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中“模糊点”的思辨性价值

2023-05-30 10:48吴丽萍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吴丽萍

摘要:《屈原列传》对屈原生平史实的记载很少且模糊不清,这一“模糊点”恰恰是思辨性阅读的价值点。思辨性阅读体现在查证、追问、反驳、推敲、论证等一系列的思维逻辑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得出结论,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得出结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模糊点;思辨性活动

《屈原列传》是《史记》中非常特殊的一篇,不同于大多数人物传记,它对屈原生平史实的记载很少且模糊不清,而且夹杂很多感情色彩强烈的议论。正如李景星所说“通篇多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以及吴见思所评“屈原传,俱用议论,而实事于中间穿插点缀,浩然往复,纯是一片神理运旋”,这篇传记的最大特点就在“议的部分比述的出彩”,并归因于太史公“发愤著书,辞多寄托”。这对文本的解读是中肯的,但如果只聚焦于此,我们似乎忽略了文章中“叙”的部分。或许有人说,屈原生平不详,只能这样处理。这无疑低估了作者因为某些创作动机而隐藏在文本中的自洽逻辑。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认为“叙”的部分因为其模糊不清而不重要,这不仅算不上尊重文本,而且还会因忽视其“模糊点”而低估了它的教学价值。其实,这一问题恰恰是思辨性阅读的价值点。

美国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曾在《镜与灯》中提出文本解读的两条路径:一种是直面文本,一切关于文本的断言与结论,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另一种则是通过文本与作者、读者或者环境的“关系”来间接地解释作品。直面文本时,读者常常会因为前人已有的解读而忽视第一次面对文本時产生的疑惑。实际上,作家将作品的内在逻辑藏得越深,读者的疑惑便越多。只是缘于阅读的浅层思维和惰性,大部分读者都喜欢“先入为主”,甚至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来搪塞。而思辨性阅读的方式,使得读者始终保持思考和理性,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也就是通过准确、清晰、合理的阅读寻找真知,获取作者隐藏在文本语言之中的逻辑,才能完成真正的阅读。

秉承这种阅读方法和理念,我惊喜地发现:《屈原列传》中让我头疼并且准备忽略的“模糊点”和疑问蕴藏着丰富的思辨性阅读价值,也成为教学设计的突破点。我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了《屈原列传》中读不通、读不明白的地方。具体如下:

1. 屈原的史料稀少,太史公为什么非要给他作传?

2. 《离骚》中屈原出身高贵,该列传中为何不写?

3. 从“疏”到“绌”发生了什么事?

4. 既已“绌”,何时复职“使于齐”?

5. 其后诸侯共击楚,“其后”表示时间很短暂,那么是多久?

6. 时秦昭王与楚婚,“时”指的是杀唐眜那年吗?

7. 诸侯为什么“共击楚”?战败后为什么又要和秦通婚?

8.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这里的放流指哪次流放?屈原一共被流放几次?

9.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可作者为什么把屈原作《离骚》放在“疏”与“绌”之间(第3段)?

10. 怀王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当受骗,这种极度愚蠢的君王为什么还为楚国百姓深切怜悯和怀念?(《项羽本纪》中范增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正因楚人对怀王的怀念,秦二世二年,项梁将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为楚怀王,“从民之望也”。)

11. 《楚世家》里是昭雎劝谏楚怀王不要赴武关之会,课本中是屈原劝谏怀王,同出于太史公之笔,为何不同?

12. 将作品《渔父》中的情景变成一种历史场景,叙述是否可靠?

说明:问题11、问题12是阅读材料《楚世家》“怀王”部分节选、《渔父》《离骚》《张仪列传》后,学生再补充提出的。

当我们敢于突破经典的权威性,开始正视阅读困惑时,就跨出了思辨的第一步。但如果不能通过实证和分析、论证与反驳这样的思维方式厘清语言表现下的作者意图,就会越读越糊涂。

由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阅读材料,例如《楚世家》“怀王”部分节选、《渔父》、《离骚》、《张仪列传》、《汉书·艺文志》、《报任安书》等。通过分析,我们大致发现,问题2、问题3、问题4、问题8、问题11、问题12的出现与相关的史料匮乏有关,而太史公概述中的模糊和空白,恰恰是史家实事求是的表现。又或许他在为屈原作传时,觉得出生、被贬谪的具体时间、流放几次根本不那么重要,也不是想要重点表现的。那么,他想要重点传达的是什么呢?创作意图是什么?

李景星在《史记评议》里说,“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也就是说,司马迁为屈原作传重心不在于厘清屈原生平,而在于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所以,他会把叙议的重心放在屈原的才能、屈原的不遇以及由此生发的委屈和怨恨。但他的困难之处在于,屈原在楚国政坛上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治事件,怎么突出他的才能成了叙述的一大难点。显然,光靠开头一段笼统的评价式概述,论证屈原的政治才干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在于借助屈原在政坛上的空白期与楚国决策错误、由胜转衰的关键期这两者的重合,做一种暗示——楚国的衰败和屈原的怀才不遇分不开、与怀王的不分忠奸分不开。为此,司马迁选取了楚国由盛转衰的几个重大事件:张仪绝齐楚联盟、丹阳之战、蓝田之战、垂沙之战、怀王客死秦国及顷襄王上位。这几个重大事件中,和屈原发生联系的有:劝谏怀王杀张仪、劝怀王不要赴秦和屈原被顷襄王流放。张仪散纵、丹阳之战、蓝田之战本来与屈原没有关系,但太史公神来之笔“屈平既黜”连缀于前,道出了楚怀王罢黜有远识的屈原导致君王判断出现重大失误的真相。屈原劝谏怀王杀张仪是在怀王十八年,垂沙之战发生在怀王二十八年,十年间发生的合齐背齐、和秦背秦一概不提,而以“其后”连之,让读者察觉其后楚国的大败与怀王不听屈原的劝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的技法还体现在“屈原既死之后……其后楚日割月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其中一概不提考烈王重用黄歇时的短暂复兴,而是暗示屈原对于楚国命运的重要性,以此表现屈原的才干、不遇的悲愤、怀王和顷襄王的昏聩。因为省略的历史事实太多,而这些史料与屈原又没有太大关联,例如怀王时期两次成功的战役襄陵之战、灭越之战;怀王的外交政策上在合纵和连横中摇摆,想不费太多兵力而获取更多的土地。《屈原列传》中大量的空白,导致怀王看起来非常愚蠢,也带上了评价历史人物时的“上帝视角”,而这恰恰是司马迁在此文中“非理性”的表现。在司马迁看来,屈原历史事件的细节不重要,屈原的怀才不遇和委屈重要;楚怀王的历史事件的全面不重要,他不分忠奸这个结论重要。这重要和不重要的标准源于司马迁创作这篇传记的意图——“以抑郁难遏之气”,至此我们就明白了他的“神理运旋”。他在屈原身上投射了自己,也在怀王身上投射了汉武帝。

在整个推演的过程中,思辨性阅读体现在查证、追问、反驳、推敲、论证等一系列的思维逻辑活动中。而这些活动恰恰抓住了文本具有“模糊点”这一特征,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型学习。由此观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得出某个结论,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得出结论。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