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彦妍 李新莲
摘要:一份完整的作业设计包含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实施设计和评价设计等。“绘制校园平面图”作业设计,将评价设计前置,具体方案是:基于课程理念设计“目标”,从“读地图”到“绘地图”,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围绕多主体和多维度设计“评价”,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立足课程要求及关键问题设计“内容”,用问题链的方式细化,以结构化的方式表达;营造支撑性作业环境设计“实施”,明确作业难点和指导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绘制地图
作业不应只具有认知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业的设计,“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架设思维支架,提供相关内容即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1]。一份完整的作业设计包含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实施设计和评价设计等。[2]
“绘制校园平面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中“学会阅读地图”的一个活动。这项活动往往开展得“浮光掠影”,匆匆推进,草草评价。本轮教学,我们将其“变身”为一项完整的作业,其中的评价设计置于目标设计之后、内容设计之前,让作业内容更清晰、作业实施更有效。
一、 基于课程理念的目标设计:从“读地图”到“绘地图”,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的相关内容有限,“绘制校园平面图”的作业旨在延伸课堂,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的课程理念。这项作业的目标设计如下:
1. 能够在地图及影像图上确定方向、量算距离。
2. 主动获取地图影像资料中的地理信息,指出图中各事物的分布。
3. 選择合适的工具辨认校园的方向,量算校园中任意事物的长度。
4. 尝试用地图定位真实空间,将实体空间绘制成平面图。
5. 团队合作分工,有效完成测量校园事物及绘制校园平面图任务。
二、 围绕多主体和多维度的评价设计: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本次作业的评价,结合目标设计了“校园平面图绘制”评价量表(见表1)。该评价量表共设三个维度:信息获取与工具使用、小组合作、成果展现,每个维度对应2—3个表现水平,不同的水平对应不同的分值。其中“信息获取与工具使用”是初中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重要表现,赋50%的权重;“小组合作”体现学生多元智能素养,如空间意识、空间转换能力、学习能力等,赋30%的权重。这两项属于过程性评价。最后的“成果展现”,是结果性评价,这项评价不仅注重地图三要素表达的正确性,还对绘制精度提出要求,可以选择用电脑绘制的电子地图进行比对。
评价的主体包括个人、小组和教师,教师是指导者角度。自评是自我打分;互评是评价其他组员,互评成绩取平均分;教师仅对小组整体进行打分,每个组员分值相同。在设置权重时,充分兼顾自评和互评的成绩,师评的权重只占30%。自评和互评侧重过程性评价,师评则侧重结果性评价。
三、 立足课程要求及关键问题的内容设计:用问题链的方式细化,以结构化的方式表达
“绘制校园平面图”的作业内容,就是绘制一张符合要求的校园平面图。学生已知一幅标准的平面图要包含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还要告诉学生,应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表达在地图上。在以往的实践中出现过诸多问题,如学生因没有可参考的真实的校园图像,绘制的地图中校园边界不准确、标记的事物详略不当、整幅地图比例尺不统一、地图方向和实际方向不一致等。为此,我们将作业内容分为四个子内容:确定范围、确定要素及图例、确定比例尺、确定方向,并将四个子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关键问题。“确定范围”的关键问题是:(1) 从哪里获取校园及周边的卫星图?(2) 卫星图上能看出校园边界吗?(3) 如何辨认卫星图上校园中的事物?“确定要素及图例”的关键问题是:(1) 校园内所有事物都要画出来吗?(2) 哪些事物必须画上,哪些可以省略?(3) 如何确定你所绘制的校园事物的实际名称?(4) 用哪些符号在地图上呈现必须标记的校园事物?“确定比例尺”的关键问题是:(1) 比例尺的定义是什么?(2) 实地距离可用哪些方法测量?(3) 选择哪些标志物测量距离更容易?(4) 如果绘制的平面图图幅过大,比例尺怎么调整?“确定方向”的关键问题是:(1) 有哪些可准确辨别方向的仪器?(2) 辨别实地方向应注意什么?(3) 选择哪些实地标志物来确定方向会相对容易?(4) 平面图上表达方向时一定是上北下南吗?(5) 实地方向和平面图方向如何对应?
