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强
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步入了关键时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始终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也一直众说纷纭。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只有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理念及方法,才能有效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夯实数学学科基础。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其数学学习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而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学的其中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布置作业,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也能锻炼其实践能力。为积极响应我国的“双减”政策,教师应采取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尽可能减轻学生肩上的负担,避免其学习压力过大。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确保各水平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提起对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分层设计进行了探究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双减”政策下分层设计作业的必要性
“双减”政策的推行是为了帮助学生减压,减少作业量,教师则是双减政策的最终落实者。在全面实行“双减”政策之前,大部分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且作业量往往都较大,需要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堂及课后时间,缺乏差异性的作业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部分学生难以通过完成作业掌握更多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分层设计作业的优势则能得以体现,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作业的布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教师不仅要适当减少作业数量,更要重视作业质量的提升,让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高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作业管理体系,在保证作业多样化的同时,还要确保作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避免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被无意义的作业所占据。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一)作业与教学目标统一原则
经调查了解可知,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导致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师要明确布置作业不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完成每一道题,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此次教学目标。针对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数学作业的形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教学现状设立一个明确且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与层次性兼顾原则
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是以某一问题为例,引出相应的教学知识点,且全班需要完成同样的数学作业,体现不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另外,“双减”背景下,学生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的作业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多样性与适度性兼顾原则
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逐渐被淘汰,当前教师应以数学教材为依据,布置更具多样性的数学作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思想跑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避免学生对数学作业丧失兴趣,教师可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另外,数学作业的数量不宜过多,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尽可能做到适度适量。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
(一)加强课堂训练
小学数学教师在安排课时,要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为依据,且课时安排要符合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及解题能力,难度要适中且具有创新性;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训练,还要适当利用课余时间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及时整理错题
为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更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主要通过作业正确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作业的设计非常关键。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以本节课的知识点为中心,又要联系到以往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合理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题目,学生可自主完成作业或以小组合作形式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作业设计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
(四)设置合理的分层作业内容
数学分层作业的设置要以各个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小学数学作业内容设计非常考究,需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在课程划分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数学知识点的难度;数学作业布置最忌讳的就是一成不变,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布置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从而顺利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五)增加探索性作业的比例
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作业设计要达到的目的,然后结合当前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数学作业。对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可针对该平台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讨,最终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此外,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不多,但抽象性较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只有反复地进行习题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從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应适当布置一部分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既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在玩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分层作业要与学生学习情况一致
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机械性地布置作业,而是要通过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人文关怀,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想提高作业的合理性,教师首先要充分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非常扎实,且逻辑思维水平较高;第二层次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基础性的数学问题很容易解决,但遇到难题时总是束手无策;第三层次的学生往往数学基础不好,数学成绩相对较差,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上。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师可分别设计相应的A、B、C类作业。以“百分数”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于第一层次学生而言,对百分数理论知识掌握已经非常熟练,教师可为其布置A类作业,要求其找出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的例子;B类作业则更适合第二层次的学生完成,要求学生重点练习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出题目,从而提高数学成绩;而第三层次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更适合C类作业,这类作业多为基础性的数学题目,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其次要让其能熟练地转化百分数、分数及小数,然后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另外,教师可根据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便于学生互相探讨、分析并共同解决问题。
(二)分层作业要兼顾综合性和针对性两大特点
分层作业设计并非只需做到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还要确保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可将其细分为基础层次、拔高层次及挑战层次。基础层次的作业是针对所有学生布置的,这类作业难度非常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打好数学学习基础;拔高层次的作业主要针对数学基础良好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这类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大都为综合性题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挑战层次的作业大都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也就是我們常说的附加题,这类题目并不适用大部分学生,只适合少部分学习能力强且解题效率高的优秀学生。以“比和比例”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基础层次的作业内容主要为比和比例的概念、性质及意义,学生只需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即可;拔高层次的作业则要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入一定量的计算,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比例解法及比值求法等;挑战层次的作业题目则要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例,首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掌握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计算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如行程类及饮料配比类题目。
(三)分层设计作业数量
“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减压,因此教师不应布置过多的作业,避免学生的课余时间被作业所充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等,让作业数量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只需要求其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计算量不宜过多;针对中等生,应通过作业练习,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点,对重难点知识要多加练习;而优等生的作业则应更加灵活和创新,旨在提高其自主思索及发散思维能力,可适当地布置一些较难的课外习题。
例如,在学习基础性代数知识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作业内容的层级化设计。比如,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计算类型的练习题,如“将已知数学公式补充完整”“看图列出计算公式”“判断以下算式结果是否正确”等等;而对于中等学生,数学教师则需要布置一些与重难点知识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如“根据文字提示列出数学公式”“将习题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等等;针对班级学优生,教师则可以创设一些比较灵活的开放性数学习题,如“用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设计数学公式”“用教师的年龄和自己年龄设计减法算式”等等。数学教师给同学们布置层次化的学科作业,不仅减轻了学困生知识复习的压力,还能使学优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借此使“双减”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四)分层设计作业评价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要由教师对此次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而作业评价环节也需遵循层次化原则,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评价作业时,不能只简单地考虑题目的正确率,而应以激励教学为主,适当的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对学习能力强且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作业评价时,只有当题目的正确率达到95%时,才能给予对方优秀评价;而对学习能力一般但对待作业非常认真的学生,题目准确率只需达到80%,教师即可给予对方优秀的评价;针对学习能力差且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应只关注其作业的正确率,还要重点关注其作业完成态度,只要态度足够认真,且能完成所有题目,就可认为对方作业完成优秀,鼓励学生更认真且积极的对待数学作业。
例如,当小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类几何知识数学作业之后,教师就需要对他们的作业完成结果进行层次化的评价。比如,数学教师给学优生布置的作业内容是让他们找寻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且,结合教材知识点计算出此图形面积的大小。对于这部分来说,教师不仅要评价他们作业完成的质量,还要分析他们所选取的几何图形是否难于教学模具,是否能够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而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是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求取几何图形的面积,对此,教师就需要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读懂文字内容,是否能筛选出其中关键性的信息,另外,还要判断他们是否能灵活运用几何公式进行图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设计的作业是让他们将表格填写完整,如“根据长、宽、高数值求出图形面积”,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只需要评价他们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任务,是否能够认真对待数学作业,是否能够得出准确的问题结果。数学教师采用分层评价策略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真正减轻他们学习的压力,提高其知识复习的动力。
五、结语
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经过几年的教育之后,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逻辑思考体系,且能自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作业分层设计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让不同数学水平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与“双减”政策的初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