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军
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办好学校是办好教育的基本前提。
如何才能办好一所学校?除了现代化的校园建设、高层次的师资培养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之外,笔者认为,要想完成从一般性的好学校向高品质学校的迈进,实现办学发展的量变到质变,就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找寻答案,不断赓续学校文化基因,深入解读学校生命密码,用好校史资源,构建学校的精神谱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同济附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医学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附属中学。得益于这一独特优势,学校师生能够在同源共生的校史文化中不断受到滋养,学校凝练形成了“健康教育”的办学特色。在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校实现了文化立校在新时代的新创造和新超越。
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谈谈如何从凝练学校历史到实现文化立校。
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夯实文化立校根基
把悠久的办学文化和创新相结合是保持学校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作为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医学院校,自1907年建校以来,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与中华民族复兴“同舟共济”,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和开拓者之一;始终与立德树人使命“同舟共济”,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打造了“学医在同济”的闪亮品牌,累计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其中包括2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6位院士;始终与人民健康安危“同舟共济”,从治病救人到抗震救灾,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华民族和人民生命遇到危难的时刻,同济人总会挺身而出,用一个又一个生死攸关的逆行传奇,书写百年同济守护人民健康的壮美华章。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学院11所附属医院共投入病床一万多张,管理4所方舱医院的6000多张病床,收治武汉市近三分之一的危重病人,3.4万名医护人员及众多同济校友不计报酬、不畏生死,怀“医者使命”走向抗疫最前线,汇聚成守护人民健康的“同济力量”。
在整理医学院办学、发展历程的史料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一所学校的历史是其进一步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在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依据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内在规律进行。学校具有丰富的文化,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文化的形成,一是从它所处的社会中不断地选择吸收;二是从它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升华。开展校史文化的整理,就是要深入挖掘校史宝贵资源,对校史资料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和整理,既为后人提供了解学校历史沿革的真实记录,也为学校文化立校打下坚实基础。记得在一次海内外校友座谈会上,医学院年近百岁的老教授冯新为先生结合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谈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强盛是和每一个国人的荣辱息息相关时,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他勉励青年学子一定要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系百姓健康,把医学院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发扬光大。笔者作为会议记录者,同样是心潮澎湃。同济附中作为医学院的子弟学校,承担了为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使命。在历年武汉市中考中,同济附中毕业生的省级、市级示范高中上线率和普高上线率稳居武汉市前列,成为武汉市优质教育资源之一,为促进区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大学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成为武汉市的优质品牌初中。
提炼学校精神基因,整体打造文化品牌
开展校史文化研究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因此,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将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等鲜活资源进行统一凝练,形成学校精神和风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实现文化立校,就要形成文化品牌,要彰显学校独特的教育价值追求,要讲究打造亮点,学校文化活动要注重体现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只有在依托学校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才能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径,有效地提升学校品质,真正做到文化立校、文化兴校。
校史是学校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和再积累的重要依据,蕴含着学校的发展规律,可以不断启人新知,生成新的“精神”和“理想”。要以本校历史为基础建设好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进而转化为优良的育人环境,并潜移默化地激发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促进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所学校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谱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独特的教育价值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理念;与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相符合,并得到师生广泛认同和遵循的人文管理模式;积极而又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传统。现代学校一定要注重提炼学校的精神基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从校史研究中“返本开新”实现文化立校,就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济附中人血脉中流淌延续的是同济一百多年厚重的歷史底蕴。同济附中自1990年创办,就将传承同济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以现代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学校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和浓厚的科学、人文氛围,在办学实践中将“同舟共济·追求卓越”作为学校的精神源泉,衍生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与时代教育共命运、与师生健康齐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学校、夯实幸福人生基础”的独特学校精神。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同舟共济,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忠实执行者;始终坚持与国家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武汉市教育质量的提高同舟共济,做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武汉教育质量提升的科学引领者;始终坚持与大学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同舟共济,做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创建工作的可靠保障者和附中师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推动者。全校师生每年会定期开展参观医学院校史馆和院史文化长廊等主题活动,学校还结合学校历史和学校精神编写了校歌,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传唱,真正使学校文化入脑入心。对校史的挖掘和传承,使得学校工作始终目标明确,行稳致远。学校文化带来的是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的形成,学校不是只做低水平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自我定位和反思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学校先后高水平通过了“武汉市标准化学校”“武汉市特色化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化学校”“武汉市义务教育管理达标校”等评估验收。学校文化品牌效益不断凸显,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传承学校厚重的历史,形成包括目标追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办学风格等在内的学校文化谱系,既是对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学校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同济附中全体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大学及医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正沿着文化兴校的道路,朝着创建“荆楚名校”的新时代发展目标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