如此,用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践等方法自主找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流程和方法。这个内容既是学生要完成的作业,也是地图绘制的基本流程。事实上,在确定范围后,其他步骤可以不分先后。可采用绘制鱼骨图等结构化的方式梳理作业内容,避免知识碎片化。
四、 营造支撑性作业环境的实施设计:明确作业难点和指导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
为保证本项作业的顺利开展,需要考虑的问题有:(1) 如何组织安排学生;(2) 提供哪些支持性资源;(3) 作业内容提交及截止时间;(4) 成果如何展示。
关于组织安排学生,建议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组4—6人,不安排组长,每组发一份作业设计方案,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根据作业方案中的任务自主分工:有总体把握流程的,有带测量仪器的,有给出看法建议的,有查阅资料的,还有记录数据的以及最后制图的。任务交织,一个组员可能承担多项任务,一项任务也可以多人合作。
关于支持性资源,首先是绘图及测量设备,教师准备统一的校园卫星图和绘图用纸,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和测量距离的卷尺;其次,是作业指导,可以是绘制前的文本指导,也可以是教师实地跟随指导,目的都是对作业内容中的难点进行剖析,并给予方法上的点拔,作业指导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作业的完成度和准确度。
本项作业提交的内容是一幅纸质校园平面图;成果的展示采取课堂展示和网络平台展示相结合的方式。
完成本项作业需要的知识储备是地图知识,即比例尺、方向、图例三要素。绘图需要准备:手机百度遥感地图、A4纸、卷尺、指南针、铅笔、橡皮、圆规、直尺、量角器、彩色笔。实施过程中,“确定范围”的难点是:对校园空间无法整体把握,不知道各事物的相对位置;需描摹卫星图,用线条勾勒校园边界及校园事物轮廓。“确定要素及图例”的难点是:不能辨别各类地理事物;需带着卫星图熟悉校园,找到校园的教学楼、台阶、广场、篮球场、道路、绿地等。“确定比例尺”的难点是:如何选择适合量算比例尺的参照物;需在卫星图上量出两个标志性事物之间的图上距离,再到实地用步测法或者卷尺测出实地距离,确定绘图比例尺。“确定方向”的难点是:如何选择适合标注方向的一个或多个参照物;需用指南针确定校园内某个线性地理事物朝向,如篮球场的白线,在卫星图上同一位置标示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再根据实际需求在平面图上标出指向标。
小组开展实践,每组一份作业方案,一张A4图幅打印的百度遥感彩图。各组的作业要求稍有不同:第一组绘制一张与卫星图幅大小相同、方向一致的校园平面图;第二组绘制一张“上北下南”的校园平面图;第三组绘制一张A3图幅的校园平面图。第二组需要测量出学校的正北方向与卫星图偏差的角度。第三组图幅放大,需要调整比例尺。明显,后两组难度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影响了其完成度,所以得到的平面图更加简略。
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本项作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第一,作业方案的学习和实践要分离。如有的小组发现遥感地图有一部分与实际不符,就需要专门去测量该事物的长宽及与周边建筑的实地距离;还有的小组对比例尺的精度进行改进,同时量算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几组数据取平均值;有的小组在勾画卫星图中的校园边界时发现,因绿化带的存在很难做到精确标准,于是直接选择中心线。因此,建议将作业方案提前发给学生学习,将学习和实践时间尽量分开。
第二,作业评价要注重规范性。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在实际活动中,部分组出现了自评、互评全是满分的情况,没有达到原先设定的评价效果。建议在评价开始之前,教师引導学生正确对待评价,强调评价的意义,要求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可由教师准备信封,供学生将评分表放入其中再上交。
第三,作业设计要灵活有创意。在实际操作中,该项作业的开展时间不宜过长,一周比较合适。也可考虑变为课堂作业,全员同时参与。因此,我们也可灵活处理:给学生一张数字化的校园平面图(以卫星图为底图),在20分钟内对照寻找并圈出不符合校园实际的地方,测定该图的比例尺,标出平面图的指向标。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前一种是完整的作业活动,小组可独立进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后一种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落实素养目标。作业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月芬.作业的本质及其育人价值[J].今日教育,2021(10):11.
[2] 刘辉,李德显.中小学作业设计变革:目标确认、理念建构及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1):1051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