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研究

2023-02-21 19:47盛诗雨高蕴管贤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

盛诗雨 高蕴 管贤强

摘要:名人故居是名人成长的记录和文化创造的见证者,具有传承名人思想与精神、普及历史文化教育的积极功能。苏州名人故居众多,其中教育类名人故居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但现实中这类故居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对此,该文首先对苏州市名人故居进行分类研究,然后着重探究其中的教育类名人故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终结合教育名人故居的独特之处——其蕴含的名人教育思想,从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健全内部资源建设、实现与外界接轨3个方面,对这类故居未来的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苏州名人故居;教育名人;教育思想;思想传承;故居保护;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K8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c)-0076-06

Research on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Suzhou Education Celebrities

—Inheritance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Integration into New Way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a celebrity is a record of the growth of celebrities and a witness of cultural creation, and has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inheriting the thoughts and spirit of celebrities and populariz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in Suzhou, among which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educational celebrities also account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but in reality, such former residences have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first classifies and studies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in Suzhou, and then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educational celebrities, and finally combine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educational celebritie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celebrities contained in them,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uch former residences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sources, and realizing integr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so as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protection work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Former residence of celebrities in Suzhou; Education celebrities; Educational ideas; Inheritance of ideas; Protection of former residenc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名人故居是名人成長的记录和文化创造的见证者,也是历史文化气息的一种独有载体[1]。通过名人故居,后人可以更好地读懂当地的人文历史,明白一座城市过去的灵魂和价值所在。同时,名人故居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对它的保护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拥有上下5 000多年的璀璨文明史,名人故居资源极其丰富,遍布各地,数量颇多的当属北京、上海、苏州等地[2]。然而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苏州名人故居的研究并不算多,由此可见苏州名人故居并没有引起大众足够的重视。

从有关苏州名人故居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故居仍处于“孤立发展”状态,即只考虑各自的保护开发,而忽略了同类型故居之间的联系,相关研究也少有能够将其进行分类的。而在《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例》[3]等文章中虽有对名人故居进行分类,但较为笼统,不够细化,也未对各个类型的故居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地探讨,因此在分类研究方面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名人故居中承载着许多丰富的文化,它往往是一种文化的孕育场,对人的成长,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精神塑造等方面,具有某种特殊而潜在的影响力。然而目前对名人故居的研究,大多是对其建筑景观设计、旅游开发价值等的研究,关于如何促进名人故居中蕴含的思想文化传承则缺少相关研究。针对以上研究现状,本文将首先按照名人的身份特点,对苏州名人故居进行分类,再着重探究教育类名人故居,深度挖掘此类名人故居中蕴含的名人教育思想内涵,研究如何促进名人的教育思想理念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并将其融入故居保护开发新途径之中。

2 苏州名人故居概况及分类

2.1 苏州名人故居概况

文化名城苏州,拥有超过2 500年的历史,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一批批大家在此诞生,无数名流来此驻足,在苏州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众多名人故居。这些故居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他们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成为连接古今的载体,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还是旅游观赏上都有着极高的价值。2019年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网发布的苏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统计了近300处故居类文物保护单位[4]。这些故居多位于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常熟市、昆山市等地,集中分布在平江路、十全街、山塘街、人民路及其周边区域,还有同里、甪直、周庄等一些古镇区域。

尽管苏州拥有如此之多的名人故居资源,但大多数并没有好好地保护与利用起来。除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园林古宅,如拙政园、太平天国忠王府、俞樾旧居等保存与开发情况良好外,其他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故居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更有甚者已是残破不堪。经过系列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名人故居普遍存在宣传不到位、吸引力不够,设施布局单一、表现形式呆板,与参观者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这说明苏州名人故居还存在很大的改进与发展空间。

2.2 苏州名人故居具体分类

苏州名人故居的建造年代主要是在明朝、清朝及民国时期,故居曾经的主人也是各个时期身份各异的著名人物,按照名人的身份特点可以将故居大致划分为五类:一是富商富豪的故居,如潘麒兆在卫道观前的潘宅、金锡之的春在楼、沈万三的敬业堂等;二是在政治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故居,不仅有古代名臣,还有近代的民主爱国人士、政治家或军事家,如王锡爵故居、柳亚子故居等;三是著名学者或文艺工作者的故居,如唐寅故居、俞樾旧居、吴梅故居等;四是在教育领域有杰出思想成就或对地方教育事业有所贡献的教育家与教育工作者的故居,如叶圣陶故居、沈柏寒旧宅、沈宽夫老宅等;五是不属于以上四类身份的名人的故居,主要包括一些医者与科学家的故居,如叶天士(医学家)故居、秦东园(医者)故居、王淦昌(核物理学家)故居等。其中也有部分名人身兼多重身份,不能单纯地将其归入某一个类型之中。以下将对苏州的教育类名人故居进行着重探究。

