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娜
英语作为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学习内容较为枯燥,且我国缺乏英语语言运用的大环境,这就增加了英语知识学习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阅读,理解学习内容,进而为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奠定基础,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目的。
一、强化文本阅读,鼓励默写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整体层面发展的,学生读和写的能力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任何一项能力发展受阻,都会对后续其他能力的培养造成影响。而阅读作为一种语言知识的输入,其目的应是对语言知识进行输出,才能实现阅读的价值。同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应深入贯彻“以读促写”的英语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扩展词汇量、丰富语言储备、吸收语言材料,以此为后续的英语写作学习做好铺垫。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以此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效果,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随后,应要求学生在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进行默写,以此感知英语与中文句式表达的书写差异,让学生逐步了解英语的写作方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例如,“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课是一篇趣味性和情节性均较强的故事类课文。教师通过导入故事类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效率,也有助于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理顺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写作方法。本篇课文讲述了在大森林中,一个金发姑娘的奇妙遭遇。课文的句式结构统一,多次出现了“this is”“there is/are”等句式,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在速读阅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默写,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这是某物”“某处有某物”的正确表达方式。这样,能使学生通过一遍遍的阅读,更好地熟悉写作手法,从而实现由阅读到理解再到灵活运用的转化。
二、实施对比阅读,训练仿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为确保“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对学生开展拓展阅读写作教学引导,从全局视角、宏观视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以系统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尤其应明确,默写只是学习写作的一个过程,而如何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习到的语法、句型、词汇才是“以读促写”的最高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相符合的课外阅读元素,包括纸质书、电子书等,只有通过不断地对比阅读,才能更好地完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学到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Cinderella”“Clothes”等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特点对学生开展读写教学活动,这三篇课文都是有趣、奇妙的童话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感受阅读内容趣味性的同时,更可以提高其阅读质量,为后续进行写作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英语童话小故事,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准备,并统一为学生分析文本的框架结构、语境特点等,让学生能够了解并運用如何通过象征性表现方式对童话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塑造。通过教师选择与教材具有衔接性、与学生认知相符合的阅读内容,以及为学生拟定童话写作主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体裁,熟悉不同的文本格式,迸发出无穷的写作灵感,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三、分析阅读元素,拓展续写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始终强调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互相渗透,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阅读后,能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所以,在“以读促写”教学方针指引下,教师在提高学生的默写、仿写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续写,达到通过阅读他人作品,而产生创作灵感的目的,进而将写作想法付诸笔端。这是因为教材中的内容是作者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的反映,学生即使不断地默写,也始终是对他人的模仿,默写这种形式可以运用在“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初期,而在后续环节,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表达自身的写作建议与看法,培养学生的读写创新意识及援疑质理能力。
还以“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课为例。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后,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此文本讲述了金发姑娘在大森林中遇到了三只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猜测:“在金发姑娘遇到三只熊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学生完成50字左右的小作文,将文本进行续写。然后将小作文内容在小组内、班级内互传互阅,以此互相学习、互相鉴赏阅读内容,点燃思维火花。
四、理解阅读内容,开展缩写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当前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以及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学,对“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探索,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虽然续写、扩写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缩写则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归纳整理能力,根据学生缩写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也考查了学生是否能运用简洁的语言,对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行简洁凝练的概括。所以,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以每个句式或段落为一个节点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中的含义,理顺课文的整体框架,找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开展描述,使学生的阅读及写作的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获得提升。
例如,在教学“Cinderella”一课时,这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阅读,然后,总结文本每个段落的含义及总体内涵,让学生以分步的模式,对每段内容进行总结,再对整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归纳。这样的方式能确保学生在脑海中更好地构建写作思路,将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寻找匹配的写作信息,为学生能够进行课文缩写夯实基础。同时,教师也应在学生阅读结束后,对学生讲述课文的大概内涵,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树立写作信心。而在缩写的过程中,还应确保写作符合逻辑,能够用最精练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课文内容,以此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善于将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总结,并在完成缩写的环节,能够重新梳理文本含义、理清文本行文脉络,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为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以读促写”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过程开展反思活动,以此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阅读、写作教学引导。尤其应注意做好读写结合教学,在学生阅读后进行默写、仿写、续写、缩写,通过阅读提高其理解能力,通过写作完善其表达能力,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