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观照下阅读命题编制的逻辑“四维”

2023-04-07 07:52陈杰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四维祝英台学业

陈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命题原则上提到: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然而,纵观目前很多以学业质量监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评价,有的偏重考查静态的学科知识和机械的语言识记,忽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未能科学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水平;有的单纯追求创意,流于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思维引导,难以凸显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忽视阅读命题“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叩问。

所以,命题者可以依据逻辑进行阅读题的科学命制。所谓的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体现,命题逻辑是研究由命题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可推导关系,只有牢牢抓住课标背景下命题的一般规律与底层逻辑,才能彰显素养导向,体现素养立意,切实发挥语文学业质量测试的教学引导作用。

一、学习逻辑:促使学生真实性的学习建构

1.评价视角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业质量监测应承担起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责任。命题者应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生活性,课程评价的实践性,编制题目要善于联结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测试时的角色代入感,丰富学习的内涵,提升学业质量监测的品质。

例:“职业畅想”群文阅读编

制(六年级上册)

共安排三个材料:材料一介绍县里的一次梦想征集活动;材料二介绍李志豪面包师的梦想人生;材料三为书籍《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内容简介。

有目的地阅读全文,并作答:(1)老师要为想成为面包师的同学介绍这个职业的具体特点,材料_____能为他提供帮助。

(2)老师要通过真实事例激励想成为面包师

的同学,可以推荐阅读材料_____。

2.题目编排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真实学习逻辑”编制的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卷,应努力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学业质量的整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设置“测试任务群”类的题目,题组与题组之间、单组题目下的各小题之间,均要体现有结构地评、有关联地测;所有题目的设计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学生的答题逻辑,贴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阅读题“最后的庆典”编制(六年级下册)

试题编写者编撰了两则材料《策划毕业庆典》和《教师代表致辞》。《策划毕业庆典》主要介绍了策划毕业庆典,采用“云典礼”的形式,及利用5G网络使云典礼效果得以保障。并附上两幅图:图1是毕业庆典节目单,图2是《少年》歌词。

《教师代表致辞》主要以“少年”为主题,以钟南山院士、平均年龄为74.5岁的清华校友合唱团为例证,期望学子成为有责任与担当的少年。

每个“测试任务群”的内容,指向了阅读能力的五个层级(见下页表1)。

3.任务设计要匹配学生的学习路径

“教—学—评”一致是阅读题命制的内在要

求,即设计的题目既要与教学活动关联,又要与学生的学习路径匹配。

例:阅读题《映像西湖》编制由三个材料组成,材料一、三,略。材料二为作家赵丽宏的《西湖秋意》。(五年级上册)

西湖是一首诗。下列哪句诗最符合材料二描绘的画面?(   )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湖光山色共争秋,一点尘埃无觅处。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答题时,學生需要经历如下思维过程:

二、学科逻辑:引导师生合理性的教学规划

素养立意下的阅读命题需要语文教学的基本逻辑,充分体现学科思维,不仅仅只是考查知识的获得、技能的使用,更要指向语言的发展、思维的提升与审美文化的浸染。因此,需要精心设计阅读命题,体现阅读命题的目的,让阅读命题引领学科教学,引导师生合理性的教学规划方向。

1.让思维构建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阅读命题编制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起点,精心设计语言运用任务,将学生卷入其中,引导学生经历虚拟式实践、沉浸式思考,实现知识运用与思维构建相融合,提升学习能力。

例:阅读题《职业无贵贱》编制(六年级上册)

第1自然段选文:在路上遇到一对母子,孩子大哭大闹不想上学,妈妈气急败坏,指着旁边的环卫工人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

你是否赞同这位母亲的说法?请从环卫工人的角度出发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前小学语文命题设计,对高层次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做不到深入、灵活地思考,语文学习肤浅,无法有效提升思维。课标强调“课程核心素养”,相对于“学科核心素养”来说,“课程核心素养”更强调思维的开放、思路的融通、思想的打开。

