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吕杨
摘要: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奠基、传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凝聚起革命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精华。革命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为新时代大学生奠定的认同逻辑在于革命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奋斗精神。该文深刻理解革命文化的本质特征,分析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逻辑,探索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同的路径。在理论与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思想意识上筑牢防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逻辑;推进路径;文化自信;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5(a)-0139-05
The Identity Logic and Promo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As a unique cultural form, revolutionary culture takes Marxism as the theory to lay the foundation, inherit and sublima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ondense the spiritual essence in the practice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lay the identity logic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lies in the ideals and beliefs,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fighting spirit contained in revolutionary culture. This article deeply understand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alyzes the logic of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revolutionary culture, explores the path to further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trengthens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ideal belief,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and build a strong line of defense in ideology, becoming a good youth in the new era who will take on the grea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Revolutionary culture; Identity logic; Propulsion pat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ense of worth
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積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
1 革命文化的本质特征
“革命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瞿秋白提出。1923年,他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中指出,“……此种趋势,此种新革命文化的先驱,正就是杀帝国主义的刽子手。”[3]他认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已经成为阻碍人类文化进步的巨魔,只有革命文化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推动人类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随后,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写道,“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革命的思想准备。”[4]本文探讨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奠基,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连接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是中华民族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源泉,拥有鲜明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奠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却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找不到能够抵御外敌侵略的思想武器。而经过俄国十月革命检验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入,正是时代的呼唤,是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因此,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确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之后,肯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会了这科学的革命的新文化”[5],开始通过创办刊物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此来指导工人运动,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不断取得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党和人民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等科学方法。而近代中国的复杂情况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在这样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其蕴含的精神力量,不断动员中国人民为革命理想进行艰苦斗争,这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相同的价值内涵。而革命文化之所以能够从救亡图存的近代到繁荣富强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并不断完善发展,正是由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奠基。
1.2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6]革命文化虽然是在特定的革命环境中形成的,但并不是断裂的,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报效祖国、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顽强的硬骨头精神;“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意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都在革命文化中得以体现,内化为坚不可摧的革命精神,外化为奋勇向前的革命动力,在国家危亡、民族危机之时激励各族人民进行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
1.3 凝聚起革命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精华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7],“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要把以其为代表的革命精神融入党的建设中,初步确立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8]由此明确了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革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奠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不断创新发展。它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在主动适应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成熟,并凝聚其中的精神精华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集中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9]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牺牲为主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及抗美援朝精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敢闯敢试、锐意进取、挑战极限的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人民至上、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革命文化始终因时因地不断创新发展,凝聚起革命斗争实践中的精神精华,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2 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逻辑
2.1 理想信念认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0]对于我国来说,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理想高于天”[11]“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12],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1840年鴉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地主阶级主导的洋务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在这样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得到了思想上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此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并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切实践行。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事关青年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3]。进入新时代,面对敌对势力不断提及的“中国威胁论”、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青年大学生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对抗隐形的敌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管是百年前为了寻求救国之路的艰苦奋斗,还是现今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不移,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没有改变,新时代大学生之所以能发自内心认同革命文化,正是因为对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认同。
2.2 家国情怀认同
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意识和社会文化现象,是生命主体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和崇奉,它展现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危机感、荣耀感和使命感[14]。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我死国生,我死犹荣”,再到“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始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过程反复体现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这种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家风教育、爱国教育,熟知毛泽东、周恩来、焦裕禄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能够明确家与国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通过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更能在认知与情感上认同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强化自身家国一体的意识,在思想上与行动中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2.3 文化自信认同
