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琰
问题解决时机指教师洞察和捕捉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借助个体或群体的力量解决个人或他人提出的问题的关键时刻。只有让学生经历“有疑难而想不出”“想表达却说不出”的问题解决状态,才能真正发挥提问实效。如果解决时机过早,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知识奠基和情绪情感启而不发;如果解决时机过晚,学生可能因为失去兴味和挑战难度而索然无味。因此,克服解决时机的随意性与机械化,挖掘问题解决的重要时机,找寻到课堂氛围与问题切口的爆发点,捕捉到学生思维与问题本质的契合点,掌握好教学内容与问题逻辑的联系点,将单一的教与问转换为积极的学与思,才能真正发挥指向核心素养的儿童问学课堂的价值。
一、机不容发,观照课堂氛围
1.临机应变,切换注意力
注意力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心理状态。课堂注意力是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展开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学问的必要条件。课堂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性与稳定性会逐渐消退。这时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思路,根据学生的情感、爱好、需求等因素,借助问题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组织教学。在高度集中时,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群进行梳理整合,在注意力分散时以任务、活动等形式驱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发地调动各种感官,自主地调整注意力于解惑的过程,自由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与加工,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在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问与学的趣味。
2.见机行事,提升节奏感
课堂节奏虽然了无踪迹,但却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行为共同构造的调节师生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进程。教师应当适时观察学生状态,调控课堂节奏,在教学关键处、规律萌发处、思维进阶处有意识地解决问题,化偶然问题为必然过程,让学生在细水长流或跌宕起伏的课堂教学中对“问”“学”投入情感,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在《火烧云》一课,当学生对火烧云五光十色的场景表示叹服时,出示学生问题“为什么火烧云是‘烧到东边而不是‘飘或者‘照到东边?”,这一问题带给学生强烈、新颖的冲击感,更是自然引领学生从一味感染转入潜心会文。精心品味语言后,学生发觉火烧云的“烧”比起“飘”“照”,更显得范围大、程度深、时间长,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句段。这个研讨小高潮为进一步体会火烧云的奇特、壮观做好了扎实铺垫。
3.当机立断,拓宽延展度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学习的引擎力。解决问题固然可以完善学习行为,但确保问题的持续发展才能加倍开拓并激活学生思维。所以,解决问题需要“尽善”,却不能“从速”。为了延续全面而深刻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健康而均衡地成长发展,解决问题还应当“未完待续”。教师面对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准的筛选与安排,作出恰到好处的时机设置。课堂结束时,可能出现需要学生通过辨别、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进行加工与转换的开放性问题、延续性问题、科普性问题,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最后为什么没有逃脱灭绝的命运?为什么童话里总有长相奇特、本领异常的角色?将这些问题设计为特色作业并协调好反馈形式,采用多元的解决策略和持久的解决空间,可以为问题解决增添人性化和自由度,让问题解决保持在和谐、持久的状态。
二、因机而变,瞄准学生状态
1.刺激兴奋点,顺势而为
兴奋点指人潜意识里所具有的受到刺激极易引发兴奋的敏感区域。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因问题生发出的刺激产生多感官的兴奋,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其中,对关键处的刺激理解越深刻,兴奋的程度便越深厚。因此,问题解决需要教师对文本蕴含的情绪导向做到心中有数,创设让学生兴奋或振奋的情境与话题,通过解决问题为课堂安排可持续发展的兴奋点。这样,学生便能“乘兴而学”,进而激活思维,获得新知。如《蜘蛛开店》一课,在学生看到蜘蛛刚疲惫不堪忙完手头活计,却继续迎来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顾客时,不由哈哈大笑,对蜘蛛的遭遇表示同情又惊奇。在学生兴趣高涨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之时,引入课前问题“蜘蛛接下来会怎么办”,既顺应了学生急切的探究欲望与创作热情,又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比较中让思维向纵深发展。由此,学生设想出蜘蛛累趴、蜘蛛调整营业方法、蜘蛛招聘帮手伙伴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2.利用曲解点,逆流而上
曲解指的是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出错误的解释。教学中,时常出现因为过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阅读,导致学生的解读与作者创作本意相悖,甚至形成曲解文本感情色彩、曲解作者创作用意、曲解文本价值取向的对立场面。此时,应当适时嵌入问题,让问题的果断介入启发学生以问启思、向问而学,在回归课文本意中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学生提出:“狐狸聪明、勇敢,所以在危急时刻反败为胜,我们应该向它学习。”当班级舆论风向有所偏颇时,教师立即回扣课前问题“这篇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在小组中充分思考后发现:课题中的“假”既是“借助”,更是“虚假”。狐狸所有的威风和逞能都是基于虚假与诓骗的。至此,在曲解处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阅读感悟的全面性与深刻性,为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3.纾解冲突点,择善而从
