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冬 吴益民
对2022年版课标有怀疑的想法也好,有抵触的情绪也罢,都无法改变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新课标的颁布是2022年最重要的语文事件,在今后的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它必将对语文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读课标、读懂课标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最急迫、最重要的任务。
这段时间,笔者翻阅过很多课标解读的专著,如果只推荐一本的话,笔者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高子阳老师的《30天读课程标准》。是的,高老师不是课标组专家,不是高校教授,他就是一个头发花白、身形微微有些发胖的老教师,他和我们一样,每天都在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完成各种各样的检查,但这本书鲜明的特点让笔者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
首先,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所谓“好看”是说这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坦率地说,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一线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抱着的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是这些书水平不高,而是它们的水平太高,高深莫测的理论、诘屈聱牙的表达常常让我们望而生畏,常常是翻过一页两页之后就丢到一边再也不看了。笔者当然不是批评这一类专著,但如果是解读课标,就一定得面向全国成千上万的一线教师,就必须让老师们愿意读、读得懂。反之,如果一本书被束之高阁,它的价值怎么能得到体现呢?高子阳老师显然很重视这一点,他在一本书的序言里曾说过,他会反复推敲他的文章,看看有没有生涩的词语,有没有拗口的句子,如果有就一定要改过来,他要让每个读者都能顺畅地把书读下去。这本书也是这样的,它不存在任何阅读上的障碍,读着读着,你甚至会感觉高老师就是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同事,他就坐在你的对面,在跟你聊天,在跟你争论。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阅读体验,是阅读理论专著很难拥有的体验。
其次,这是一本值得信任的书。说这本书值得信任,首先当然是因为它的质量和水准,但高子阳老师特别的工作、研究经历也让这本书的可信度提升了许多。高老师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016年被评为中国推动阅读十大人物,2017年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这些年他每年都有一本专著出版。中国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优秀到一定程度要么是脱离了专业走上行政岗位,要么是脱离了一线从事专门的研究。但高老师自1989年中师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一线教书,他笑称自己当过的最大的官是班主任。因为一直在一线,高老师深知一线教师学习课标的堵点和痛点在哪里,盲点和断点在哪里——这是高老师跟其他课标解读专家最大的不同。因为这个不同,说《30天读课程标准》是专门为一线老师写的,是写到一线老师心里去的一本书也不为过。
笔者还注意到,早在20多年前高子阳老师就开始了对课标的研究。2002年,《课程·教材·教法》转载了他质疑2001年版课标的有关文章;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他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了近2万字的研究论文。此外,高老师还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课标。这些研究让他拥有了一个较高的视点,在这个视点上他可以看清课标的前世今生,可以大致判断课标(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这是他解读2022年版课标的重要基础,也让他的一些设想更具前瞻性,让他的一些判断更具说服力。
一本书好读且值得信任已很不容易,但在笔者看来,《30天读课程标准》的亮点还远不只这些。估计不少同行跟笔者一样,面对100多页的课标,面对课标里那么多的新术语、新理念、新目标是有些慌乱、有些手足无措的,但高子阳老师的这本书会让我们的心安稳下来,他会教我们怎么去解读课标,怎么一步步地走进课标。
高子阳老师的第一个办法是细读。但请注意,高老师的细读不仅是一字一句地读,他还会做一些有意思的梳理。比如,对“表达与交流”板块中一些关键词语出现的频率,他做了这样的统计:
“表达与交流”板块关键词的出现频次
也许有老师会想,细读到这种程度有必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高老师发现,课标虽然没有取消“写话、习作、写作”,但从出现频次的减少上可以看出它们正在被逐步淡化。与之相反的是,“表达、创意、交流”等词语出现的频次则是大幅度增加,“创作”更是首次走进了课标,这说明,“表达、创意、创作、交流”将是今后教学的主流,而这一变化指向的是尊重儿童,发现儿童,用好儿童天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爱上写作,这显然比2011年版课标单纯以“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喜欢写作”的表述更全面、更科学、更有效。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在这本书里随处都能看到这种有着鲜明高子阳风格的细读方式。它让笔者惊叹,也让笔者意识到,之前读课标之所以总是觉得纷繁杂乱、茫然无绪首先是因为缺少这种细读的功夫,急于求成、囫囵吞枣怎能把课标读懂、读通呢?
高子阳老师的第二个方法是质疑。对质疑,不少老师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自己仅仅是个普通教师,没有能力去质疑由顶级专家团队花了很多精力研制出来的文本;二是认为课标是国家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文件,不存在质疑的可能。其实,质疑不是为了证明或推翻什么,它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互相倾听、不断碰撞、不断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何况,我们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方面我们也堪称专家,我们是有质疑的底气和能力的。谁能说,课标一次次的升级换代没有来自我们一线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这本书里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这些质疑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高老师认为“倡导、提倡、建议”等说法不宜在课标中使用,因为它们看似给予了教师和学生自由,实际上是给执行留下了弹性和空间,会让更多的教师放弃“倡导、提倡、建议”的相关要求。再比如,课标虽然非常重视整本书的阅读,但课外阅读量仍然跟以前一样是9年405万字,每天读五六分钟就可以达标。高老师认为,只有把课外阅读时间提升到每天20~60分钟,课程总目标和学段整体目标的达成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高老师还质疑剧本写作没有引起课标足够重视的合理性。因为在所有文体中最好写的就是剧本,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还可以把学生引进写作的大门,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高老师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在问“从来如此,便对吗?”,于是,他总能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总是可以跟文本进行高水平的对话。所以,他能把课标读深,总是有新发现就不足为奇了。
高子阳老师的第三个方法是实践。课标最具特色、最让人“畏惧”的当属学习任务群了。如何理解学习任务群,如何让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高老师的办法是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已经比较成熟的学习任务群的设計。因为有实践作基础,所以高老师对学习任务群看得很透彻。他认为,课标之所以用学习任务群而不用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来架构课程体系、呈现教学内容,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对21世纪时代诉求的主动适应,体现了注重核心素养的课程取向,体现了对2011年版课标强调的三维目标的发展与超越。因为有实践作基础,所以他充满信心地告诉大家,“别被‘学习任务群吓趴了”,它虽然是一个新术语,但并非“天外来客”,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就能找到它的影子,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让它更突出、更完善。高老师还提醒我们,虽然新教材还没出来,但“可以试着选择一个单元,根据内容看贴近哪个任务群,然后从‘目标、情境、主题、任务、活动、教—学—评一体化六个关键词出发,一项一项地做,就能完成一个大单元设计,然后走进课堂实践一下,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的那种新鲜感肯定会让你感到美美的,让你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看到这些文字,估计很多人都会心动吧。
读这本书,相信不少同行还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一线教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专著呢?笔者以为,查尔斯·布考斯基的那句“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之间”是最好的回答。只要拿起笔,只要不停地写,高子阳老师可以,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专著,这应该是读这本书的又一个收获吧。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江苏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