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3-03-27 11:59吴芳艺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数学教师

吴芳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课堂形式逐渐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把學习数学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做好目前的本质教学计划,让数学文化和各种数学计算方法真正融入课堂,才能起到锻炼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作用。本文就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出发,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的教学方法做一些分析,并总结一些实质性的课堂导入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大部分都是和计算有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今后计算能力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同时,只有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保持推理的严谨性和逻辑运算过程中的准确性。所以,小学计算能力培养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和理科知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思维充分融合,进而为后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现状

(一)教材应用缺乏灵活性

数学教材的编写是由我国数学课程教育研究所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的引领性,适用于全国各个地区。然而,由于各个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同,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教材,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然而,一些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内容完全根据教材的课时以及编排顺序来开展,很明显缺乏合理性。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学会应用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是照搬教材进行教学。课本只是其中一项数学学习资料,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调整。例如,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计算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实现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活动不能结合学生实际

在计算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教师不考虑学生是否充分吸收,仅仅考虑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怎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计算的学习中,怎样使得学生能够尽快掌握计算的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于一些计算的教学内容,只是数的范围产生了变化,而计算方式没有进行恰当的改变,例如,对于由整数的四则运算转换到分数或者小数的四则运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从已学的数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因此在课堂中能够完成这部分的学习,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尽量少讲或者不讲。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选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包含有各种类型的内容,计算教学、概念型教学、探究活动型以及合作图型,和其他的教学不同,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很难发挥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越来越丰富,例如体验教学方式、分组讨论方式、合作探讨方式、案例教学方式以及提出问题方式等等。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应用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目前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同时,学生对于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十分厌倦,导致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较低,使得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计算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进而使得计算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缺乏交流互动以及积极探索的机会。

三、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合理运用数学教材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计算应当是人们实际生活的需求,数学价值最大化在于运用。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计算结合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计算方法。有时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所脱离,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合适的计算情景。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计算情境创设好之后,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对计算原理进行展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计算知识通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然而,通过创设的实际生活情境,可以迅速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计算的方法。在学生对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掌握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对计算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因此,想要合理运用数学教材,教师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地研究和探索,及时发现教材中需要调整的内容,进而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达到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活动设计要遵循计算知识产生与发展及学生认知规律

由于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遵循知识的自然发展过程以及学生认知的规律,进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想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要掌握计算知识发展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是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之前重点考虑的问题,充分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教师对计算发生发展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在计算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和计算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都包括在数学史中,因此,教师要收集和查阅有关数学史的知识和文献。然而,小学阶段数学的计算内容属于初等数学中的算术部分,在历史上产生的时间比较久远,同时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计算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细节往往被历史所忽略。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借鉴词源学知识,进而推断计算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计算教学活动的开展。

此外,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和学生充分地交流与沟通,进而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掌握。在对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理清自己的思路,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思考假设自己是小学生,如何才能发现计算知识,进而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计算知识,通常可以从一些具有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产生,对于小学中段的数学计算知识,通过标准几何取代等价集合类的情境中产生,逐渐淡化现实生活的情境,而小学高段的数学计算知识,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的逻辑产生。同时,在计算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内部模糊的描述,进而启发学生通过外部语言精确地描述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能够完成对数学概念的二级同构反应到同构反应的跳跃式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计算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计算练习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然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学生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高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同时需要学生计算的速度快、准确率高,同时还应当注重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同时使得学生在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数学教师通过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九九乘法表以及对应的除法,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还要掌握学生口算的准确度和速度。同时,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练习,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在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口算练习,给计算能力的培养留出时间,同时在口算练习的过程中要丰富练习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口算练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抢答,并且每个学生只有一次答题的机会,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口算练习的活动中,还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

(四)教师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

1. 培养学生主动验算的习惯

验算指的是学生对自己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的过程。很多数学教师都能够认识到验算对学生计算的重要作用,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培养学生主动验算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养成主动验算的良好习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计算结束之后没有主动验算的习惯,一次两次的验算是因为题目中有具体的要求才会进行。因此,教师要做好示范带头的作用,而不是用语言去强调。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演示验算的过程,无形中会对学生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之后,使得计算题的正确率有所提升,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计算的信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验算。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验算的除法题,比如对364÷26=14进行验算。有两种方式验算,一种用除法验算方式为:364÷14=26;另一种为乘法验算方式为14×26=364。明显的,乘法验算的方法更加便捷。然而在验算乘法算式时,由于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不选择除法验算的方式,而是应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验算引导的过程,有助于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2. 培养学生及时纠错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当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正,进而实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虽然一些小学生觉得自己计算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不细心导致的,然而实际上是有更深层次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是因为心理方面的因素。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纠错的习惯。虽然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提出培养学生及时纠错习惯的重要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纠正自己计算错误的过程中,要坚持及时性原则。学生在计算题做完之后,过几天就会忘记自己当时的计算方法,如果计算出现错误不能及时地改正,那么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改正错误的效能。只有做到及时地纠正计算错误,才能在正确的解题方法和错误的解题方法之间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计算的问题,在下次计算的时候最大程度地防止出现类似的错误。只有培养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才能夠让学生在错误中对计算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够在防范错误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数学教材;教学活动设计要遵循计算知识产生与发展及学生认知规律;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计算练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计算能力数学教师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