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柏
【摘要】深度学习是推动学科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深度学习理念,不仅能让学生的视线聚焦在核心内容上,还能在深度分析和探索中实现举一反三.单元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息息相关,这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对此,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开展单元复习课.文章简述了深度学习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适切性,并围绕构建思维导图、以生为本、关联对比、专题练习等多维度展开探究,旨在构建高质量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堂.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學数学;单元复习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深度学习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和理念,这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还能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批判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以此种理念为基础组织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时,应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其高阶思维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迁移运用知识,实现高效复习.
一、深度学习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适切性
“适切性”,顾名思义有着合适、贴切程度的意思.从单元复习课的本质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展开分析,发现深度学习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有着较高的适切性.具体内容如下:
(一)符合单元复习本质要求
单元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课型,开展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同时缩短个体差距.整理单元内的所有知识是单元复习课开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需立足整体找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能力之间的平衡点,而深度学习对复习课的本质要求契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在深入探究中助力学生整合单元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搭建中教师只能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在科学的启发下,立足整体视角,根据知识内在逻辑对数学思想、概念应用等进行归纳和整理.深度学习的精髓在于“以少代多”,即利用少量精练的主题对所有主题进行表面覆盖,所谓“表面覆盖”指的是学习中的浅层次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数学关键能力包括抽象能力、表征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多样内涵,培养时应以数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做到“新知中培养,复习中强化”.
(二)契合学生学习特点
所谓“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或任务展开探究,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基于深度学习开展的单元复习,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了与学生学习特点的契合:一方面,学生具备深度探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纵观深度学习落实情况,发现教师多是将其应用在新知讲授中,但将其应用在单元复习课中,也能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由于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后形成基本知识和技能,若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知识和技能,则能助力学生深度探究课堂任务.另一方面,深度学习还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单元复习中要求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化认知体系,不仅要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等结构化知识,还要掌握技能、素养等非结构化知识,如此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在于联系实际生活设计问题情境,让其在情境中调动真实经验,以掌握结构化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构建思维导图,加强主线引领
开展单元复习课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不只拘泥于某课时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而是着眼整个单元,通过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分明、焦点集中等优点,应用在复习课中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将繁杂、冗长的信息分解成简单的思维单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中,教师应结合单元内容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理清单元知识结构,再深度探究知识,以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深度学习带领学生复习“简易方程”相关知识.教师在单元复习之前可为学生布置前置作业:从单元知识及其联系出发,围绕基础题、拓展题、易错题等制作一份单元知识小报,提醒学生可以在小报中增加“单元学习注意事项”模块.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开展“小报评选”活动,根据评比情况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部介绍、分享自己课前绘制的单元知识小报,通过组内评选推出最优秀的作品上台展示,并由一名小组代表阐述,其他小组可以随意提问,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着重带领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让学生在取长补短中不断完善思路,从而提高认知结构和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在对比中查缺补漏,并重点探析“知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让学生在复习中将课时教学中的内容衔接起来,从而构建单元知识框架,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二)以生为本,培养说理能力
有效的复习应以学生为主体,深度学习也强调以生为本,因此,教师基于深度学习开展单元复习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大多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练习,这种模式较为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难以实现预期的复习目标.对此,教师应以生为本,在课堂中将更多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由学生主导复习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师也才能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先独立复习所学内容,再通过语言加工表述出来.说理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复习教学为例,教师应立足学生发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说理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问题探究】如图1所示,已知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cm和2cm,求阴影部分面积.
学生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展开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2:连接AF,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等于△BFA和一个弓形面积之和,可以先求出弓形面积,再加上△BFA的面积,就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总面积.
讨论后部分学生表示不理解第二种解题方法,在尝试求弓形面积时遇到了困难,对此,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理,借助板书画出图形,利用转化思想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的组合图形,再逐步展开计算.由此,学生能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实现深度学习,真正内化知识,实现复习目标.
(三)关联对比,理清知识脉络
学生每学习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大多较为杂乱,多以课时为单位组成多个小结构,无法将前后所学内容衔接起来,因此需要通过单元复习来加以整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单元知识体系.面对知识点较多、应用性较强的单元知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所有知识,梳理一遍后再针对单元复习主题,复习重难点知识.由此,结合知识之间的逻辑展开关联对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为例,“三角形内角和”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也是单元复习课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回顾、梳理所有知识后,再针对“如何推导三角形内角和”部分知识,在关联对比中展开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分类”相关知识,再回顾课堂中推导“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并要求其动手操作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由此,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单元所学知识.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如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实践积累经验,独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凑在一起组成“平角”,再根据“平角=180°”得出结论.还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结论.基于此,通过整体梳理复习,学生能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在探究中融合其他知识,实现深入理解知识点的目标.
(四)专题练习,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单元复习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练习是复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复习课为载体精选练习内容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夯实学生基础,还要结合学生学情设计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等特点的问题,助力学生有效掌握单元知识点.
1.针对性练习
针对性练习在复习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归纳学生的薄弱点、易错点,基于此设计相关练习活动.考虑到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针对性练习后,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结合自身实际学情来完成练习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单元为例,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时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教师在单元复习中应开展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深度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易错题】一段公路长3600m,按照绿化工程要求,要在公路两旁每隔10m栽一棵杨树.从头至尾,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杨树?
【变式题】一段公路长3600m,按照绿化工程要求,要在公路两旁每隔10m栽一棵杨树,公路起始点要修建收费站不需要植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杨树?
部分学生在解决易错题时,忽视了“棵树”与“间隔”之间的规律,列式求解为:3600÷10=360(棵),360×2=720(棵).教师在复习时要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从头至尾”是两端都栽树的意思,因此所栽的棵数应比间隔数多1,正确式子为:3600÷10+1=361(棵),361×2=722(棵).基于此,教师再改变题目条件设计变式题,要求学生结合复习内容重新审视题目,由于变式中提及“修建收费站”,说明公路一端不用栽树,所栽的棵数应与间隔数相等,列式求解为:3600÷10=360(棵),360×2=720(棵).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实现深度教学的同时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实践性练习
新课改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原因是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如此才能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学习脱离实际.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复习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练习内容也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感受数学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对此,教师可以从生活现象出发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习题.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等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实践探究】
探究主题:测量石头体积.
探究要求:結合自身爱好选择一块石头,先观察外形特点,再运用所学知识尝试求出石头体积.
实践步骤:①先估算这块石头的大小;②想办法求出石头的体积,并将实践过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出来;③想一想,你有多少种方法?
这一测量活动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操作性,学生需要结合探究主体自行选择探究对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观察、操作、实验、总结等学习活动,如某学生挑选了一块白色的鹅卵石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探索中分步骤展开测量:①准备一个长方形玻璃缸,经过测量得出它长为20cm、宽为10cm、高为15cm;②往玻璃缸中倒入1L的水;③将鹅卵石放入玻璃缸中,水位上升却并未溢出;④测量后得出水面上升了2cm.而后,学生结合实验中得出的数据,根据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求出鹅卵石的体积,即20×10×2=400(cm3),由此,学生可在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
结 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教师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导向,引导学生思维纵深发展,在归纳和总结中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升复习课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整体设计单元复习活动,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直观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再通过说理练习、关联对比、专题练习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恒.大概念引领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重构[J].中小学班主任,2023(20):44-47.
[2]张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8):173-175.
[3]张静.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