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国产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回归与再创

2023-02-28 23:43魏斯媛王健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传统文化

魏斯媛 王健

摘  要:分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其目的是探索国产动画在民族视野下的未来和发展道路。首先,通过概念分析法了解国产动画的概述及发展,并深入了解《大圣归来》的创作背景。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从剧作和视听维度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圣归来》中的体现。再次,利用探讨观众在《大圣归来》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总结《大圣归来》中值得借鉴之处,并表达对国产动画未来的期待。国产动画需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审美才能踵事增华。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一、国产动画及其发展

(一)国产动画概述及发展

在我国,动画片是美术片的一种[1],英语称“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2]。

在旧石器时代的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墙壁上,人们发现了一头奔跑的野猪,腿部和尾部被重复绘制产生了视觉动态。这是人们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动画现象”。在中国,更成熟的“动画”形式被认为是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后传播到世界各地。而真正动画的出现被认定为1906年斯图尔特·勃莱克顿摄制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但因其制作工序繁琐,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动画的热情。后透明赛璐珞片的发明改善了这一情况,动画技术逐渐成熟。

自美国动画传入我国,万氏兄弟于1922年开始研究动画,因时代背景,当时的动画题材大多为宣传抗战。1926年,万氏兄弟成功摄制出我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国产动画的发展就此拉开序幕。1956年,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是我国探索动画“民族化”的第一步,也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之后,国产动画一直试图找到适合自己定位风格的发展道路,探索之路崎岖艰难,但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国人的不懈努力,许多口碑不错的动画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中,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更是国产动画崛起的一座里程碑(如图1)。

(二)《大圣归来》创作背景及研究意义

21世纪,国外动画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国产动画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产动画逐渐丧失民族性,开始盲目跟风美国、日本等国家,动画界风气浮躁,少有能够沉淀下来的优质作品带领国产动画走出困境。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大圣归来》是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动画电影,由田曉鹏制导。田晓鹏曾在1997年就参与长篇电视动画片《西游记》的制作,对《西游记》感情至深。于2007年开始带领团队潜心《大圣归来》的制作,历时八年,田晓鹏团队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吸引力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创造出了9.56亿票房的成绩,打破了国产动画持续低迷的魔咒。

虽然距今已过去一段时间,但《大圣归来》在当前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并对今后国产动画创作有着积极意义。该影片不仅在技术和艺术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还在文化表达和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了国产动画创作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它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并在动画电影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该片的艺术成就、故事创作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索国产动画的发展轨迹、文化影响和创作趋势。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再创造和传承可以为探索和弘扬本土文化在国际动画舞台上的发展路径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大圣归来》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一)从剧作维度分析

剧本是一部动画的基石,但是由于国产动画出自美术片,在剧情构建方面似乎存在先天性不足。以往对于《西游记》的改编大多分为两种情况:一派忠于原著,对原书过度依赖;另一派则脱离原著,内容稍显空泛。在这种环境下,《大圣归来》并不是对原书的照搬照抄,却也并未对其进行大肆魔改,而是结合时代审美进行剧情重构。《西游记》的故事本就是老少咸宜,《大圣归来》放大了这一点,剧中结合了奇幻、冒险、励志等元素以“多元化合家欢”的剧作方式拉近了和各个年龄阶层观众的距离。同时,《大圣归来》的剧本兼具厚重感,不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式成长方式,而是经历挫折、苦修从而每个角色都得到成长,符合中国传统中重因果的审美情感。而这种自我救赎式的主题契合当下时代语境,使故事在传统神话背景之下多了一层时代精神,更能引起观众同理心。

人物弧光是罗伯特·麦基《故事》中的概念,“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3]。剧本中的角色需要人物弧光,因为这符合社会中真实生存的人性逻辑,人物会因环境和遭遇而有所改变。这正是《大圣归来》与其他“低龄化”动画所不同之处,它所塑造的每个角色都自带“弧光”。例如剧中大圣的性格,由开始猴王时期的桀骜不驯转为逆境下的阴郁消极,最后被江流儿的童真信任所唤醒,变得沉稳有担当。角色的性格改变并非生硬的突变,而是随着剧情的推动逐渐展现出新的性格走向,这使得动画作品更有深度和戏剧性。而将剧情设定在大圣被压五行山下这一时间点,更是加大了前后命运变化的张力,这种环环相扣的剧情转折和人物变化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层层递进的宿命感,直击观众内心英雄概念,让人能够充分结合自身引起共鸣。

《大圣归来》在叙事方式上也有所突破,重新将“故事(讲什么)”和“话语(怎么讲)”的叙事拉回到人性化表达上。在《大圣归来》的故事里,英雄不再完美,也有“平民化”的一面,对其日常的叙述使得角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脱离屏幕彷佛来到观众身边,动画更有亲和力,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二)从视听维度分析

