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普遍存在团队感召力弱、成员获得感低、教改实践学术性浅的问题。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共同塑造愿景、同僚协作成长、教改实践探索为行动路径,构建教师专业学习的精神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和教学学术共同体。
关键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教学学术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3-0015-06
教师共同体就是基于共同体的教育远景,通过交流与合作结成以实现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为目的的教师群体[1]。随着各级行政力量的推动,除学校常规的学科教研组外,不同称谓的教师群体层出不穷,呈现了超学科、多校际、跨区域的多样态,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名师工作室则是其中迅猛发展的样态之一。然而“群体”不一定就是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及其助学者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协作完成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针对当下共同体团队缺乏感召力、成员成长缺乏获得感、教改实践缺乏学术性等问题,本人基于名师工作室建设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着力通过愿景塑造、同僚协作、教改实践,将工作室建设成为教师精神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和教学学术共同体。
一、共同愿景塑造,打造团队精神共同体
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共同体,共同愿景成为创建、运行共同体的必然条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一方面,校内教研组的学科研究往往被各年级备课组事务性工作取代,教研活动随意性强,教研组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校本研修呈行政化趋向,研究品质和教师成长诉求不强烈。区域性的教师集中培训也存在着形式同质化、内容不对应的问题,这样的教师团队缺乏感召力。要提升团队感召力,要确立共同愿景,打造精神共同体,主持人作用发挥、成长性课程设计和规范性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一)专业领跑,增加愿景的亮度
作为共同体的精神核心,主持人是愿景塑造的灵魂。第一,主持人的教育素养、视野情怀、学术背景、管理经历要符合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特质,并能让成员有获得感、价值感,深得成员的信任。第二,主持人无论自身专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以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关注、充盈的精神世界以及持续的学习习惯为团队成员专业成长提供示范。第三,主持人要在教师专业学习上有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并善于将其转化为教师专业学习切实可行的路径。
2008年我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成立了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我的带团主张是“领跑,以团队老师进步彰显自己的价值,让身边的老师具有近水楼台的成长优势”。身边的老师不仅包括工作室学员,也包括学校里的老师。作为主持人,我认为领导力不是吹哨,而是领跑,不仅指导,还要引导。有人问:特级教师还上课吗?我说,特级教师不是护身符,只要在一线,不仅要上课,还得和其他老师一样备课、做题、批改作业,且拿得出轻负高效的教学质量,为共同体教师树立起“质量生命线”的标杆。我也认为,作为一个主持人,应该有服从大局的意识和服务老师的情怀,把脉每位成员的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和研究兴奋点,实现激情互燃、共生共长。
2017年我调任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负责管理、推进区域和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很多老师认为我从此和学科教学说再见了。那一年,我荣获“姑苏教育名家”称号,似乎专业发展上没有进取空间了,我的小伙伴在团建活动中为我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未承想,作为他们的主持人,我持续不断地诱导成长动力,引导团队研究,辅导解决个性化问题——包括一切话题、以一切方式、在一切场合。曾经在机场候机的3小时,成员们“车轮式”向我咨询专业规划、课题方案、论文修改、项目论证、成果申报等问题。
(二)课程建构,提升愿景的效度
共同愿景的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是由一項项活动组成的。如果缺乏课程意识,活动没有主题引领、没有问题导向、没有任务挑战、没有成果驱动,活动散漫随意,愿景终将是一纸空文。
我的工作室强调理念、主题、课程、思路的一致性,活动具有目标导向性、内容整体性、前后连贯性、实施成果化的特点。课程设计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聚焦问题研究,紧紧跟踪教学一线的问题、难点,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内容相互关联,实践层层推进。二是结合主持人的思想和优势,基于“引领学生与伟大的历史相遇”的教学主张,促进学科教改、课程育人、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基于学段实际,回应学员诉求,工作室不是课题组、项目组、教研组,而是团队共进的共同体,每次活动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幕,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席的主演。
