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自我发展的初中班干部制度建设

2023-03-13 05:40朱忠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初中

朱忠华

【摘 要】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干部制度建设则是学校制度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具体到初中阶段的班干部制度建设,其为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提供了制度平台。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可以从三个建设方向着手:指向精神成长的班干部选拔策略、指向情感支持的班干部任命策略和指向能力提升的班干部培养策略。班主任应当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旨归,创新和优化初中班干部制度建设策略。

【关键词】初中 班干部制度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2-76-03

班干部制度是学校制度化管理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形式。班干部制度不仅具有管理功能,更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获得情感的支持、能力的提升、精神的成长。[1]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班干部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果,也影响到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的成长与发展。

一、初中班干部制度建设的意义

在现实中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尤其是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比较排斥或拒绝担任班干部。经过调查,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或者家长担心影响学业。二是部分学生小学阶段担任过班干部,但是有些教师的班干部培养方向和策略出现了偏差,把班干部等同于“帮老师干活的人”,导致部分学生对班干部工作有阴影。三是部分班干部存在特权思想,学生心中不自觉对班干部形象进行了负面建构,不认同班干部的角色。其实,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班干部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初中班干部制度的建设应当指向学生的自我发展。

初中班干部制度应指向初中生领导才能的提高。通过担任班干部,学生可以在班级、学校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身的领导潜力和能力。

初中班干部制度应指向初中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提高。担任班干部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需要负责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事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为集体、为他人贡献的意识。

初中班干部制度应指向初中生集体荣誉感的加强。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对于學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班干部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加强学生与班级的联系和凝聚力,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初中班干部制度应指向初中生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形成。班干部的选拔和评议过程应该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学生可以通过选举或评比的方式选出班干部。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初中班干部制度应指向初中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同的班干部职位适合不同的学生,在选拔和安排班干部职位时,可以针对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进行合理安排。如此学生既能得到全面发展,兴趣和特长又能得到培养。

二、初中生班干部制度建设的主要策略

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应该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班干部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通过鼓励学生协助教师管理班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保证学生思想正确,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这一设计初衷。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班干部制度建设一般由班干部选拔、班干部任命和班干部培养三个阶段组成。

(一)指向精神成长的班干部选拔策略

在一些班级中,班干部的选拔会经历一个从“班主任指定”到“学生民主选举”的过程。从学生心理来说,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不一定有做班干部的心理准备,可能有抵触心理;学生对教师选定的班干部不认可、不接受,班级工作也不配合。于是,有一部分班主任认为,为了体现班级的民主,班干部由学生直接选举较为合适,这样既能保证过程的公正性,又能保证结果的公平性,家长也很难质疑。但是,囿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阅历,一些学生选举班干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这个同学是否能够做好班级工作,而是仅凭个人喜好。同时,很多时候班干部的选拔是在入学之初,学生之间彼此不熟悉,很难做到评估学生个人能力与班级管理工作的适应性,进而使得班干部的选拔流于形式。并且班干部一旦选定,如果表现良好,则皆大欢喜;如果后期表现不好,不撤掉会影响班级氛围,撤掉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工作非常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以上两种班干部选拔策略都没有关注到一个因素:班干部自身的意愿。实际上,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意愿为班级服务,有没有信心为班级服务。能力因素是次要的,因为能力是动态的,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指向精神成长的班干部选拔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学生上台自荐。班主任可以在入学伊始就进行班干部选拔,并鼓励学生上台自荐,自荐的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竞选职位和自荐理由。班主任同时可以说明,如果学生认为自己适合做某事,但是班干部职位表中没有此项,也可以说出来,酌情设置该职位。自荐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自荐首先能筛选出敢于做事的学生。胆量和勇气是班干部的必备素质之一,而敢于上台的学生往往是敢于做事的。部分上台自荐的学生小学时没有当过班干部,现在鼓起勇气上台自荐,就是希望在初中阶段通过担任班干部为班级服务、提升自己。可以说,自荐策略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与突破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保证了后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二是班主任“照单全收”。在学生完成自荐之后,班主任做好记录。“照单全收”指将自荐的学生都任命为班干部,自荐的职位都是其被任命的职位。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初中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同样是上台自荐,有人当选就会有人落选,落选的一方可能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抵触心理。这样既不利于班级管理,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A和B同样是自荐当班长,A被任命为班长,B被任命为副班长,那么B可能会产生一种心理:我在老师心中是不如A的,或者我果然不如别人。在接下来的班级工作中,B的主动性可能会下降。三是科学分配工作,兼顾学习和班级管理。入学之初,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干部参与进来,但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不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任命一些班干部,将班级管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去完成,既能保证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又能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还能减少班干部的工作负担。这样既能考察班干部的具体表现,又不会让班干部陷于只顾自己学习还是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矛盾境地。