冲突代表碰撞与冲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活动中,当原有的认知经验同所学新知出现矛盾时,便会产生认知冲突。冲突处不仅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过渡,更是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认知的最佳时机。发挥教育机智,顺应解决时机,将问题抛在此处,更易打破固有的认知平衡,在矛盾的碰撞与化解中深度学习。学习《穷人》时,当学生读到桑娜一家极度窘迫的生活条件,读到贫穷的她决意领养邻居孤儿的句段,心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时引出事先提问“桑娜该收养两个孤儿吗”,顿时,冲突出現在小说之内,更出现在课堂之上。在举证与辩论之中,学生积极地追溯根本,充分融入小说情境,揣摩窘迫的现实、紧迫的形式、挣扎的心理、善良的心灵,深刻领会人物“物质贫穷却精神富裕”的伟大形象。
三、不失时机,重构问题逻辑
1.从局部到整体,引领式问题优先“学”
心理学家马丘斯金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引领式问题更是学生思考探究的重要载体,对学习活动发挥着驱动、调节、引领等作用。问题解决需要发掘或转化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这些提纲挈领的引领式问题能让学生化身为探究者,有效关联自身的认知经验,切入文本内容的本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突破文本重难点,在语言实践中激发高阶思维,在整体建构中弥合认知与思维方面的断层,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我不能失信》时,借助问题“宋庆龄在哪些环节容易失信?”启发学生理解、把握散落在课文中的零散、碎片的内容,通过默读活动、圈画关键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活动,发觉人在“期待时、被劝时、等待时”等节点最容易失信,进而发挥主问题从引导到引入的作用,从而领会课文主旨。而学生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和价值引导,学会在生活中正向迁移。
2.从割裂到衔接,联系性问题统整“学”
单调、机械地逐一解决问题群中的问题不仅会降低課堂效率,还会妨碍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有序探究。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有统摄性的主问题切入本质,更需要发掘其他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线性逻辑。这样才能在层次与结构中组合出有利的联系性问题,让学生化身发现者,为理解引领性问题铺设道路。在《枣核》学习中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枣核为什么能蹦那么高?枣核为什么人这么小,本领却这么大?为什么刚许完愿就能生出枣核?真的这么神奇吗?枣核为什么永远长不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思考、排列这些问题,学生在问与学的积极行为中隐隐发现,这些问题之间不但有内在关联,更代表了同学对民间故事和故事人物的好奇,于是提炼出统一的联系性问题:真的这么神奇吗?这样便可顺理成章总结出民间故事“想象奇特、寄予美好愿望”的特点,把握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
3.从普遍到特殊,个性化问题着力“学”
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如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可见,个性化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代表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与独特取向。这类问题,是对既定课堂流程的颠覆与流转,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自由,无形之中带领着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让教师、学生、文本在彼此碰撞中重新反思与再添内涵,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经验及语文习惯。在《肥皂泡》一课,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冰心笔下的肥皂泡是“她”?这一个性问题在班里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指导下展开了主动、个性的学习,最后总结:肥皂泡留给人的印象更贴近女生,用“她”更合适;作者笔下的肥皂泡轻清脆丽、玲珑娇软,所有特点都与女性相符,所以是“她”;因为作者是一名女性作者,所以更倾向于用女性视角来描述世界。可见,把握好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时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表达者、创作者。
妥帖而精准的问题解决时机需要对原有方式与内容加以改进和优化,需要教师的精巧预设与敏捷捕捉,需要更好地关注课堂与学生状态,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具备符合时代发展的核心素养,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品格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对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激发教学潜能、磨炼教学智慧,进而完善素养型、项目化、结构性的儿童问学课堂也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