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量感”的途径探索

2023-05-30 09:47黄妙蓉
家长·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量感生活化生活

黄妙蓉

小学是学生认识数量,建立“量感”的重要阶段之一,学校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量感”有着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在小学众多课程当中,数学对学生“量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效果最佳。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对“量感”相关知识和概念的传授,以至于很多学生在一些简单的习题分析中,往往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量感”是学生对物体大小、长短、多少、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运用相应计量单位对“量”的多少做出衡量的观念和知识。在如今核心知识发展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也承担起学生“量感”教学的重要责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培养起“量感”的相关观念,同时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与理解中提高自身逻辑思维与能力,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把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他们数学素质。

一、“量感”的相关知识概述

“量感”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量感”概念的形成。一个概念的形成往往需要大量的生活实例、经验背景或者生活原型来作为支撑点,而生活当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对“量”的确定和感受。“量感”在新课标当中的定义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数学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对量的感受,是指通过视觉、触觉对物体的大小、速度、体积等方面的感觉,是对物体物理量的最感性的认识。“量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量感”融入数学的知识体系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

其二,“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量”的感性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不稳定的,需要通过反复体验来积累经验。因此,在日常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视觉、触觉、思维等感官主动、自觉地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并将小学数学当中学到的概念、公式等内容进行量化表达,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对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感受“计量单位”在数学度量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

二、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量感”意识的措施

(一)游戏化教學,引导学生学习“量”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思考方法都较为稚嫩,课本知识的设置也较为简单。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当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妙趣横生地讲解出来,以更加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采用各种估量道具和数量检测,实现变抽象为具体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小学北师大版本的数学教材当中的“千克与克”一章当中,就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个“选择商品”的游戏,即让学生分组出发,到划定的区域范围选择相应的商品,并将挑选的商品放入特定的容器当中,确保商品的总重量接近2千克。等到各个小组估计完毕,教师可以拿出相应的称重器材,让各组依次进行称重,根据不同组记录的数值确定最接近“2千克”的商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对不同物品的重量形成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最终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

无论进行什么学科的学习,学生理解知识最为深刻的方法便是实践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培养自身的“量感”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明确的对量的感知,启发学生在生活当中感受到“量”的存在。同时,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量感”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策略,还能够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最终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二)生活化经验,辅助学生感知“量”

“量感”知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学生日常的生活化经验,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就需要教师将课堂上“量感”的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学生熟悉的各种事物辅助他们感知“量”,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北师大版本的小学数学课本《升与毫升》一节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生活化的经验帮助学生感受“量”。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与毫升”有关的事物,如学生日常喝的牛奶、洗衣服用的洗衣液、饮用的矿泉水、各式各样的饮料等,在这些生活化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与毫升,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课本当中首先以几个不同的容器为例,并提出“下面哪个容器的容量大?哪个容量小?”“请大家估计一下,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等问题,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老师向学生讲解有关“升”与“毫升”的相关知识点,并让学生感受“升”与“毫升”在生活当中的使用场所。学生学习后可以知道“1毫升”大概是十几滴水在一起的容量;了解了“1毫升”的概念,对“十几毫升”“几十毫升”“几百毫升”的“量感”都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升与毫升”的课堂讲解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关“升与毫升”的习题,让学生加强对生活当中“升和毫升”单位的使用。通过各种习题的练习,让学生理解“量”当中相关的体积大小。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当中,计量单位是学生理解“量”的基础,也是学生“量感”意识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注重相应的方法,通过各种生活化的经验,将课堂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最终提高学生的“量感”意识,丰富对计量单位的感知。

在生活化的引导和日常生活的经验当中,学生可以将小学数学教材当中较为“抽象”的习题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不仅降低了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让他们以生活为标杆,去判断和解决一些与“数量”“计算”“量感”有关的数学问题,最终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效率,推动他们数学素养的稳定发展。

(三)实践化训练,鼓励学生探究“量”

小学数学的实践化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构建有关“量”的知识体系,最终培养“量感”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中理论化的知识与实践化的训练紧密对接,帮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身临其境与亲身体验下,形成对“量”的深刻印象。

例如,在北师大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测量”一课的学习当中,就可以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形成对“量”的基本认识。针对“测量”当中“量感”的长短认识,教师以现有的设备为测量载体,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进行组内分工,小组共同测量班级教师的黑板长度、桌椅高度、课本厚度等,然后讨论不同物体测量长度的使用单位,将“毫米”“厘米”“米”灵活运用,最终确定不同物体之间的长短。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厘米”“米”“千米”等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针对“测量”一节中“厚薄”“轻重”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化训练,让学生主动探究“量”的有关内容。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课本当中的一页纸有多厚?”“一元硬币有多重?”等等,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测量。而学生日常使用的尺子量程较大,难以直接对纸张进行测量,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事先测量课本当中30页摞在一起的厚度,再将得到的结果除以实际的页数总数,最终得到一张纸的实际厚度。其次,一枚硬币的重量较轻,学生难以用弹簧秤测量精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十个硬币放在一起得出十个硬币的实际重量,最终通过除法得出一枚硬币的实际重量。

实践化的数学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能够在“猜测”“思维”“求证”“结论”的过程中灵活掌握“量”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学习“量感”当中长短、厚薄、轻重等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特定的“量感”意识。

(四)多样化学习,促使学生体验“量”

上述教学能够让学生形成“量感”的初步认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让学习基于不同事物去体验和感知“量感”,进而准确把握各种“量”。

其一,比较式的学习方法。“比较式学习”方法简单定义便是探究和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量感”的相关定义,提出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例如,针对“量感”当中的重量单位的学习,教师就可以提出“1千克的棉花与1千克的铁哪个重?”“500克的水与500毫升的油之间有什么关联?”等等,以此打破学生对重量的固定认知,让学生从新颖的角度深入“量感”重量的学习。同样,“量感”当中的“快慢”量态也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开拓数学教学范围,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走进操场,来一场速度的较量。如要求几名学生在操场的同一起点出发,几名学生同时开始跑步,跑至500米停下,最终针对每名学生跑步使用的时间进行快慢的比较,或者让两名学生在同一起点出发,一人跑步,一人走路,在500米处停下,分别测定二人使用的时间,再通过两名学生的不同感受,了解“量感”的内容。

其二,阅读相关书本内容的学习方法。小学阶段的学习离不开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的辅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相关阅读资料当中展开想象,在老师提出的“量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已知的量是多少?”等问题当中,了解更多“量感”的相关知识。

其三,交流式学习方法。学生对“量感”的认识还可以在课堂的交流和互动当中进行。数学老师作为数学课堂的引领者和参与者,需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适当点拨。例如,在小学北师大数学教材“时、分、秒”一节的学习当中,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不同时长的差异,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生活当中的时间观念,谈一谈生活当中哪些时候用秒计算,哪些时候用分钟计算,哪些时候用小时计算。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出一些生活当中不同时刻单位的使用场合,如“冲刺夺冠的瞬间以秒为单位”“日常一次考试的举办以小时为单位”“午餐和晚餐的用餐時长以分钟为单位”等,学生在不断交流学习当中强化了“量感”意识。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于“时、分、秒”一节当中学生举出的事例,教师可以给予肯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在不断的交流中,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最终形成完整的“量感”意识。

三、结语

“量感”是人们通过视觉或者触觉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具体表现在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厚薄、轻重、快慢等各个量态。小学阶段的“量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关键,也是数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从全方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量感”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游戏化教学、生活化经验、实践化训练、多样化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对“量”的感性认知,通过相应的估量与判断将“量感”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以便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QG1451-13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量感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兼收并蓄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生活感悟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