(二)指向情感支持的班干部任命策略

一些班级在选拔出班干部之后,由班主任进行口头宣布,然后学生鼓掌,随后直接进入班干部培养阶段,这个过程易陷入流程化的窠臼。其实,班干部的任命也是班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需要仪式感。庄严的仪式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某一时刻或事物的重要和珍贵,进而用充满敬畏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还可以强化孩子的社会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孩子的成长是一段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长期旅程,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无法全程参与,但是在童年时期对他们进行仪式感教育,往往可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温暖回忆,带给他们砥砺前行的勇气。[3]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教育中的仪式感能够使学生获得敬畏、社会认同、尊重、独立等重要的情感支持。因此,班干部的任命程序非常有必要。

定制并颁发班干部聘书。进入初中之后,小学阶段的“你真棒”“你好厉害”等低幼化的口头表扬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让每个班干部在学期开始或者学期末收到班级定制的班干部聘书,他们每次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惊喜。

召开班干部任命主题班会。仪式感不仅在于特殊的物件,而且在于特殊的时间。在开学第一周的主题班会上任命班干部,过程简短、自然朴实,却常常能给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也许多年之后,学生还能记得被任命为班干部的那份激动。

(三)指向能力提升的班干部培养策略

经过选拔和任命,班干部队伍便正式组成了。此时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当“甩手掌柜”,把班级管理事务全权交给班干部。班干部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

一是分工做。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且烦琐的工作,班干部必须彼此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班干部需要有明确的分工。笔者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将班级管理工作分成班级常規工作和班级非常规工作,对每项工作的具体内容、负责课代表及职责、班长及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并打印出来发给班干部了解熟悉。班级工作既有独立负责的任务,又有合作完成的任务,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是示范做。新上任的班干部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班主任不能一开始就直接放手,而是要将每件事情如何做示范给班干部看,让班干部在模仿中学会做事。在此过程中,班干部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增强。

三是放手做。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和学习之后,班干部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所了解。这个时候,班主任可以放手并鼓励班干部在自己负责的事情上积极创新,自己做决定。如果学生有意见,可以直接找班主任汇报。值得注意的是,放手做不代表班主任放手不管。班主任在此阶段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做好班干部的后盾,在班干部受到质疑和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及时提供帮助。二是要求班干部做完事情之后要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要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肯定和强化,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指导、纠正,不断提升班干部的能力。三是从侧面了解班干部的履职情况,以便及时纠偏。放手做对于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是回头看。班干部管理班级事务是班干部制度建设的手段,而非目的。班干部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因此,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工作记录,优势和不足都应记录,然后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班级管理工作,鼓励班干部不断努力,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引导,班干部的总结能力势必会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证明,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过程中合理运用策略,可以提升班干部的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学习模仿、组织协调沟通、总结等能力。

三、初中生班干部制度建设的实践反思

《道德经》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稍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4]

如果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段话,最好的班主任是“不知有之”类型的。班主任在不在场,班级都是井然有序的样子,这样的班级管理是到位的。因为尽管班主任不在场,但是班级的制度和规矩在学生心中,所以班级才是井然有序的样子。而这些制度和规矩的存在就是通过班干部制度建设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余志权.中小学班干部制度:为何与何为[J].中小学德育,2023(4):4.

[2]牛志欣,冉亚辉,李冰瑶.偏差与归正:中小学班干部建设探讨[J].中小学德育,2023(4):10.

[3]郭维易.仪式感赋予师生幸福体验[J].山西教育(管理),2023(6):1.

[4]王虎林.《道德经》对当今社会的启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310-311.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初中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