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南
摘 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控制方式,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准确掌握,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制造业领域发展的角度来说,整体行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助于集中制造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但面对国际层面的竞争,成本管控就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据实际情况来看,滞后的成本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后续发展,因此,引入高质量的成本管理方案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目标成本的角度着手,对成本控制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管理思路的同时,明确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管理思路
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助推制造业产业领域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还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从基础建设到奢侈品制造,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从现代社会各种产品的生产而言,其中物料、设计、研发等多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资金消耗,即企业生产成本,如何减少这部分资金消耗,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领导层人员对此予以重视。
一、制造业目标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目标成本管理概念
目标成本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机制,意在提高企业竞争力,防止资金不必要浪费与流失。确定目标成本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资金流动情况,分析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对产品进行定价,保障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发展决策明确目标利润,从而计算目标成本,让目标成本能够在企业内部实现各层级一同监管,做到企业全员参与到成本目标管理工作当中,保障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2.目标成本管理原则
首先,确定目标成本期间,应针对目标价格与利润进行深入分析,目标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变化与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目标利润则受到企业内部经营状态、财务状况与战略决策的影响。所以,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期间,需将上述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性制定目标成本;其次,企业在运营期间应关注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要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制定更为合适的目标价格,时刻关注产品受众群体的需求与相应变化情况,进而保障成本目标管理与产品生产、企业发展间的适配度[1]。
二、制造业目标成本控制现存问题
(一)设计阶段
1.注重功能,忽视经济效益
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期间,往往会将侧重点放到产品功能方面,忽视产品后续带来的经济效益,或是认为经济效益的分析需要由其他部门分析,并非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此一来,设计人员忽视对产品后续投入市场的分析,没能做到尊重产品受众需求,导致与市场供需适配度不高,产品的功能、品质即使较为完善,但也难以得到受众认可。
2.注重表面,忽视隐性成本
表面成本是指产品的材料、数量、外观等方面,这些都是产品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环节,而对于产品包装、储存等隐性成本则大多不在设计人员的考虑范围之内,导致产品的成本在设计后期增加,影响产品经济效益提升。
3.考虑后期,忽视前期投入
制造业设计部门普遍会更加重视产品后期成本,忽视对产品前期投入费用的考虑,简单来说,设计部门在设计某一项产品时,会着重分析当前使用设备的精确度、工作效率,而不会考虑这些设备的后续使用问题,从而可能出现一个设备适用于前一项产品的设计,却不适用于后一项产品的研发,致使企业资源出现闲置、浪费等情况。
4.追求更新,忽视成本问题
在数字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与以往相比,设计人员会更重视产品更新问题,从而忽视更新环节产生的成本,实际上,部分产品可以借助当前现有的设计或设备进行优化与更新,不必要再次购买全新的设备,出现成本、资源浪费的情况。
(二)采购阶段
1.观念有误,导致资源浪费
采购人员开展采购工作时,常认为降低采购价格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大部分企业的业绩考核也是从这一角度入手,但实际上,这样的采购观念并不科学,难以实现对采购成本的高质量壓缩,甚至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一旦出现返工情况,则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与资金浪费[2]。
2.职责不清,缺少部门参与
对采购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被大多数职工认为是采购部门的职责。然而,采购部门未能参与到企业产品后续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当中,导致对销售、生产等环节不甚了解。这就意味着若其他部门未能一同参与成本控制管理,单纯依靠采购部门进行成本管控,则难以有效落实目标成本管理。
3.合作不足,削减供应商利润
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期间,由于压低采购环节的成本,会尝试从供应商的角度切入,尝试降低供应商利润,但这样一来,大部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就变成短期合作,很容易出现原材料短缺、货品积压等问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生产阶段
即使当前制造业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并加大对产品生产环节的重视程度,但依然存有部分问题。比如,企业普遍将生产环节的成本分为三个部分,即原材料、功效、费用。常规情况下,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原材料,但未能做到对原材料的充分利用,比如,剩余边角料直接丢弃而非灵活利用等;企业难以控制在生产率方面的投入,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不佳,延长制作周期,从而出现成本提升;部分企业对于费用的控制能力不强,甚至一些人员会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出选择和决策,导致具体费用难以掌控。
(四)服务阶段
销售阶段是扩展受众、收获更多客户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企业社会效益的提升,但企业却表现出重视服务质量、忽视服务成本控制的情况。为打开企业知名度,部分企业选择在营销宣传环节投入大量成本,但实际上这些投入的成本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企业营销成本提升,但产品的经济效益却未能随之增长。
三、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思路与体系建设
(一)优化目标成本管理目标
完善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建设期间,需要优先明确工作目标,对此,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制造业企业想要在行业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打开品牌知名度。为收获更多的受众群体,企业需要控制产品定價,并保障其合理性,力求实现预期利润,这就需要企业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减少资金支出。企业还要重视对管理体系的优化,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尝试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劳动力费用与支出。企业还需提高生产、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养,强化对成本的控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做到降低支出、保障质量、提高利润;第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前景逐渐广阔,更多的企业涌入该行业领域,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加剧。想要保障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就要重视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