文化是最为深沉的力量,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自信就是在内心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予以高度的认可与肯定。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孕育发展的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精神,又蕴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厚底蕴。在革命文化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革命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创新思维,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之一,不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勇于实践的开拓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从未在时代的洪流中消逝,在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中都能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强大生命力。革命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在我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所体现,并始终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保持坚定自信,是因为内心深处对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认可与认同。
2.4 奋斗精神认同
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深深烙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近代以来的中国遭受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在此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不管是努力探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还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荆棘之路、抑或是视死如归的抗日战争,都体现了革命先辈的自强不息、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如此,才能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在新时代的今天,广大青年学子也不曾忘记艰苦奋斗的历史传承,从奥运赛场上勇夺桂冠的“00后”、到祖国边疆的大学生支教团、再到抗疫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无不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励志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对于革命先辈以鲜血谱写出的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化,当代大学生能够结合历史与现实,充分认可并接受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将奋斗作为青春底色。
3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推进路径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还存在着一些阻碍:一是西方多种文化思潮借助互联网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歪曲革命历史、丑化英雄人物,动摇大学生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大学生对产生于特定环境的革命文化无法真切感知,逐渐淡化,产生疏离感;三是革命文化教育不够深入,导致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生成的实践基础认识不够深刻,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在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下,更应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发展增添青春动能。
3.1 夯实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文化不断涌入,阻碍着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历来是矛盾的突破点,能否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我国人才培育、民族进步与政治稳定。我们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6],这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最好的、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基于新时代面对的多种挑战,要想夯实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加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培育,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在全党全国上下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工作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辨明是非,破除错误思想,在思想上树立防火墙,以抵御“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另一方面,要守好互联网阵地,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防止意识形态的渗透,还要进一步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
3.2 以高校作为加强革命文化本质教育的多样化渠道
新时代大学生认同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理论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新时代,要以高校作为加强革命文化本质教育的多样化渠道,推动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主渠道,与课程思政同心合力,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育途径。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推动当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高校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思政课堂、进学生头脑。一方面,整合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与革命文化的契合点,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厘清革命实践进程,展现革命英雄人物榜样力量,提高大学生革命文化素养。并开设革命文化相关专题选修课,努力将革命文化融入爱国教育、劳动教育、信念教育中,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作为课堂主导的思政课教师应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讲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既是以馬克思主义为理论奠基,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还凝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精神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桥梁纽带,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先进性,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崇敬与认同。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推进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更要挖掘其他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补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缺,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元素,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优良的作风与向上的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的环节中,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推进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融会贯通,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将革命文化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日常生活。加强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认同,更应注重环境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将革命文化蕴含的价值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将它融入日常生活。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校园内广泛开展革命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动员党支部、团支部举办革命文化教育宣讲会,增强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依托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对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情感共鸣;还可以承办学术交流、学术研讨会议,推动校园内革命文化学习的热潮。努力在校园中形成革命文化学习与认同的氛围,真正将革命文化全方位地融入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中,推动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机制。
3.3 丰富革命文化认知与教育的实践形式
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实现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一种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统一的独特文化形态,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许多意义深刻的革命战场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物质形态,具有超越其他历史文物的独特育人价值,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加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实践与斗争精神的认知与教育,更能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学习革命文化、进行爱国主题教育、传承革命精神。
推动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不仅需要在校园中强化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还需要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文化认知与教育的实践形式,增加实践参与,将革命文化认同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将革命文化精神外化为行动自觉。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革命文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重走革命道路,到西柏坡、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文化遗址、相关纪念馆等,坚持场域体验法,深入实地感受革命年代艰苦环境与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加强对革命实践与斗争精神的学习,在感受革命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领会革命情怀,增加对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去看望老一辈革命家,通过采访与交流,深入挖掘课本中没有的革命事迹,学习革命传统,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接近革命历史,构建革命记忆,在内心深处引起情感共鸣,更能进一步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4 结语
文化之所以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因为它见证了民族的兴衰成败,承载了一个民族厚重的发展历史。新时代,面临复杂的环境与时代的重任,青年学子最易迷茫,而文化正是他们前行的财富与底气。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要夯实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以高校作为加强革命文化本质教育的多样化渠道,丰富革命文化认知与教育的实践形式,这样不仅能坚定文化自信,更能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勇于实践、顽强拼搏、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融入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3] 瞿秋白.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摘录)[J].人民论坛,1995(1):1.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5] 田旭明.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8):84-88.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0.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9]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
[11]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2).
[13]米占民.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6):23-31.
[14]刘松.主体自由、民族和睦、文明提升:家国情怀的历史衡量三维标准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9(5):89-95.
[15]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5.
[1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