我的工作室两年研修课程从四个模块进行建构。“理论学习力”突出政策解读、常态化共读通识类文献;“实践胜任力”突出新教材、新教学和新高考研究;“专业生长力”突出两年规划、四学期计划和十项成长要素;“科研转化力”突出教学主张、课题研究和成果培育同频共振。实施中,工作室营建积极氛围,搭建共享平台,推动合作互助,提供锻炼机会,助推评价改进,建立共享记忆,受到成员高度认同,他们聚精会神、注重时效,执行力强,研究效度高。
(三)协调优化,延展愿景的长度
“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中结晶浮现出来的”[2],每位成员都有发言权,都能畅所欲言表达对个人和集体的发展愿望和憧憬,并达成共识。共同体初建阶段,由于人际陌生感和团队新鲜感,成员之间往往表现出自律、自动和自觉,共同体氛围也普遍呈现出共生共长的态势。然而,共同体建构需要经历初期磨合后的长时段推进,且必然伴随团队成员之间的探讨、争鸣、质疑甚至批判。而这不能仅靠初级阶段的热情,还需要制度作为保障。
共同体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愿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开放、以教师自愿为前提的。我主持的工作室三年一届,迄今已延续十五年。首届成员带着热情和抱负参加,三年后保留了80%的成员。这些成员已不同于当年,参加活动时经常会有“不可抗拒”的原因缺席和延误,而这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氛围。名师工作室导师与成员是制度制订、实施的主体,从而实现去行政化[3]。于是第二届根据成员结构,研商制度建设,从“组织建构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学习提升研究水平”“学科研究发挥示范作用”“规划发展促进主动成长”“网络建设示范辐射引领”五个方面建章立制,以保障工作室运行。其中“自动退出机制”全体叫好:“不请假缺席者、连续两次以上缺席者、学期无公开课者、学年无成果者、集体任务不完成且不反馈者、学年无论文者视作自动退室。”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当有足够的同宗的思想汇聚在一起,朝着同一个变革的方向时,制度就会发生变革[4]。第五届工作室成立时,数十位职初教师加入,为加速发展其教学胜任力,我们通过协商形成“工作室新约”如下:1.教学不拖后腿,通过有效的教学,逐渐成为“教学胜任型”“家长信得过”教师。2.关心学生精神世界,不做有违师德的事情。3.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比赛。4.注重自身形象,有团队自豪感,能协调好工作室研究和学校工作。5.有质量完成工作室分工,收到通知及时确认、回复。6.做到每周一读、每月一写、每学期写一篇成长感悟。7.每学期开设公开课一节、提出教学创意一个、组织历史探究活动一次、命制试卷一份。8.工作室活动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可能在周末或晚上),连续缺席两次则自动退出。9.逐渐养成能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生活技能。
多年的工作室主持人经历告诉我,基于自愿、合作和经过协商建立的制度,便于开诚布公、相互信任,也为共同愿景赢得更深的认同感,成为保证团队有效运作、实现愿景、精神生长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
二、同僚协作成长,建构教师成长共同体
每位教师的起点不尽相同,对发展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但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成长的。共同体中,大家形成相互交谈、商讨、教与被教、帮助与被帮助、鼓励与被鼓励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同僚。基于教师共同协作与成长的同僚性行为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交往、体现为关系[5],每个人都能共享优势、借鉴他人的行为方式,并获得来自团队的支持,实现自身价值,进而成为彼此的“成长合伙人”,实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发展。
(一)规范修炼,拉直成长的跑道
共同体中,资历浅的青年成员心理上会有一种边缘感,体现为学习时是失语者,研讨时是旁观者,展示时是“龙套”。共同体的未来是青年,要帮助每位青年教师,让他成为自己专业成长中的首席。
在我的工作室,青年教师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在规范中拉直成长的跑道,积聚与其他老师成为同僚的条件。我们推行“八个一研修笔记”,通过团队锤炼让青年教师提速成长,迅速成为各自学校胜任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公开课是青年教师拔节成长的快车道。课题选择上,鼓励教师挑选难点、冷门问题,越冷、越难、越没有借鉴,就越有研究空间;教学组织上,指导教师转换频道、调换“节目”,调动学生学习兴致;媒体辅助上,告诫教师可以没有电教媒体,但传统板书不可或缺;结果呈现上,帮助教师将公开课转化为多样化科研成果[6]。为了督促青年教师把教学常规落实到教学中,工作室通过系列微型比赛,如“教学设计比赛”“微型课比赛”“解题能力专项比赛”“命题能力比赛”“把握课标专项比赛”“把握教材专项比赛”“即兴演讲比赛”“教学理论比赛”,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点、一条线,小技能、微课堂,帮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二)规划发展,实现拾级而上的超越
教师步入中年,在各种压力裹挟下,热情干劲和乐趣价值逐渐消逝,于是教育在不经意间成为缺乏创造性的重复。共同体建设就要帮助教师规避负向倒退,认识到重要的不是现在在哪里,而是识得“庐山真面目”,知道下一个台阶“近在咫尺”,并且迈出坚定的步伐。