“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4]可以说,从视觉表现上中国传统元素贯穿了《大圣归来》全篇。主角之一江流儿就是伴随着皮影戏闯入观众眼帘,皮影艺人以精湛的手法在幕布上将大圣的故事生动道来,动画里更是不时穿插着剪纸、古诗、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大圣归来》在场景的设计上同样极具中国传统风格,水墨般的山水构建、斗拱飞檐的古代小镇、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建筑、门前雄伟庄严的石狮,从大景到细节无一不展现出中国独有的魅力。此外,对于角色的形象设计也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例如混沌的造型就是以《山海经》为参考设计。

《大圣归来》的音乐监制黄英华,曾参与影片《功夫》的配乐,擅长将中国音乐元素加入影片配乐。在音乐元素的运用上,《大圣归来》多以中国传统琵琶、笛子、鼓等乐器为主,结合西洋乐进行配乐。动画开头经典的《闯将令》瞬间将观众带回《大闹天宫》,高潮时势如破竹的《小刀会序曲》,打斗时紧迫急弹的《筝锋》,这些由民族乐器演奏的插曲将观众心绪和剧情紧密结合。不同角色的出场也被设计辅以不同声调气质的乐器,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性格和立场。

三、《大圣归来》中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一)触动心灵的思想感染力

冰心认为童年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许多印象和习惯深刻在人格和气质上,影响一生[5]。可以说中国儿童是在动画的渲染中长大的,这样看来,动画超越年龄层次的影响力是其它艺术所不具有的。“感染性是区分真正的艺术与虚假的艺术肯定无疑的标志。”[6]只凭借民族视觉元素的拼凑堆积是无法让观众感受到动画生命力的。《大圣归来》掌握了这种情感驾驭方式,巧妙地运用经典动画《西游记》的配乐作为开场,再用大量笔墨渲染前情提要,将观众情绪引导回到观看早期版本《西游记》时的体验,为后续剧情做出了精彩的铺垫。在这过程中,动画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是强行灌输给观众的枯燥说教,而是挖掘成年观众们内心深处的“大圣”,观众情绪一步步累积,从而使情感需要在观影过程中被极大满足。中国人对于齐天大圣的“情怀”深埋心底,会在合适的契机下被激发,大圣归来是情怀的回归,也是中国文化的回归。

传统文化是国人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结晶,也是华夏根基与精神支柱。《大圣归来》里皮影、戏剧等传统文化的体现是能够激起观众极大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这是一种不同于观看他国动画作品时的感情,除了赞赏之情,还多了一份骄傲,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延续流传的动力以及国产动画创新发展的方向。

(二)着眼于正面的价值观引导

西方动画常常倾向于宣扬暴力美学以及自我中心主义,这对我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大圣归来》通过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将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融入到动画表现之中,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引导和启示。观众在观赏《大圣归来》时,不仅能够享受到视觉的愉悦,更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共鸣和启发。

仁民爱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奠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大圣归来》中,大圣法力被封,虽知自己寡不敌众,但为救江流儿孤注一掷,迎战妖王。法明大师贫困潦倒,但义无反顾收养尚在襁褓中的江流儿,后更是以一介凡人之身冒险搭救江流儿。动画里一字不提仁爱,但却处处都是仁爱之意的显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7]大意是救助快要掉落井中的儿童并非想要结交其父母、博取名声亦或是厌恶其哭声,而是人有怜悯仁爱之心。这种价值观充盈贯彻着中国人的一生,动画中对相应概念和情节的体现能够使观众心生好感。

家国情怀,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弘扬的信念涵养,而今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在《大圣归来》中也有体现。剧中江流儿不问归途,拯救素不相识的傻丫头,后又奋不顾身,救出其他被困儿童。这种家国大爱的价值观是至善精神的民族化内涵,是沿袭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道德崇拜,具有很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价值。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素养,让动画作品更具民族魅力。剧中对于人生选择微妙的感悟和思考能够给予年幼观众以正向的价值引导,也能触动成年观众的爱国之心。

(三)富有诗意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近年来接连出台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政策背景下,观众对于文化消费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圣归来》中仙境的取景地正是国产影片取景必经地张家界,观影中可以将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收眼底。此外,片中还有其他多处场景的设计也都是以国内广为人知的风景名迹为参考绘制。除了场景的创作,其他如角色服装和情景选择等更是集纳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元素。总而言之,全片从主题、视觉到声音等方面均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格唯美意境,诗意与魔幻交错,融合写实与奇幻的东方韵味和美学境界,正契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

