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3-05-14 09:47王之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错题集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王之忠

【摘要】小学是小学生数学素养构建的关键阶段,而错题集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重视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也能实现对错题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文章主要探讨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错题集的有效运用策略,希望能够彰显错题集的教学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错题集;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价值;策略

引 言

所谓错题集,主要是指系统汇总错题的本子,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题是在所难免的,而合理地运用错题集,有助于学生反思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规避常见的解题错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明确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将错题视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需求出发,探索运用错题集的多样化策略,使学生在错题解析中积累经验,从而事半功倍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能够促进学生的查缺补漏

做题是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掌握效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解题时出错的原因,往往是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如知识体系存在漏洞,或者是对某个数学公式、定理运用得不够熟练等,倘若放任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长远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着力运用错题集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很难察觉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存在短板,属于是“当局者迷”.而错题集恰恰能将学生的不足充分地反映出来,在每一道错题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知识漏洞,有了错题集作为参考,学生就能追根溯源,顺利地找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疏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构建更为完整的数学知识链.

(二)能够防范学生的反复出错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同一类型的数学题,学生会出现反复做错的情况,即使教师多次讲解过解题的步骤和原理,学生仍旧无法有效地规避错误,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对错题形成了思维定式,致使他们在同一类题型上屡屡碰壁.教师将错题集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防范学生的反复出错.错题集就相当于一部“错误档案”,当所有的错题被归集到一起之后,学生很容易发现规律、找出易错点,进而通过系统化地分析和诊断,明确自身在解题中的思考误区,并在日后解题时有意识地避免,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地走出思维定式,大幅度降低同类型错题的出现概率.

(三)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复习方式存在一些不足,教师通常带领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通盘梳理,或者是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加强训练,在复习时缺乏主次轻重之分,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造成数学复习耗时高、效率低的不良局面.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第三点运用价值,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一方面,错题集是由学生自主建立的,能体现出个体差异性,是促进学生开展个别化复习的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在错题集的支持下,每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易错题,进行目标明确的复习和训练,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能减少重复劳动,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复习,彰显错题集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二、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开发错题资源,传授错题集的建立方法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错题集,前提条件是做好错题集的建立和整理,这项工作需要由学生自主完成,但是现阶段多数学生都尚未掌握建立错题集的科学方法,所记录的内容比较混乱,不仅在日常运用中不便,还会影响后期的查阅和复习.在建立错题集的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应该全面地开发错题资源,依托于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测验中出现的错题,向学生传授错题集的建立方法,包括分类整理错题,批注解题思路,书写正确的解题步骤,等等,培养学生建立错题集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实现对数学错题资源的系统汇总,为错题集的长效运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道题目:湖面上有9只黑天鹅,6只白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在答案反馈中,多数学生都列出了“9+6”的正确算式,但个别学生的运算结果有误,如算出“14,16,17”等错误得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时,可以先让学生把错题誊写在本子上,并提问:“同学们,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学生:“属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题.”教师:“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这道题求的是两种颜色天鹅的总数量,算式是9+6,运用我们所学的‘凑十法,先算9+1=10,再算10+5=15,所以9+6=15(只),一共有15只天鹅.”教师:“说得非常好!下面请得数错误的同学在错题的旁边注明题目的类型,写出正确的算式和答案,并画出这道题运用‘凑十法的图解.”学生在记录和整理结束之后,都表示明确了“凑十法”的应用原理,错题集上的信息也十分完整,这样学生就初步掌握了建立错题集的基本方法.

(二)精讲典型错题,帮助学生查明错误原因

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录错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反思出错的原因,倘若只记录而不思考,学生的认知缺陷很难得到修复,还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去答题,造成同类题型一错再错的局面.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审题马虎、概念模糊、计算错误等,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对每道错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所以善于挖掘典型错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运用错题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典型错题的精讲,选取错题集中学生错误率最高的题型,或者是经常出现的共性错误的题目,帶领学生展开严谨的分析,使其查明错误原因,从根源上订正错题,真正地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锻炼学生对同类错误的规避能力,借助错题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课中,教师在分析学生的错题集之后,选取了一道典型错题:下列算式中( )的除数是9.A.9÷ 3=3;B.18÷9=2;C.9÷1=9.这是一道单选题,虽然看似简单,但不少学生的答案都错了.在错题精讲环节,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哪个选项?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正确答案是选项B,考查的是被除数、除数、商的概念.”教师:“那么请大家反思一下,自己选错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我对除法概念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分不清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所以错选了C.”还有的学生反馈:“我审题时太粗心大意了,把除数看成了被除数,一看到选项A的被除数是9,我就匆匆写下答案……”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错题集上,用红笔记录下出错的原因,这样就能时时地提醒学生,使相同的答题错误不再出现.