我们工作室有个传统,所有成员都要在“成长规划中规划成长”。作为主持人,我首先以自己和成员成长为案例,让教师看到,“教师专业成长是人无我有的竞赛,当别人在休眠,谁不停止谁就进步”;“自以为是的适合未必是真适合,人总爱停留在舒适区”;“缺乏理论支撑的实践、总结、反思都是肤浅的”。我们鼓励成员:“如果你是一名新教师,有信心十年后成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吗?如果是一名学科带头人,有信心十年后成为一名省特级教师吗?”要实现这样的成长目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三年成长规划是不二法门。作为主持人,我充分了解教师的优势和弱项,对目标把关、调整、完善;为了降低执行难度,我将宏观的三年规划分解为微观的年度计划,将总目标细化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阶段性跟进并掌握每个人的执行力,组织展示评价。成长规划成为成员专业成长的自省和自觉,成长意识由外赋到内生,成员对已有成绩如数家珍、对目标全神贯注,一步一个台阶,拾级而上,三年小规划修得十年大发展。工作室葛家梅老师说:“成长规划让我们成长路径更加明晰。点对点的打磨,面对面的点评,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考、实践特点、理论文章,梳理出自己的教育信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而这些方法我之前是不懂的。这使我们少走了弯路。”
(三)帮带互助,捆绑中激发团队的力量
如果说新老教师结对是促进新教师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那么“名师高徒”则是更高层次的结对,在共同体内培养具有领导力的成员,让他们成为共同体的中枢,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带动其他老师积极参与,进而使不同成长期的老师在捆绑式发展中激发出团队力量!
为增强工作室内多位带头人的发展后劲,我让他们与工作室内的新秀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开放常态课,传道授业、示范引领;指导徒弟上好课,根据徒弟的发展需求展开建设性讨论,关注徒弟做到什么,而不是没有做到什么,以平等对话的态度推动徒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向带头人靠拢的“资本”。在我的工作室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专业对话”场景:师傅开课徒弟们听课“找茬”;徒弟比赛师兄弟们当“评委”发难“吓唬”;课题申报一起研制方案;发现一本好书相互推荐……师徒双方彼此信任,在互助友好、平等研究中坦诚交流,汲取经验,最后优化自己的教学生活,实现成长效应的几何级增长。
与此同时,师傅的“指导”职责也倒逼带头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育有思想、教有主张、学有专长、研有实效、导有魅力,工作室以教学主张的提炼和实践推进主持人再上台阶。为让教学主张丰满有力,我倡导的“经验总结中提炼主张、课堂教学中实践主张、总结反思中完善主张”,成为大家认同的普适性路径;同时辅之以个性化的跟进,实践教学模式、凝练课堂特色、归纳教学风格,大家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为自己树起旗帜鲜明的教学主张。
三、教改实践探索,建构教学学术共同体
一个可以称作学术的活动至少应该具备公开、被批判和评价、能够交流并可被同行使用的三个特征[7]67。教学学术强调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更是一种成果,需要公开过程和成果,接受评估,并把理论和研究的反思運用到实践中,从而改进教学,公开发表并推广富有成效的理论与教学,为他人将来的工作提供基础[8]30。我们强化“教学是一种学术”的意识,以“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形成教学学术型教师培养效应,彰显了教学学术共同体品牌优势。
(一)实践突破,做教学学术性教研
立德树人和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追求,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学学术强调教师是以学科教学为实践土壤的知识传播者,而不仅仅是一名实践者。借鉴教学学术基本内涵和一般特征,我寻找到工作室建设与教学学术发展之间的联结点、触发点、生长点[8]30,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观念,基于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学学术”的研究、交流和传播,探索教学学术型教师培养的路径。
教学学术不是教师个体的实践研究,同行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和专业性。学生因为是教学的对象,所以也应参与评价[9],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创造性的思考者,进而发展学习能力。“历史教育,人不能缺席”是工作室主办的主题论坛。论坛颠覆传统单一的评课模式,采用学生现场评课的方式,引起强烈震撼,触发深刻反思。学生评课后,教师进一步深入探讨“学生评课何尝不是对常态课的评价?”“学生评课何以助力教学相长?”“学生评课如何成为新常态?”“学生评课可以走多远?”。这些常识性问题直指教育中的“目中无人”现象,全国历史教育四大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活动后我根据现场观察和记录,推进探讨,邀约相关老师将基于教学实践而形成的认识撰稿。四大期刊分别刊登相关研讨成果,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就以30多个版面推出研讨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历史教师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讨论,受到思想冲击的具有反思性深度探讨成果层出不穷,跟进响应的文章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连载5期。工作室教师成为公开教学、问题研讨、专业表达、交流传播的教学学术亲历者。
(二)反思探究,研教学学术新成果
教学学术超越了传播知识并实现改造和扩展知识,实现“成果可视化”。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的教学改革不能靠教师个人单枪匹马,而是需要一个坚持信念、突破困境、合作分享的共同体。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秉持“探究学习”和“共同体学习”的内涵要旨,个体和群体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经历从“无探究”学习到“探究”学习,从单打独斗的个体学习体验到分享反思的共同体实践研究[10]。
