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课程化实施的新探索

2023-04-29 03:52唐建敏许小松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家校双减协同

唐建敏 许小松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从法律层面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支持,这也对家长职能是否完备、学校支持是否精准、社会服务是否到位提出新命题。家庭教育由传统家规、家训、家书的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在落实“双减”之际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肩负着推进“双减”的重任。协同育人,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组织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家校协同育人最根本的主导权和推动力在学校,积极指导家长落实“五项管理”,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的课程化的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每个家庭进行需求式的精准指导。家校社既要各司其职,又要能成为一个“同心圆”,这样才能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育人。

一、基于家长需要,开展家长课程的需求调查

我校始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时为“荟英书院”,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办学历程,属于天府新区最南端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1834人。基于家长需要,开展全校家长课程的需求调查。

二、构建了基于家长家庭教育需求的“家+”滋养课程体系

我校秉承“荟德润养,英华萌毓”的办学理念,本着“为每一个生命自由绽放”的课程理念 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系列化,微型课程持久化,特需课程个性化的“一体”“两翼”的“荟英”课程体系,根据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构建学校“家+”滋养课程体系,以”培养品正体健、乐学善思、具有名族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未来公民”的育人目标,普特融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一)荟英课程逻辑图

新时代未来公民]

(二)构建了学校荟英课程体系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等][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培养有师魂、师心、师才的心志高远、品行高尚、专业高精、情境高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品正体健  乐学善思  民族精神

创新意识  新时代未来公民][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绽放]

(三)荟英课程之 “家+”滋养课程体系

三、转变单向度思维的理念创新,构建双向互动的课程协同育人模式

家校协同育人,理念创新是前提。家校协同的内容、方式和效果表现多元的。家校协同避免单项失衡,既有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简称“家长参与”),也有活动主体是学校,即学校指导的家庭教育,也简称为学校进行的“家长教育”,即“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推进协同育人要系列化的对家长进行教育,擅长运用家长资源。为了转变以往家庭教育的单向度思维,所以学校以“家+”滋养课程,基于儿童成长的需要,要系列化的推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长“学校教育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协同育人模式。

(一)基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共生共长课程

1.家校组织创新。学校赋予地位,完善职能和机制创新,首先让传统的组织机构家长委员会重新焕发活力。完善学校“三级”家委会的建设,制定各级家委会的职责,定期开展家委会的培训,开展每期优秀家委会成员的评选。

2.创新家校协同组织机制,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学校在原有家委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吸纳家校社各方力量的协同参与,赋予家长组织新的职能,让各方主体在新的组织中多元自治,协同共育的作用。

3.基于家长家庭教育需求的家长课程开发。 学校作为“天府新区家庭教育示范校”,依托家长学校的建设,构建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校开展每期一次的家长调查问卷,根据家长需求,线上或线下开展“三个一”的家长常规课程培训,每期一主题,每月一重点,每周一讲座。学校家委会成员开始“每周一讲”的课后服务课程,开发面向全体家长的普及性培训课程,让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得以创生、共享,学校的“荟英讲坛”也会给草根专家提供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的平台。学校开展与籍田片区“2+3”(2所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幼儿园开展小幼衔接的系列家长课程培训,学校开发了《新一年级家长的入学指导纲要》家长课程,提前指导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指导工作。“三级”家委会成员的培训课程,“双减”政策培训,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劳动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等培训课程,增强家校育人合力,引导家长会陪伴、会合作、会阅读、会锻炼、会激励,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素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也构建了“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三维一体的劳动课程体系,指导家长如何在家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二)基于家长“学校教育参与”的家长活动课程

家校协同育人,不仅仅是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实际上也驱动学校组织的系统性开发。学校要开放办学,主动打开校门,一方面通过学校的公众号和媒体的宣传等多种途径,让家长“看见”学校、理解学校。另一方面创设条件让家长走进学校,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家长接待室等各类活动区域,以开发的空间为家长提供服务。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为家长开放,营造一种家校间平等、民主的氛围,挖掘和激活家长资源,探索多种有效路径,让不同背景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被“看见”,促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情感,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

学校开展家长“荟英讲坛”,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家长“一日校长助理”等活动,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学校体育节活动,家长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学校每年一次的元旦“跳蚤市场”活动,家长是策划指导师;学校每年一度的“荟英讲坛”,家长是儿童成长的陪伴师;学校的国防教育活动,退役军人是教练员,其中家长“一日校长助理”活动最受家长们的喜欢。家长们通过寻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家长在学校活动中角色的变化,既让家长走进孩子,走进学校教育,也让家长成为学校发展智囊团的宝贵财富,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基于家长“特需”支持的家长特需课程

学校开展全员入户家访,每月固定家访日,通过入户家长,建立一生一案,为特殊学生家长提供特需的课程支持。我们学校2021年5月被评为成都市示范性资源教室,学校坚持“普特”融合,为每一位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室特需课程中,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和专业支持课程虽然不是直接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课程,但是家人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群体,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特需学生家长课程由专家或学校资源教师不定期的开展,帮助学生家长调整认知、正确看待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接纳、包容,能更加专业的给孩子提供帮助,特殊儿童的家长也在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四、荟英评价,提高家长课程的生长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是不一样的。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开放、对话、反思、激励和发展,学校建立纵向发展的增值评价,落实横向发展的荟英评价体系。家长课程的评价也是学校荟英课程评价的重要板块,注重家长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学校依托乐培校园信息系统,开展家长积分超市的评价管理。对一年级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系列培训,学校开发了《一年级新生家长入学课程纲要》,从学前准备、“家+”共育、学校管理等板块进行课程的积极支持,新生入学前,要开展对一年级家长的课程考核,颁发家长课程培训合格证书,对优秀家长进行表扬。学校定期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家长的活动。通过家长积分超市,制定家长课程的评价体系,评价优秀家委会的成员,评价班级优秀家长,学校在每年一度的“六一”荣誉日活动中给予表彰,用学校公众号对家长故事进行推送,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环境,荟英评价助力家长的精彩绽放。

五、教师课程赋能,为家校协育人提供新的源动力

家校协同育人,前提是理念,关键在机制,核心却在人。推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长“学校教育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教师的高素质发展是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和素养是制约协同育人工作实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根据教师成长的需求,系统构建了学校教师家庭教育的指导课程,学校开展全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指导教师既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类指导班主任与学科老师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不同学科老师家庭教育指的基本认识、基本任务和基本能力,让全员育人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满足家长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学习需求,开展“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的课程化实施探索。转变单向度思维的理念创新,构建双向互动的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新生态”。“荟英课程”就犹如阳光和雨露,润养每一个破土萌芽的生命,“家+滋养课程”为每一位家长的美丽蝶变提供丰沃土壤,教师赋能,为家校协育人提供新的源动力,家校协同开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密码,助力每一位荟英学子精彩绽放,共筑家校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家校双减协同
家校距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