3 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现状及问题

经整理,苏州教育名人故居共计有19处。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将具有杰出教育思想或有较为重要的教育工作经历的名人皆归入这一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实地走访,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保存与开发状况各异。有的保存情况完好,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如章太炎故居、李根源故居等均处于闭门闲置状态,并不对外开放;有的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与改造,如在甪直古镇的叶圣陶墓及执教处旧址处,现已建立了叶圣陶纪念馆;有的曾经或正在被其他单位使用,如滚绣坊青石弄5号的叶圣陶故居,现由《苏州杂志》杂志社办公使用并保管,周庄古镇的贞固堂现被改造为民国风格的客栈;有的则年久失修,保存情况一般甚至很不乐观,如常熟市的丁祖荫宅(缃素楼旧址)。总体来说,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情况并不算好,除去保存不完好、亟待修缮的,现将已开发的教育名人故居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3.1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在走访中发现,这些教育名人故居大多隐藏在苏州的各个大街小巷之中,被普通的民房包围,四周也没有较为醒目的指路标志,只是在故居门前的外墙上贴着“某某故居”的牌子,所以这些故居是极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流量,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强对教育名人故居的宣传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开发形式创新不足

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开发形式创新性不足,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开发多数以陈列静态展品为主要形式,缺少动态演绎,缺少趣味性和参与性,导致参观者只是进来走走看看,而难有“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感。第二,教育名人故居尚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位置相近的故居之间交流互动,也没有将故居与周边环境及其他产业结合起来,联动性较差。现在很多景区中都会开设餐饮服务、纪念品展示与选购、拍照打卡区等各种形式的衍生休闲娱乐项目,以引进市场资金和增加客流量。

3.3 思想文化内涵体现不足

苏州教育名人故居不如园林的布局精巧、观赏性强,也不如博物馆的馆藏丰富、设施先进,但其中蕴含的独特的名人教育思想、办学精神、学术理念等是园林、博物馆及其他景点不曾拥有的,也是这类故居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所在。因此对其保护与开发,绝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但目前来看,苏州教育名人故居基本都未意识到这一点,其文化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均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5]。即使有的故居中设计了名人故事墙或是在景点旁设置了二维码,但这些介绍都比较笼统、简略,在设计上也普普通通,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导致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

4 教育名人故居的独特意义

名人故居兼备有形的古迹和无形的思想文化[6]。有形的建筑构架、设施布局是外在的、容易被发现的,且大多数故居在被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开发者会格外关注到其外观,加以修缮或改建。而故居中蕴含的无形的思想文化是内在的、需要挖掘的。通过故居,人们或是得以一窥名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特征,或是能够深入体会名人的成长历程、优秀事迹、重要思想或作品。其中教育类名人故居承载着名人杰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工作经历,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因此对这类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也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章太炎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国学教育。章氏国学重文学、小学、史学、诸子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的研究。在那个政治剧变、社会动荡的时代,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章太炎坚持通过弘扬国学来塑造国民精神,继承民族记忆与血脉。他不仅本人精研国学,且一生讲学不辍,在上海、苏州等地多次讲学授课,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国学教育思想和方法[7]。叶圣陶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他的人本德育论、导学教学论、现代教师论及语文教育论等教育思想,以国学根底和道德修养为基础,又始终扎根于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土壤,兼备深厚的中国歷史文化背景和现代文化意蕴,表现出实践性、创新性、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8]。不管是章氏国学教育理念,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还是其他教育类名人的相关思想与经历经验,即便是以当代教育的眼光来看,也不过时,其中的精华部分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仍富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若是能将这些杰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传承、发扬,并融入教育名人故居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之中,不仅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还能促进故居的创新发展,成为名人故居的一大特色,从而扩大故居的影响力。

5 苏州教育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建议

5.1 加强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鉴于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总体情况不算乐观,加强对其保护与开发意识是首要条件。大到苏州市政府、各区相关管理部门,小到故居周边居民都应关注到教育名人故居的独特意义与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政府与相关部门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发现与考察这些故居,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州名人故居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包括一些教育名人故居,这些故居门前被挂上了对应的标识牌与简介。但可惜的是,对于其中部分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也就到此为止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教育名人的住所,现在反而成了破旧简陋的危房。当然在有了保护意识之后,如何开发也是一大问题,对于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开发,不可过度开发或不顾实际情况乱开发,应在尽量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维修与改造。

5.2 健全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内部资源建设

名人故居终究只是一座房屋建筑,随着时间流逝,无论如何修缮,都难以永久保持原貌,但其承载的名人思想却可以长久流传。加强与健全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内部资源建设是展现名人思想与精神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管理部门可以建立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互联网资料库,除了展示一般性的资料与图片,还应专门设置名人教育故事、教育思想、学术理念等板块,甚至可以辐射到相关的推荐书籍、推荐影视作品等。此外,在故居内可以设置更多的动态资源,如播放微电影、纪录片,安排优秀讲解员,帮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教育名人及其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何种资源,都应该以较严格的眼光去把关,力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3 丰富苏州教育名人故居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实现与外界接轨