(二)明确目标管理优化原则
落实高质量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企业遵循成本最优、职责对等以及全员参与原则。首先,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就是控制成本,使其保持在相对稳定、理想的状态,通过对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化,缩小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的距离;其次,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借助竞争压力、配合关系等手段,激发员工自身价值的发挥;最后,企业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各级、各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达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管的关系,以此提高企业产生、销售等环节管理工作质量。
(三)确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1.确定目标成本
上文提到过,目标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期间,需要重视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保障目标成本的科学性。首先,销售价格的制定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定价期间要考虑到产品的优势、功能,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价;其次,确认目标利润期间,要结合企业成本与预期经济利润,结合企业发展方向,随着研发成本的变化相应改变成本目标;最后,确定目标成本,结合目标售价与目标利润,保障企业实际情况与目标成本的适配度,按照市场变化对目标成本进行完善与优化。
2.分解企业成本目标
通过对目标成本的分析,将目标成本进行分解,使其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使其充分履行自身职责。首先,依据企业内部管理架构对其进行分解,按照企业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基层员工的划分,制定相应管理指标,保障职责落实到位,并在此环节实施动态监管机制;其次,依据费用的使用途径进行分解,按照企业成本支出环节,对目标成本进行细化,减少各个工作环节产生与目标成本差异;再次,结合企业生产产品的形态划分,结合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工作应达成的目标。
3.目标成本的实现
目标成本的落实需要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考虑到原材料采购、员工综合能力、考评机制等多个方面[4]。
首先,在产品设计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制造中可能涉及的各项费用,为加强成本控制需要优化设计提供产品性能、完善设计工艺、满足消费者切实需求,借助先进的设计技术降低该环节的成本支出;其次,在完成设计阶段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掌控,分析原材料价格对企业成本造成的影响。财务部门需主动与采购部门沟通,全面分析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供应商;再次,产品生产环节,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防止出现返工的情况,提高员工工作质量,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边角料可以用来生产辅助产品,以此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企业还可通过奖金等方式,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最后,在产品销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全面分析销售环节的运输、人员等支出,尽量减少不必要支出。
四、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注意事项
(一)重视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管理层人员应优先提高自身对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再借助培训、管理机制等方式,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参与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和自身价值,让员工自觉提高日常工作质量与效果,逐步建立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管理制度体系
制造业企业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期间,可向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环节,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 管理体系,以此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由于制造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力求降低支出的同时,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制造业企业在落实目标成本管理期间,要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让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能积极参与成本管理环节,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其次,企业还应重视对成本核算管理的管控,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强化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能力,保障相关工作精确度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强化企业各个环节执行工作的力度,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四)完善激励奖惩制度
制造业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应针对具体的细节性工作进行明确,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此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计划,借助强化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机制,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助力,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等工作的优化[5]。
结束语
制造业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就要重视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其中的关键路径,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并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掌控,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环节,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助益。
参考文献:
[1]刘改革.目标成本管理下的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J].今日财富,2023(3):35-37.
[2]夏宇帆.目标成本管理视角下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2(18):101-103.
[3]李迪楠.论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基于会计控制方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3):85-87.
[4]黄旭东.制造业成本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J].市场周刊,2022,35(5):124-126+181.
[5]刘圆,程芳.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以R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2,33(2):100-103.
(作者单位:济源杭氧国泰气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