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回溯与前瞻

2023-03-10 06:38:14杨春娥杨焙焙赵君
关键词:理论建构历史逻辑

杨春娥, 杨焙焙, 赵君

(1.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集合概念,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培育)”。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言,彼此之间既有区别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共同构成内涵丰富的逻辑性概念。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不断探索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早可追溯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奠定了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高度重视,更是加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行动指南。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了清晰的界定与阐释。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发挥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核心作用。

学界从多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本研究选取了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为国内文献数据来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词,共检索到2214篇期刊论文。以“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有1470篇期刊论文。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多元一体是高频关键词,高校教师为研究主力,历史学为引领学科,历史逻辑、理论建构、实践探索是研究重点。

本文拟在详细爬梳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系统回顾分析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历程、挑战、经验及启示等问题,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及研究展望。

一、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研究

(一)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时期

对于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确立,学者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姚贱苟认为,“经历了萌芽(1921-1949)、初步发展(1949-1966)、艰难发展(1966-1978)和逐步完善(1978-2012)的过程。”[1]保虎认为,“经历了萌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即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时期、艰难发展即‘文化大革命’时期、逐步完善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稳定发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程。”[2]张淑娟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可归纳总结为初步尝试、局部开展、全面铺开、再次被强调与成为民族工作主线等几个阶段。”[3]冀慧珍等认为“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时期。”[4]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完善、创新等阶段。

第二,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王文光认为,“国名、国歌、国旗的确立,是党从国家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5]张福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铸建工作在中央民族访问团的活动中得到集中体现。”[6]

第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张建春指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重要条件。”[7]刘再营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社会条件、时代要求、时代条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及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指导。”[8]

(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时期

第一,学界针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为推动民族整体性自觉觉醒,民族向心力增强。张健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民族共同体观念逐步趋向自觉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自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党自身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成为党推动中华民族建构的重要体系支撑。”[9]邓斯雨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共抵侵略的过程中使人民自觉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自觉实体性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彻底觉醒,民族一体性、同一性、实体性认同空前增强。”[10]张红丽也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建立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各族儿女勠力同心,同仇敌忾,有力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做法。张淑娟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个转变的实现,扩大了社会动员的基础,使得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并确立起来。三个转变:一是民族国家思想的逐渐形成;二是接受‘中国民族’符号,与国民党在共祭黄帝陵上达成共识;三是由之前的割裂传统转向不再割裂传统,与传统相结合”。她还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纵向与横向传布作了具体研究[12]。

第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特征。赵海霞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特点为以全民族共同抗日为目标,以发动各族群众投身抗日斗争为主要任务,以民族团结为基础,维护国家统一[13]。

二、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困境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民族宗教势力影响”“多元文化冲击”及“环境影响”等。

第一,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宗教势力的活动轨迹,探讨影响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民族宗教势力主要分为来自国际与国内的分裂势力,这两种势力大大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与成效。艾易斯认为,“国际反华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14];孔亭认为“国内民族狭隘分裂分子过于强调自我民族认同、地方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性与整体性有一定削弱与侵蚀。”[15]

第二,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多元文化思潮的特质及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泛民族主义等话语体系,探讨其对本民族文化、主流传统共有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沈桂萍认为,“当前存在的主体民族话语体系、跨境民族话语体系、中华文化的窄化与虚化都在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6]

第三,通过分析当前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探讨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良影响。董慧将不平衡现实状况归纳为以下三种:“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削弱认同基础;治理水平参差不齐给少数民族带来落差感,制约政治认同;民族文化差异弱化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认同。”[17]许晓东总结了民族地区人民心态失衡的原因,“具体表现为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等呈现各资源失衡的困境,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削弱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18]李尚旗分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给民众带来心理落差感的具体表现,“一是现代化生活冲击本民族文化习俗,产生文化孤立感;二是因民族文化差异难以较快融入现代化城市,甚至产生被剥离感,进而弱化或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

三、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研究

(一)核心影响、根本力量说

孟凡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核心力量。”[20]王树明从疫情期间党的领导、科学决策、信息公开透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是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力量。”[21]李资源认为,“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核心作用。”[22]鄂崇荣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培育者、推动者和铸造者。”[23]郎维伟认为,“中国共产党一是其政治成熟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产生核心影响;二是依靠卓越执政理念与能力赢得少数民族认同,新时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4]

(二)推动形成与发展说

1.推动形成说。张燚以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宣传为切入点,指出“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觉醒。”[25]赵刚从抗战时期中共民族政策对朝鲜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论证“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的内涵、独立、复兴的理论以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是推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重要因素。”[26]李正军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实践中,广泛发动各民族群众投身抗战,激发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7]

