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平+陈龙泉+邱丽辉+叶松林
摘 要: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我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叶圣陶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括教育改革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教为不教思想、养成习惯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教师发展思想等。叶圣陶先生在抗战期间,在成都列五中学有过短暂的执教生涯,但是他却给列五中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影响
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国现代最伟大教育家之一,他直接从事和热情关注教育的时间长达七十六年。他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赞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是我们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叶老的教育思想“对指导当代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继承”。
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我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识价值、民族风格和深远意义。叶圣陶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括教育改革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教为不教思想、养成习惯思想和创新教育思想等。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本质特点,就是不追求教科书式的抽象、静态的理论体系构建,而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植根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与广大师生的教育与学习生活息息相通,不断地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及传入中国的外国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并以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对中国现代教育的真知灼见,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做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在抗战期间,叶圣陶先生在成都列五中学有过短暂执教生涯,却给成都列五中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对成都列五中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正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重温、汲取、借鉴和弘扬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丰富教育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升华教育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叶圣陶先生秉承人本主义思想,十分关注“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他在《作文与做人》说过:“文还是要作的,更重要的还在乎怎样做人。”可见,他把做人教育放到学科教育活动的首位。在他看来,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一切。初高中阶段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黄金时期,也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是教育的终结,而是一个阶段,对某些后进生而言或许还是人生重要历程的一个开始。为此,在易婉女士任校长期间总结出了“三基”(打好做人的基础,打好学习的基础,打好生活的基础和身体的基础)“四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作为成都列五中学的教育思想的主旋律。朱齐庄先生在担任校长时,明确提出“一切为了列五人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吴光平先生接任校长后,迎来了新时期学校第二个发展黄金阶段,他提出了“以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的“做人教育”放在了素质教育的首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成都列五中学教育思想的基石。叶圣陶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正是基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学生的终生发展,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分享创新。这正是叶圣陶关注人、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要达到不需要教,就得在“教”的过程中考虑今后的不需要教,即在教的过程中“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一言以蔽之,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成都列五中学一贯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主动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创造未来”,努力实现学生今后不需要教也能终生学习的这样一个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师时时处处都需要考虑到:现在的每一堂课,都将使学生获得一种受益一辈子的能力,每一次的“教”都要让学生获得“自求得之”的具体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教学,牢固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老师的作用在于“导”,即辅导(辅助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引领点拨学生思考)、开导(开导启发学生探究),而决不是“灌”知识。
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而绝对不能强求一律,强求整齐划一。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就像大自然之所以和谐美丽、鸟语花香,就是因为其百花齐放、百鸟乱鸣,有阳刚的乔木,也有柔弱的小草。每个学生的天资禀赋、兴趣好恶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这是科学的教育观点,多年来,成都列五中学始终如一的坚持这一观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强调多元发展,适层教育、优化课程,通过课程和课堂结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吴光平校长提出“人人都有舞台,个个都能精彩”,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人生舞台。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丰富多样的。让教育关注人性,让教学活动塑造人的个性,这就是和谐发展的内涵。始终坚持教师的“导”,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以教学的对象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使“导”的方法与手段灵活多变,丰富多彩。
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氛围,优化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成都列五中学教学的基根本举措。教师眼里要有学生,心中想到学生的未来,就能自然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主体地位,就会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而一旦关注了充满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把表扬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而要巧妙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使课堂教育活动富有诗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就是说,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甘做一个“小孩子”,愿意走进学生丰富多彩,奥妙无比的生活情感世界。
学校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学生都有才能,只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都能成材,成功。这是教育的真谛。孩子们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教学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局限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去尊重,去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越俎代庖”。学生发展过程中会有“真实的残缺”,而“真实的残缺”胜过“虚假的完美”。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才是可贵的。因为是残缺的,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关心,才需要我们去引导,才需要我们去帮助学生去完善。其实残缺也是个人在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时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弥补残缺,也是一个人认知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关注、呵护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成长的需求。我们经过努力会收获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二、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会学”
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名言。为了不教而教,这表面上似乎看来上有些矛盾。但仔细研究就会觉得并不矛盾。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而实现不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成都列五中学的语文教学就是以叶老这一思想为指导,把课堂变成学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思想,是我校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努力方向。新课程标准中,论述语文课程性质时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与叶圣陶所说的“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新课程标准中,介绍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的任务时又强调: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并且提倡在学习中外文学作品的活动中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这里所说的“独立阅读”、“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及“积极的鉴赏态度”、“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就是叶圣陶所倡导的让学生自求得之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介绍表达与交流的任务时还强调: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这里更是强调“自主写作”、“独立修改”和“主动发言”,与叶圣陶主张的“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高度一致的。我校在实施新课标中,个学科都始终坚持“教就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认真处理好教与不教的关系。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叶圣陶先生将毕生精力投入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七十余年,不断实践,勤于探求。他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和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叶圣陶教育思想”。
