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2023-02-23 09:40孙悦刘树仁
求知导刊 2023年35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孙悦 刘树仁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仍存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分配缺乏科学性、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兴趣不高、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课堂教学过程加以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孙  悦(1998—),女,吉林师范大学。

刘树仁(1965—),男,吉林师范大学。

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7—12岁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补充,积极向他人学习优秀的学习技巧,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思维、问题解决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有效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团队合作的成果。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整个班级充满活力。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小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与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也开始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其合作精神。

(二)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在于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學习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将单向授课模式转变为双向合作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主导权,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一点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阐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习数学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探讨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获取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并非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师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

目前,数学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通常为3—4人,但如果这样分配,会导致小组数量过多,不利于教师关注班级的所有学生,从而抑制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此外,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客观差异,有些教师在分组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仅仅让学生根据座位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过于随意,导致小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较好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一个小组中只有几个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那么整个小组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更不要说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在此情形下,难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长处,甚至可能出现“边缘人”,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变得效率低下,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二)学生缺乏对合作与探究的热情

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独立性较低。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则以听讲为主,整个过程可分为数学学习、数学背诵、数学练习和数学考试,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和探究来促进认知发展。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失去了合作意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将学生的“要我学”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三)教师的有效指导不足

尽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但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全面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答疑解惑和有效引导。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没有明确地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融入教学设计中,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氛围沉闷,难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热情。在此情形下,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可能会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感到无从下手,讨论的议题也可能偏离数学活动的主题,导致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另外,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可能会误导学生,让他们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轻松的,可以直接参考他人的答案。这样,教师就无法准确把握小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特点,进而难以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性格和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并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科学分组原则,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和共同发展。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锻炼并取得优异成绩。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设计,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习任务,从而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并取得进步。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例如:探究分数所代表的意义;探究是否存在与之前学习过的小数加减法相关的某些练习,这些练习涉及分数的加减法;在面对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合作任务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提升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构建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场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当面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难以完全理解知识点,甚至会产生抗拒、畏惧的心理。如果教师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就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逐渐消退,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相应的教学场景,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坐标、方位、参照物等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园的各个展区,让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各展区的情况并标注出各展区的位置坐标。在游戏过程中,由教师负责计时,回答正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不仅能使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2]。例如,在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小明的房间长为4.25米,宽为6.8米,那么,小明的房间多大?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思维活力,从多个角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分析、讨论、交流,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于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确定房间的面积。这个房间是一个长方形,其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可以直接列出算式4.25×6.8,并尝试使用竖式进行计算。有些学生会联系之前學习过的整数乘法知识,将4.25米转化为425厘米,6.8米转化为680厘米,然后使用425×680得出289000平方厘米,最后将289000平方厘米转化为28.9平方米。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课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小数乘小数中小数点的处理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且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逐渐拓宽了自身的思维视野,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结语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严格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并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3]。

[参考文献]

郭康宁.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界,2022(20):8-10.

郑永洪.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智慧,2021(19):21-22.

李文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J].求知导刊,2022(36):71-73.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