2.让人格培育与能力建构相融合

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卷,不仅具备监测功能,还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促进人格的培育。例如六年级下册测试卷中的“光荣之路”这一阅读题的三个测试任务群与“认识一条路”“致敬一个人”“铭记一种魂”等答题情境互相融合,并聚焦各类语言实践活动。

例:

◎认识一条路

1.文章描写了陈延年人生路上的三个事件,请用小标题概括。

2.在这三个事件中,作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你认为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致敬一个人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请选择一种方法,体会陈延年这一人物形象。

A.借助典型事例,体会人物形象

B.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C.通过描写周围的人,间接体会人物特点

我借助方法_____(填序号),对陈延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

◎铭记一种魂

◆有三位同学为这篇文章补充了结尾,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A.现在的延乔路虽然不长,但两旁有住宅,有小学,有万家灯火,有和平安居。这条路的尽头通向繁华大道。

B.少年有志,一身正气,让无数人前赴后继,成为像他一样有血性的人。他们用鲜血踏出一条为党为民的道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C.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如今这繁华盛世,多希望你能看到……

我更喜欢的结尾是(        ),因为(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延乔路,请为这条路写一条宣传语。

三、转化逻辑:创设要素情境性的实践应用

受纸笔测试的限制,语文学业质量测试无法对学生的真实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可以创设尽可能接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强化测试内容与生活实践的链接,创设要素运用的场域,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将知识与经验加以转化,促进综合素养的真实考查。

例:阅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制(五年级上册)

由两个场景组成:1.十八

相送。2.化蝶双飞。

◆“十八相送”和“化蝶双飞”是梁祝故事中的经典场景,请你从下面这套“梁祝”主题邮票(略)中将它们选出。

◆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场景补充完整,并给相应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填入配乐栏。(音乐:A.欢快活泼;B.低沉悲壮;C.舒缓轻柔)

命题者对答题情境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创设了两个跨学科活动的情境——选择主题邮票、为场景配乐,使“了解课文内容,提取主要信息”和“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要素有了新的运用场域,得以真实呈现,使原本只能口头考查的能力也得以在纸笔测试中检测,不仅考查学生“知道什么”,还检测学生“能做什么”,这样的综合性活动使“知”“行”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共同作用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增值逻辑:发挥评价系统性的引领作用

2022年版课标指出: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简单结构作答和复杂结构作答实行分级赋分。

例:阅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制(五年级上册)

结合资料袋,想想文中祝英台的行为,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祝英台,并写出理由。

资料袋:在中国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常常是由媒人中間牵线,若双方父母同意,一桩婚事就算办成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大事上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他们甚至直至新婚之夜前都不会见面,连对方的高矮胖瘦也不知道。

我读到了一个_____的祝英台,因为_____。

在评价参考答案里,出台了以下测评标准:

0分:人物理解错误。

例:我读到一个很傻的祝英台。

1分:人物理解正确,但不能写出理由。

例:我读到一个勇敢的祝英台。

2分:人物理解正确,能结合文章或者资料写出理由。

例:我读到一个勇敢的祝英台,因为她喜欢梁山伯,就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

3分:人物理解正确,能将文章和资料加以整合理解。

例:我读到一个勇敢的祝英台,因为在古代婚姻都是被父母安排的,可是祝英台虽然身为女子却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冲破束缚。

以上案例,以常态的“踩点给分法”转为“S0L0分类理论评分”,以此评判学生的思维结构,包含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拓展结构,从而精细精准地测评出学生素养的层次与水平。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评价意义等逻辑视角审视和研究命题,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改革与优化命题的应然思考。只有增强评价逻辑层面的思考与行动,才能进一步处理好素养型评价与学业质量的关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功能。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四维祝英台学业
梁山伯与祝英台
有趣的汉字:比
艰苦的学业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谈《梁祝》中祝英台的人物塑造
“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浅析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四维”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谈四维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