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特点 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2023-05-10 02:48王丽丽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实践研究小学音乐

王丽丽

摘   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帮助他们强化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效果,有效培养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激趣导学;实践研究;新课标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4-0026-04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的需要支配”。《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所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践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力的培养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实施课堂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身处这一重要时期的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显著的特点,与入学之前相比,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生活,心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仍相对缺乏,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好奇心强,乐于探索

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或刨根问底,或主动讨论,或动手探索。但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分神,有意注意时间不长,作业常出现粗心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引导,他们的思考、讨论、实践等很多时候会半途而废。

(二)活泼好动,思维敏捷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即使在严肃的课堂上,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心理特征,有时甚至由于规范意识不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影响到课堂纪律。但在学习氛围相对宽松活跃的音乐课堂上,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好动的天性和敏捷的思维有助于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三)学习自觉性显著提高

与入学前相比,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日益增加,这需要学生具有相当高的学习自觉性。在教师的教育帮助下,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初步养成并逐步提高。这使他们逐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

(四)学习自信心初步形成

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竞争意识和荣誉感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逐渐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成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使小学生的自信心初步形成。在班级和学校集体生活中,他们的这种自信往往表现为较强的表现欲,进而发展成为良好的竞争意识,个人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也随之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这对他们的发展当然是好事。但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中的很多人又会表现出明显的困惑,特别是在遭遇挫折时更会表现出畏难的情绪,显示出自信心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另一方面又要在他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勵、帮助,使他们强化学习自信,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

(五)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也学会了基本的判断和推理,特别在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在掌握更多概念的基础上,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发展。

(六)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

系统、科学、全面的小学教育使得他们开始学习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进行自己的思考,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这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在音乐学习兴趣培养中的应用

与其他学科一样,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对其音乐学习有着推动促进作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一)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心理特点引发学习兴趣

《课标》认为,小学生“对音乐有好奇心和探究欲”。音乐课程教材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自然知识,又有生活知识,更有社会知识;既有自然界的内容,又有人类社会的内容,还有浩瀚宇宙的内容……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他们进入课程学习。教师要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找到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那个“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为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诗作《游子吟》谱写了曲子,形成了同名歌曲。由于这首诗耳熟能详,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组织他们背诵原诗,然后由此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吗?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还为这首诗谱了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吧!学生一定都很好奇:古诗从来只可以朗诵、背诵,怎么还能谱成歌曲呢?这样的歌曲唱起来又会是什么感觉呢?好奇心驱使之下,他们的学习兴趣便应运而生,并积极投入音乐学习实践活动。

(二)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音乐学习活动“应体现生活化、趣味化、情景化等特点”。音乐课本身就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这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学习心理非常契合。但由于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如何持久地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通过营造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等措施,积极构建生活化、趣味化、情景化的音乐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能够持久地保持下去。

1.营造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拓展学习或课堂总结的环节进行。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彰显自身的教学风格,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乌鸦与狐狸》(六年级下册)是一首根据寓言故事改编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寓言故事的视频营造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根据这个寓言故事改编的歌曲吧!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他们对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很感兴趣。这样的视频,一定能营造出很好的故事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围绕教学目标,从鉴赏、学唱、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甚至音乐创编等多种教学形式中选择几种有机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就能使他们不断产生新鲜感,持久地保持有意注意,增强学习兴趣,在不断深化的学习中获得发展。

如在教学欣赏歌曲《吉祥三宝》(三年级下册)时,在初听音乐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频欣赏,让他们通过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其一问一答的风格、欢快幸福的情绪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视频欣赏,引导他们结合演员的表演欣赏歌曲,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共同感受蒙古族歌曲豪迈奔放、张弛有度的风格和蒙古族同胞幸福美满的生活,提升音乐欣赏的境界。在拓展学习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歌舞表演——让他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亲身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和豪放风格,进一步提升欣赏的境界。音频欣赏、视频欣赏、歌舞表演等多种学习形式的有机组合,使学生在保持并不断强化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了欣赏境界的层层递进和步步提高。这种集多种教学形式于一体的、逐步深化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一定比形式单一的、肤浅的教学要好得多。

3.开展学习竞赛。学习竞赛是教师在教学中用来鼓励进取、战胜懈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获取良好成绩的一种学习组织方法。在集体生活中,学生的荣誉感逐步形成并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他们也有了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强烈的展示自我的欲望。根据他们这样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竞赛的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新课伊始,教师便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同学们,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全班八个学习小组,看哪个组的同学学唱歌曲又快又好!教师激励性的话语会使学生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倍增,学习劲头更足,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开展音乐学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会显著提升。

(三)根据小学生学习自信心初步形成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增强自信,强化学习兴趣

《课标》要求学生“能自信、自然地进行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等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成功的学习经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参加学习活动并取得成功,从而产生并巩固学习兴趣。采取这种方法,教师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易于完成的学习任务开始,以确保他们取得成功,使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学习自信心,产生学习兴趣。

还是以歌曲《游子吟》的学习为例,教学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歌词,同时也初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先要求他们背诵原诗。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笔者此时顺势鼓励:刚才,大家都很流利地背诵原诗,真聪明!今天,我们换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演唱来表现这首诗,相信大家同样表现出色!古诗从来都是用来背诵的,用演唱的形式来表现,这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虽然很好奇,但由于笔者的适时鼓励,他们都表现得信心满满。背诵古诗的成功体验,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了学习信心,强化了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根据小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已开始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的心理特点,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

《课标》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在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中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小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也开始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生活的气息、人生的意义、祖国的成就和革命先辈的精神、人民英雄的事迹、劳动模范的榜样总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与激励,带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与熏陶。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引发学生对音乐、对人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例如,《七子之歌——澳门》(五年级上册)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的怀抱作比喻,深情地讴歌了澳门人民盼望回归祖国的赤子情怀。它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帮助他们形成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先简要介绍澳门在旧社会沦为葡萄牙殖民地并在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使学生懂得澳门等“七子”是祖国母亲之子,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懂得正是祖国的繁荣富强,才实现了澳门的回归。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的介绍,会引发他们对历史与现实、对国家与社会深深的思考,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学生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学唱歌曲。

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四年级下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它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歌词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通过音频欣赏,感受歌曲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演唱特点;另一方面要指导他们通过反复朗诵,准确理解和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好的生活意境,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通过饱含深情的学唱、演唱,表达自己对党、对祖国、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课标》明确要求教師“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而他们的学习心理对自身学习兴趣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标》为指导,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帮助他们强化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效果,有效培养他们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在内的音乐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实践研究小学音乐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