 廖小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6):25-31.
[14] 柏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与价值遵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2):64-75.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 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2):79-82.
[2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6]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Abstract: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ommon prosperity,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the good life people are looking forward to.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facts that it is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Communis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it is the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enduring impoverishment and longstanding debility” and “hard struggle” and it is also the necessary meaning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things” in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The whole society is rich i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peoples spiritual life is healthy and full,peoples spiritual realm is lofty,and the whole nation has high cultural confidence,which constitute an ideal patter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Therefor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supply highquality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deepen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and promote sharing of the fruits of cultur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build a strong spiritual home for shared values and beliefs.
Key words: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Chinese modernization;cultural confidence;equity and justice;value gui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