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2023-05-24 07:22朱雅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培养路径小学数学

朱雅珍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技能,运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入、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缺乏思维训练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实施路径,包括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创设多元问题情境、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和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路径

引 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运算能力不仅是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更代表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具备优秀的运算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算的练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学会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化,以及如何从不同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提升學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概念的深入解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清晰和具体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定义、性质和规则.然而,一些教师对概念的解释不够具体,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些定义和公式,而没有深入阐述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致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层次.同时,一些教材和教学资源中,往往只给出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计算,而缺乏对概念的解释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只关注具体的计算过程,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和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二)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实际应用.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分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教师通常仅利用教材提供简单的计算题,而未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这种方法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降低他们对数学的学生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数学理论和概念的讲解,多侧重传授计算技巧和公式,而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的实用意义.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与现实生活建立实际联系.

(三)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对学生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步骤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他们过于强调计算方法和公式的传授,而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机械记忆和模板化的计算方法,缺乏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些教师对于如何进行思维训练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方法,他们不清楚如何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学生也缺乏思维训练的机会,难以形成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忽视个体差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优势.一些学生通过听、看和记忆学习效果更佳,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和探索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他们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基础也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具有天赋和优势,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同样的知识.遗憾的是,部分教师习惯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和难度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大打折扣,无法高效准确地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意义

(一)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过程需要稳固的数学基础作为支撑.而数的概念与运算规则正是构建这一基础的基石.通过大量的运算实践,大多数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等数的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不仅是处理数之间关系的关键,更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实际上是在为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铺路.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此外,数学问题往往包含多个数学概念和关系,通过运算,学生能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表达或方程式,进一步分析、提炼,直至找到解决方案.这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稳固的数学基础,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规则,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以及执行运算操作等.通过执行运算操作,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运算不仅为推理和证明提供了基础,还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运算,学生能够转化和运算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例如,在解决等式证明问题时,学生运用变形、代入、化简等运算方法,将等式两边转化为相同表达式,从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并通过运算操作确保证明过程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强化他们推理和证明能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形成时期.数学题目的顺利完成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反之,若学生在数学题目上频频受挫,就会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进而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进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另外,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与思考的学科,而运算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实现的.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有所掌握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与挑战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各种概念的应用,并学会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问题.运算,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并进一步理解其实际应用的价值.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内容时,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实践,学生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计算土地的面积和周长.这样的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应用.此外,运算实践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数学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例如,面积和周长、体积和表面积等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通过运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路径

(一)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以“四则运算”这一内容为例,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運算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训练,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听算和视算等,提高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笔算训练.笔算是四则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笔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通过适量的练习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限时练习和计算接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反应能力.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错题分析.学生在进行四则运算练习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记录学生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创设多元问题情境

创设多元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路径,它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算思维能力.以“小数乘法”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去超市买了一袋糖,每千克3.5元,买了2千克,需要支付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商家,通过购买商品和计算价格巩固小数乘法的运算技巧.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故事和童话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小数精灵的故事,通过小数精灵的冒险经历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设计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是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通过细致地划分学生层次,教师可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从而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以“简易方程”这一知识为例,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基础层的学生需要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层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需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而拓展层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多种解方程的方法,还要能灵活运用.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物品或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拓展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多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发现规律和方法.此外,为了确保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制订分层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过程表现和进步情况.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或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并协助他们制订个性化的改进计划和方法.

(四)组织探究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探究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需要明确探究实践活动的主题,即“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活动目标则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面积与边长的关系.接着,根据主题和目标,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如直尺、多边形卡片、剪刀、纸等.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剪切和拼接等步骤,亲身体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亲手操作,观察多边形的特点,并思考如何准确计算其面积.例如,对于矩形,学生可以通过测量长和宽计算面积;而对于三角形,则可以通过底和高的长度计算面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发现并解决彼此在操作和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计算方法和心得体会,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运算能力培养路径,包括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创设多元问题情境、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及组织探究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春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5):168-170.

[2]柳祖铎.基于运算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刍议[J].学苑教育,2023(23):14-16.

[3]吴雍民.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上旬刊),2023(9):109-111.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培养路径小学数学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