(三)促进经验共享,开展错题集的互阅活动

《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道出了学习交流的重要性,而从错题集的运用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均存在差异性,在错题集中记录的错题,也不尽相同,如果学生之间缺乏分享和交流,那么错题集将很难实现最优化的应用,学生也会陷入故步自封的学习境地.错题集就像是一本写满经验和教训的指导书,是学生相互借鉴数学解题经验的主要媒介,即便在某道题的解答上,部分学生没有出错,那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厘清了解题思路.唯有加强交流,才能使学生互通有无,进而对各式各样的解题错误进行规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错题集,教师必须大力鼓励经验共享,组织学生开展错题集的互阅活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把组内成员的错题集汇聚到一起,相互了解彼此的错误原因、改正方法等,使学生在他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显著提高自身的“避错”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课中,学生将随堂练习和作业检测中的错题提取出来,完成错题集的整理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项互阅任务:请大家分成5~6人为一单位的小组,互相交换错题集,看看同伴的本子上有哪些错题,探讨该如何有效地改正和避免.各组学生踊跃地分享错题集,经过互动交流之后,有学生反馈:“我在同伴的错题集中,发现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错题,原题是‘计算96-27×3的结果,正确答案是‘27×3=81,96-81=15,他的错误答案是‘96-37×3=69×3=207,没有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来合并,我虽然做对了这道题,但偶尔也会混淆运算顺序,以后一定会格外注意……”其他学生也积极地汇报了自己所获得的解题经验.这样通过互阅错题集,学生就能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四)重视整理复习,深化学生对错题的印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有着极高的复习价值,小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如果错题集只记录在本子上,没有做到定期浏览,那么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就会再次出现大大降低了错题集的应用实效.为了避免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在运用错题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整理复习,指导学生以错题集为参考资料,回顾每道题的易错点,以及相关的公式、定理和概念等,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从整体上巩固数学知识基础,从而让整理复习错题集,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关于错题集的整理复习活动,让学生结合这一课错误的具体题目,回忆并梳理出错的原因.学生经过对本课错题集的整体浏览之后汇报:“我的错题是‘56×2=102,这道题个位上的6和2相乘得12,满十应该向十位进1,再利用十位上的5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10,所以正确的得数是112.”教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计算错误呢?”学生:“因为我在计算时,漏写了向十位进1,所以我算错的答案十位数是0.”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整理复习错题集中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看来大家都深刻地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能够自主避开漏写、漏加进位等常见的运算错误.”这样错题集就成为学生最得力的数学复习“帮手”,从而更好地温故知新.

(五)实施趣味编题,创新错题集的运用形式

小学生的迁移能力比较薄弱,有时虽然订正了典型错题,但是如果稍稍变换原题中的数量和条件,还有可能陷入从前的解题误区,这就是迁移应用意识不足的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错题集,不能只停留在对错题的整理、分析、复习等层面,还要向迁移训练的方向拓展,而趣味编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使其厘清错题的来龙去脉,并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实践应用于其他题目当中.因此,在运用错题集时,教师应该着重实施趣味编题活动,如围绕着典型错题的类型、易错点、基础知识等,鼓励学生合作自编新题目,再共同研讨新题目的解答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同一类题型的变式考查,从而创新错题集的运用形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在学生的错题集里,就有一道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小明共有42.6元,买一支铅笔花掉3.27元,小明还剩多少钱?教师把错题列在黑板上,同时提问:“这道题的易错点在哪里?”学生回答:“没有将小数点对齐,算出‘42.6-3.27=9.9(元)的错误答案,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把42.6看成42.60,对齐小数点和同位数,得到‘42.6-3.27=39.33的答案.”紧接着,教师引出趣味编题任务:大家对这道题的易错点已经了然于心,下面请大家合作编一道类似的生活应用题,既可以是小数减法,也可以是小数加法,并正确地列式和计算.顺势开启热烈的编题活动,某小组率先反馈成果:“我们组编得是小数加法应用题,题目是‘强强有一个存钱罐,第一周存了12.8元,第二周存了16.32元,存钱罐里一共有多少钱?列式为12.8+16.32,在计算时需对齐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得出12.8+16.32=29.12(元)的答案.”这样在趣味编题活动的驱动下,学生就能积累订正错题的经验,提高错题集的运用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运用错题集,能够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查缺补漏,防范学生在同一类题型上反复出错,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效率,是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对数学错题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向学生传授建立错题集的科学方法,精细地讲解典型错题,帮助学生查明错误原因,加强开展错题集的互阅活动,鼓励学生共享错误经验,重视对错题集的定期整理复习,深化学生的印象,同时实施趣味编题活动,引导学生对已知题型的错误迁移运用,从而实现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运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得友.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3(4):215-217.

[2]何艳英.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3(14):25-27.

[3]赵梅林.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3(1):179-181.

[4]杜积宏.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错题集[J].天津教育,2022(15):177-179.

[5]黄芫.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教育,2021(36):64-65.

猜你喜欢
错题集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高中数学中错题集的运用
高中数学错题集运用
合理利用数学错题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