四、《大圣归来》的借鉴意义

(一)挖掘文化IP的深层内涵

“文化基因”最早由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提出设想,后西方学者引入“Meme”的概念。“基因想方设法在人体内进行自我复制,Meme也一样,它占据人脑空间、形成语言,让人们自发开始传递文化。”[8]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大圣归来》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西游记》的世界观已经深深镌刻在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里,人们代代相传,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艺术家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改编创作。虽然近期《西游记》IP作品佳作不多,但艺术家和观众对其仍然热度不减,这足以说明这一IP的文化价值所具备着卓绝千古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除此之外,理应综合考虑时代特征,紧扣受众期待,对IP進行突破,赋予其新的活力。传统IP优势明显,但也因其经典形象处于难以改编的劣势。《大圣归来》的上映让《西游记》IP站在新的起点,创作团队开始尝试重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情节间的宿命关联以及角色和观众间的相似性是它能被大众接受的关键所在。为此,动画创作者应以深挖IP精神力量为基础,辅之恰当的改编,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抽出奇珍卓殊的枝芽。

(二)高水准的制作品质

以创意为主导,为了追求出色的视觉呈现效果,常常需要超越简单的二维和三维分类,而是采用多元技术的融合,以孕育出高水准的动画作品。高水准的制作品质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画面的精美程度、角色的动态表现、场景的细致构建以及声音效果的协调与质量。这就要求制作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创作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制作工具和技术手段,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以呈现出视觉上的震撼和艺术上的完美。在追求高水准的制作品质过程中,制作团队需要注重创新和实验,不断探索新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以创造出我国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视觉效果。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确保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最高水准。《大圣归来》以其高水准的制作品质赢得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制作团队在面对资金、人力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压力时始终怀揣着对国产动画和传统文化的满腔热枕。他们用心钻研视觉设计,在技术水平上不断完善,并在每一个细节中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不懈执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大圣归来》成为一部杰出的作品,也为整个国产动画行业树立了标杆,鼓舞着更多动画创作者不断追求卓越。

动画电影是否高水准不仅取决于视觉效果,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是重要因素。《大圣归来》将复杂的故事情节转化为便于观众理解和欣赏的形式,并在视觉和叙事层面保持了平衡。例如将混沌脸谱设计为白色,观众由此立刻可以就出场角色忠奸立场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动画成功塑造了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主角。大圣以“马脸”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以孤傲忠诚的矛盾印象。耳目一新的形象富有个性和魅力,并通过细节和情感表达使角色更加真实可信。国产动画摆脱低龄化标签,《大圣归来》成为打破国产动画水平停滞不前局面的破冰之作。

高水准的制作品质不仅仅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更是为了提升国产动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全球动画产业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高水准的制作品质是国产动画赢得国际认可和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制作品质,国产动画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赞誉,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三)从本土走向国际

《大圣归来》在其创作过程中汲取了国外动画中的优秀元素,并将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其作品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故事结构借鉴了美国影片中多线并存的叙事方式进行故事讲解:一线以大圣为主角,一线以江流儿为主角,两个故事线索交织,叙事流畅。可以体验不同角度的故事发展,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让国际观众也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价值。另外,土地公公的造型设计上并没有沿用老版中和蔼老人的形象,而是借鉴了日本动画中“萌”文化进行再设计。“萌”文化在日本动画界盛行,并且备受国际市场欢迎。土地公公的新形象与国际动画市场流行趋势相契合,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因此,这种设计选择不仅增加了作品吸引力,还促进了作品及其周边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

《大圣归来》没有拘泥于传统元素,而是从国际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集众家之长,让传统民族内核走入国际视野,创作出符合现代国际标准的动画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它成功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中,并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五、国产动画的未来

纵观古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国人艺术创作的源泉,甚至国外艺术家也常借用我国传统元素进行创作。虽仍有不足,但《大圣归来》的成功让大众看到传统文化视野下国产动画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可行性。可以看到国产动画想要成功,就要抓住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迎合时代审美,在剧本、技术、文化上下足功夫。文化与技术的演进都需要持续创新,这是赓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动画创作者肩负着艰巨使命,任重而道远。必须深度解读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独特性,才能真正担负起引领国产动画繁荣发展、塑造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崔君衍.电影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576.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77.

[3]麥基.故事[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22.

[4]Hans Jonas.The Nobility of Sight[J].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54(4):507-519.

[5]冰心.卓如,选编.冰心作品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113.

[6]托尔斯泰.艺术论[M].丰诚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49.

[7]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69.

[8]Susan 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24-25.

猜你喜欢
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传统文化
浅论国产动画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浅谈上海美影厂的荣衰对当代国产动画设计的启示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依托大众文化对传统的现实构建
《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成功只是开始,国产动画的春天来了?
内容为王,营销致胜
国产动漫《大圣归来》色彩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