早年的叶圣陶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看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那就是造就健全合格的公民,打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后来,更明确地称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成都列五中学“公、勇、诚、朴”的校训中,就可以看出一斑,校训把培养学生公平正义、勇敢无畏、诚实守信、朴实无华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要务,以培养文明人和合格公民作为办学愿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还说:“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和“教育”划上了等号。既然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一切都应该围绕“养成教育”来进行。
那么,这些习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应该包括“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美育方面,要养成懂得美、欣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新时期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对于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中,他就谈到:“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欲望的起源由于感到缺陷。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推而广之,便是哲学科学,哪一件不是从弥补缺陷起源的。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务。”
同时,他认为学校、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教育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学生有好思想好品德,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方各面真能通力协作,必然易于见效,因为每个学生都生活在这个群体里。缩小范围来说,在一所学校里,如果全校的老师在思想认识方面,在生活习惯方面,基本上彼此一致,这就是极关重要的通力协作;由于老师通力形成协作的熏陶,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就容易产生好影响,收到好效果。”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需要不断钻研,改进教法学法。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途径很多,叶圣陶先生认最重要的途径是“实践”。因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将“知”内化为“行”的过程,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促成这一“内化”。正如叶圣陶先生在《瓶子观点》中说的:“运用种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能够‘躬行实践,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校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学生的良好习惯,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为“道德行为”,如学生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叶圣陶先生在《德目与实践》中明确地指出道德准则和实践的关系:“德目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能说德目的字眼,能懂德目的意义,这与‘为人之道都不甚相干。‘为人之道必须要‘为,‘为就是‘做,就是实践,要让行为的态度和精神合得上德目,那才算尽了‘为人之道。”他还说:“对于德目,抽象地去理解,去讨究,是没有用的,必须具体地去实践,就在种种平凡的方面去实践,使那些个都合得上那种态度和精神。”
其二为“知识、技能”,即学习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方面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对此的论述相当丰富的。他在《新精神》一文中提出:“知识不是点缀品,追求知识是为充实生活,知识必须化为身体上的血肉,生活上的习惯,不仅挂在口头笔头装点门面。多受一天教育将与前一天不一样,在做事,为人,想心思,辨事理种种方面多少必有进步,如是一天天继续不断,一直往更真更美更善的路上前进。”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的末尾归结说:“文还是要作的,更重要的还在乎怎样做人。”也正点明了道德品质与知识技能的方面的良好习惯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融的。成都列五中学“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的思想,就是得益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以做人为先,学业为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那么,如何来“教书育人”,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需要的是教师的“言教身教。”
四、教学相长,共轨发展
成都列五中学的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一切为了列五人的终身发展”。“列为人”是一个泛概念,它包含成都列五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言外之意,学校在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轨发展。
“教学相长”,是说“教”与“学”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一个理想的课堂就是教与学的一次完美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叶圣陶所强调的“教”就是“导”的意思。
现代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加开放,更加灵活,这种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经确立,教师的主导就不是可有可无,采用“茶馆式”教学,也不能形同虚设,采用“放羊式”消极的“导”。而应该像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致力于导”,千方百计做好“引导”、“指导”、“教导”、“开导”。为此,学校在一九九五年九十周年校庆之时,恢复“导师制”,将学校班级负责教师的称号由“班主任”,改为“班导师”,要求班导师“引导学生做人、指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心理、教导学生生活”,力求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丰富智慧的启迪者、灵活思维的点拨者、健康心理的疏导者、高尚行为的引领者”
我们认为能致力于“导”的教师,才是我们新课程所大量需求的教师。叶圣陶先生指出,实现不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引导学生从需要老师到逐步不需要老师的过程中,高素质的老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学生最终走上不需要教的道路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依据专业水平层次的不同,教师大体分为教书匠、名师和人师三种。“教书匠”多深陷于“此山中”的禁锢与迷绕,常自我设限,自我框死,对于教学。他们多半都唯教材、唯教参和唯教条,“匠气有余,质气不足”死搬硬套,不会变通,容易将涌动着生命气息,千姿百态的教学固定化,模式化,脸谱化。“教书匠”教书不教人,他们的教学往往干瘪刻板,味同嚼蜡,生气全无,是对一个人独立发展的致命捆绑与桎梏。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终非“像诗一样迷人的字眼”(康德),而是“已经变成令人厌烦的同义语,一课堂等于一种苦役”(杜威)。对于学生,教书匠对其人生的感召微乎其微,黯淡无光;不仅不能成全学生完美发展,而且有意或无意将学生禁限于自己受制的“旧轨道”上。日本教育家东洋先生说:“一个蕴藏可贵才华的青年,只是由于落到了某位半瓶醋的老教书匠之手,于是丧失了英才的光芒,结果以无名小卒告终。”因为“平庸的教师只能限制学生的智力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的能力范围之内”(卢梭)。
名师和人师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教书匠”却可以避免。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为了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专业上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成长,让更多的人摆脱“教书匠那”一套毫无生气的陈规陋习。
如果说名师是一个思考者,他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趋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思考一切学生,一切思考学生,思考学生的一切”是名师思考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终点。那么我们应该以名师为榜样,始终以人的发展,以人的终生学习为出发点。
人师则比名师有着更深的洞悉与超脱。他不仅具有独特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而且能够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人师是一个人格崇高的人。人师的崇高人格是一股最强大的教育力量,一种最珍贵的教育宝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陶行知),对自己从事的崇高的教育事业至死不渝。人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我没有一切,只有学生”(斐斯泰洛齐),是人师博大人性世界的自然袒露。人师也因爱的无限付出而得到永生。
很显然,人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终生追求的目标、方向。叶圣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师。成都列五中学鲜明提出:“教师要为人师,以身为则”,“一起为了列五人终身发展”,应和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论断,焕发出人性的光芒,人类的睿智。他的教育思想,应该是新课改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教改方向,努力迈进。
因为新课程理念倡导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评价观,所以说,进行新课程,实行新课标,这恰恰是我们努力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耿洪卫.论叶圣陶的养成习惯教育思想[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2.
[3]高一萍.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4,06.
[4]曹茂才.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角色[J].教育艺术,2007,11.
[5]金立强.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习惯说[J].江西教育科研,1994,03.
[6]孙永登.再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2012.
(作者单位:成都列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