5.3.1 加强教育名人故居之间的联合、互动

苏州目前大多数教育名人故居都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即各自开发、各自宣传、各自发展。即使相互之间在建设与开发模式上有所借鉴,但效果不佳,反而会造成各个故居的发展相似化、模式化,弱化了各自的特色。这些故居表面上看是一个个独立的建筑,其实不然。在查阅资料与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故居地理位置临近,甚至故居的主人在过去彼此还有着不浅的交情。如章太炎故居、叶圣陶故居、吴梅故居、李根源故居等同在姑苏区,相互之间步行或骑行只要10min左右,再如叶圣陶纪念馆(原为叶圣陶执教处旧址)和沈柏寒旧宅相距不过百米,叶老和沈老生前还曾经共事过。

在保护与开发这些故居的过程中应利用好这个优势,整合同类型的或是相邻的名人故居资源,让这些名人故居在空间、时代、文化上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9]。例如,同为教育名人故居,可以合作举办一些展览、讲座,还可以进行“教育名人在苏州”主题的纪念册设计或纪录片拍摄,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让人们了解这些故居及教育名人。此外,在故居附近醒目的地方或是故居的游览出入口处可以设置一个周边“故居群”的地图,让参观者知道附近还有哪些故居,从而达到联动宣传、共同发展的目的。

5.3.2 促进教育名人故居与学校教育对接

名人故居本身就具有传承名人事迹、发扬名人思想,教育和鼓励民众的作用。而教育名人故居中蕴含的名人教育理念对于学校开展文化教育又是一种独特的启发。引导和带领学生走近名人,走进故居,感怀历史,感悟思想,将教育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公共教育资源,拓展成学生的“校外课堂”刻不容缓[10]。

教育名人故居与中小学对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教师来故居进行参观、研学,故居景区为其安排专业的讲解和人流量相对宽松的时间段。这样一方面能够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中小学生以名人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进一步学习这些教育名人优秀的教育思想,并将其融入自己往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另外,学校也可以在教育名人故居中进行创新课堂的探索与试验。例如,组织师生到叶圣陶纪念馆中进行教学活动,以叶老的“导学教学论”为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自学、质疑讨论,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这样一来,名人教育思想融入了教学实践,故居环境营造了独特的教学氛围。

教育名人故居与高校对接,高校鼓励学生走进故居,尤其是师范生、文科生。故居和学校联合举办与教育名人相关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名人的教育思想、学术理念。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到教育名人故居中进行社会实践、实地调查等活动,在这过程中,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如帮助学生提前与故居取得联系,以实现活动的顺利开展等。

5.3.3 促进教育名人故居与社会资源对接

要宣传苏州教育名人故居,扩大故居的影响力,必然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群体,而应面向社会大众。首先,名人故居与景区、博物馆等其他游览地不同,故居往往与居民住所相伴,可能位于大街小巷的任何一个地方,因此也更具有亲民性。然而大多数故居并没有能够抓住自己周围的这批客源。教育名人故居可以与周边的街道、社区对接,在固定的时间段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或活动的专门场所,让孩子们在教育名人故居特有的环境氛围中阅读学习。除了周边街道,教育名人故居也可以和更大范围的社会资源对接。如邀请话剧团来进行公益性演出,演出内容主要与教育名人的生平事迹相关,这样不仅突出了故居的特色,还能使参访教育名人故居成为一种修身养性与休闲娱乐兼备的社会性活动形式,更多地引起社会对教育名人故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2):117-120.

[2] 冯杰,薛海霞,徐明月,等.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例[J].科技资讯,2014,12(19):181-182.

[3] 张颖.新兴科技发展背景下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8(4):34-38.

[4]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蘇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EB/OL].(2019-06-17)[2022-11-15].http://wglj.suzhou.gov.cn/szwhgdhlyj/whbf/201906/d7e226cf3 cb543a49044ca851d06c12d.shtml.

[5] 夏婷婷,王语欣,邹婷,等.数字人文视角下的苏州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 4(12):60-64.

[6] 潘黎黎.新时期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名人故居类纪念馆的教育服务功能[J].改革与开放,2018(16):136-138.

[7] 周励恒.章太炎的国学观与其国学教育实践[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17(2):141-158.

[8] 任苏民.试论叶圣陶教育思想里的“中国教育学”[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5):23-32.

[9]许洁.谈苏州名人故居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意义和发展[C]//江苏省博物馆学会.致力于社会和谐的江苏博物馆事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5.

[10]邵壮. 新时代名人故居类纪念馆社会教育的若干思考[C]//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8.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
论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论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的影响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西方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理论”到“游戏”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