2.推动发展说。包桂芹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平等、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民族政策论证,“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对增强全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28]李维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分为自在、自为、自强三个阶段,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自强的阶段中发挥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为丰富、完善、铸牢的重要作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丰富与完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核心[29]。李正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现实和文化等多维基础。”[30]王承就等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党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等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切实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31]汪洋认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民族区域自治纪念活动“推动各民族坚定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速器。”[32]崔晓麟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正确处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关系三个维度,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前提基础,夯实认同基底,筑牢政治基石[33]。

四、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一)国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启示研究

1.坚持党的领导。朱桂莲指出,“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实现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各地区共同和谐发展,提升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34]崔榕总结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积极、最有力的领导力量。”[35]石亚洲等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大觉醒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36]

2.注重各族人民的力量。王华华指出,建党100年中华民族观的发展使我们党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首先要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好人民的合法权益[37]。李春晖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治理经验,指出依靠少数民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边疆治理体系,“在边疆治理中进一步调整政策,在民族地区大力实施兴边富民、精准扶贫等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建立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都是为解决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采取的措施,从根本上说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的共同富裕。”[38]杨春娥等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族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39]

3.加强制度保障。李玟兵指出,“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载体,在创新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温升华。”[40]邹丽娟指出,“必须用法律和制度来护航、用宣传教育来助力、以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渠道、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以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抓手等路径切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1]王伟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2]

(二)国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训、经验、启示研究

学界对国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徐海燕将俄罗斯与中国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所面临的现实情况的“共性”与“个性”作了探究,认为俄罗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一是巩固与阐释中华民族‘大一统’共识,凝聚身份意识;二是明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建构认同意识;三是强化国家综合能力,提升民众责任意识、奉献意识。”[43]叶江以2017年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在建构“国家民族”或“一体层次民族”认同为案例,认为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必须稳固建构、培养、增进民族共同体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发展[44]。贺建涛认为“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在民族认同的层面尊重多元差异,但更要强调一体,同时也要大力培育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达到使青年具备超越民族与族群差异的自身国家归属认同感的目的。”[45]

五、评述与前瞻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评述

综观学者们的观点,有关历史演进、时代特征、问题挑战、党发挥作用的研究构成了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的问题域。国内学者们在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参考。作为对现有研究的深化与补充,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微观研究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1.碎片化研究较多,全面系统综合研究鲜见。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专门研究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文献数量鲜少。诸多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中涉及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呈零星状分布,即碎片化研究。研究内容多偏向于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逻辑,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区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主要特征、内涵外延等。

2.学科边界明显,缺少多学科的综合视域。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三大学科,历史学学科居多。历史学学科侧重于研究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确立、发展逻辑;民族学学科侧重于从党的民族政策的视角解读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学学科主要是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外延理解与探索。相对而言,学科角度较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研究。

3.宏观理论研究较多,微观实证研究甚少。目前学术界主要对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宏观层面的理论解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实证研究较少。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前瞻

1.深刻把握历史行动逻辑研究。把握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进而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史,为深化拓展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有益建议。注重深挖历史资料、文献等,从历史中寻找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逻辑,运用大量史实文献资料来梳理与论证其行动路径。纵向研究方面,注重时间承续与空间并列的交汇融合,以历史追溯的方式对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历程进行探索研究,遵循历史逻辑来把握其历史生成,从当时的历史背景、问题、任务、党的政策、实践等方面推进党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史的系统性研究。横向研究方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进程,全面把握不同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基本特征。运用历史眼光,探究其本质和规律,为研究提供丰富可靠的历史史料,以期加强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行动逻辑研究。

2.扩宽研究视角、方法。拓展学术视野,加强多学科研究,有利于创新研究视域。对于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而言,以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单一学科视角研究为主,历史学为引领学科,学科分布不平衡。而关于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视域较为宽广,这些学科研究未能全方位充分展示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多维性与系统性。总体来说,缺乏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尤其要加强对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深入学习不同学科理论方法,创新研究视角与方法。利用实证调查研究铸牢进程中的问题挑战以及成因,结合实践来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论。

3.完善相关政策研究。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完善研究,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对深入理解和宣传贯彻中央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也为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政策依据。另外,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向纵深推进、向基层贯彻落实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需要将党的会议讲话精神、政策文件与重点场域(例如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等)的发展现状、人民认同现状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区域民族实证研究、个案研究,为政策完善提供可行路径。

猜你喜欢
理论建构历史逻辑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
华文文学(2016年5期)2016-11-14 03:07:05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10:33:42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价值
桂海论丛(2016年3期)2016-06-24 00:17:06
我国农村治理的历史逻辑及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1:07
简述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形成
考试周刊(2016年26期)2016-05-26 19:05:24
高职院校班级规范的理论建构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改善之初论
法制博览(2015年6期)2015-06-29 00:25:59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建构新论
论新世纪抗战叙事的教堂空间
电影文学(2014年6期)2014-04-11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