工作室以优秀的教学为核心,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8]30,批判审视、步步深入、表达成果,并将反思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改进教学,为同行所用。针对初中、高中历史教学脱节、教研失联的现状,五年来我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四个阶段的“衔接教研”。第一阶段是“问题驱动下的研讨”,针对初高中知识重叠现象,围绕“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开展初高中纵向同题异构,并进行“教学原点”的主题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和学生的近十篇文章集束发表。第二阶段是“教材比析的常态研究”,为使初高中衔接研究从活动化走向常态性,我们对初高中教材每课每页每段内容进行地毯式对照,并就知识重叠、交叉、脱节和拔高进行衔接处理,形成整套教学指南,供同行借鉴。第三阶段是“知识到素养的聚焦”。衔接如何从知识走向素养?全省60位老师主动报名参加研究,围绕30个知识点,30组初高中教师结对协作研究,编著了《问史·贯通——指向学习进阶的初高中微衔接》并正式出版。第四阶段是“宽视域的多维衔接”。基于第三阶段微衔接教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工作室成员展开了“高一历史的教学衔接”研讨,经过8次面对面的头脑风暴、互相激发,最后形成“课标对比”“史证变通”“问题进阶”“习题变式”“选必融通”“教考利用”“教研联袂”“跨界衔接”等八个视角,并通过全网直播,展示研究历程和认识。研究成果被学科主流期刊以30多个版面发表,教学学术得到进一步传播。
(三)超越传播,展教学学术共同体效应
国内外教学学术研究多停留在对内涵特征的探讨上,中学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还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依托名师工作室,通过合作、批判、改进,以公开教学、学术论坛、专业表达等路径建构教学学术共同体,开展创新实践,发展、传播、共享个人和团队的教学学术成果,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和团队的教学胜任力、价值获得感,还关系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养成,这是对立德树人教改探索的积极回应,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学术共同体是领跑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名师工作室的特色品牌建设积累经验、发挥文化场力、辐射学术影响,推动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发展共同体团队高品质建设,有效引领教学改革,提升教育高度,具有深远意义。2022年7月,在江苏省师干训中心的组织下,我带领工作室成员以“教学学术: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为主题,全网直播了一场展现工作室教学学术共同体特色的研讨。工作室成员从发展教学学术的多种路径分享了工作室开展交流传播、反思创新、课题研究和合作共享的教学学术实践,使教学知识和思考得以超越个性,成为公共财富,实现知识的创造和创新[7]69。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不是朝夕之功,有赖于导师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平等、民主及协商关系的形成。共认的价值愿景、共通的专业成长、共存的学习实践、共享的专业经验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当然方式。基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成长有目标、发展有路径、提升有台阶,整体推动共同体建设从优秀走向卓越,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蕴。
参考文献:
[1]程良宏.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路径与逻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36.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08.
[3]王新国.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的重塑与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45.
[4]沈佳乐.教师共同体的要素及其情境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4):109.
[5]宗永杰.教师同僚角色的支持意义[J].中国教师,2009(6):42.
[6]唐琴.“问史”,指向“人”的生长[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9.
[7]宋艳.“教学学术”国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10(2).
[8]唐琴.名師工作室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学科路径[J].江苏教育,2022(6).
[9]夏敏.博耶教学学术思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9(5):53.
[10]杨维嘉.论“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J].江苏高教,2015(5):25.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工作室教学学术共同体建构的行动研究”(J-b/202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0-18
作者简介:唐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原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