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研究

2023-02-21 19:24晁成林赵梦艳董行行周琦王露露杜明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教育传承

晁成林 赵梦艳 董行行 周琦 王露露 杜明惠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作为知识传承的发源地,是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基于此,该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教育阶段融合与传承的必要性進行分析,了解宿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践调研分析非遗小学校园教育的现状,探究非遗教学的不足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响应新时代“立德树人”“构建文化自信”的号召,彰显具有时代性的国家主流意识和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教育;校园;融合;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5(a)-0134-05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rimar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Suqian City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and cultural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imary school campuses, as the birthplace and inheritance of knowledge, are important place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and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rimary education, understand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Suqia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imary school campus educ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explores the shortcoming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aching, and further proposes effective paths for integrating and 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rima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new era to "cultivate virtue and cultivate people" and "build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demonstrate the national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and valu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imary education; Campus; Integration; Inheritance; Path

2022年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的正式出版,在教育界引起了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既要遵循其固有的传承规律,又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便落到了学校。但在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1 非遗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的必要性

1.1 非遗促进学校素质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结晶,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理念下课程体系的发展。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三国时期,吴、蜀制定过一些科条,后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这些法律维持并约束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章法、有礼有节的社会人,并将这些约束内化成个体的思想品德。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智力和教育功能。智育有时仅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它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如在宿迁市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有趣的七巧板”一节时,教师会给学生介绍七巧板的由来与发展;六年级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会给学生补充刘徽的割圆术的历史知识,这些在如今看似寻常的知识,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结晶,在融合与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壮大,如今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美育功能。“过去的生活历史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传承中演变、凝聚、升华,转换生成心灵化的文化形态,表现为一个文化群体特有的意象符号、地方性知识、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也就是最根本意义上的审美經验。”[2]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实践创新[3]。在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课件制作已成为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如何设计出简洁美观而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是各位教师的共同目标。除此以外,教科书上的插图也愈发细致精美,将陶瓷、刺绣、京剧、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灵动的图文,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以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之美。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劳育功能。劳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的习惯与培养劳动技能,是新时代的呼唤与需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展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生产过程,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作。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劳动号子的律动起伏,重现古代劳动人民坚韧刚毅的劳动精神。宿迁小学已有目的地开展了“劳动知识精神”“小雷锋”“美食烹饪”等劳动实践课程,以此在非物质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非遗唤醒学生民族认同

文化是国家的尊严,是信仰,是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之灵魂、民族之根。从战火纷飞到如今的国泰民安,老一辈革命家在腥风血雨的乱世里,为了给新生代创建太平盛世的机会,用鲜血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不论是从历史文献、纪录片,又或是电视剧、电影中,对于这些精神文化我们总会为之共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需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来发展与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唤醒民族认同感。宿迁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观看优秀电影、举办“读书月”活动、创建阅读鉴赏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和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响应新时代创建文化校园的号召。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的现状

截至2022年,宿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21项,市级112项、县区级344项。宿迁市小学教育中涉及的非遗内容和种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苏北大鼓、淮海戏、项羽传说、云渡桃雕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学、艺术类非遗项目。校园多以融入课堂鉴赏的形式呈现,通过语文课了解民间历史文学,通过音乐课和美术课进行非遗文化鉴赏,充分利用宿迁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在校园非遗传承中占比接近80%[4]。二是以洋河酒酿造技艺、乾隆贡酥制作技艺、皂河正月初九庙会等为代表的民俗和传统手工技艺。大多通过庙会、校园文化节等实践性活动渗透进小学生的生活。

非遗小学校园传承现状显示出以下几方面较为明显的特征。

2.1 非遗文化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对了解非遗文化的兴趣较低

笔者在宿迁市实验小学、宿迁市古城实验小学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普查,收集到181份来自各年级的有效问卷,其中仅10.50%的学生对当地非遗文化较了解;有了解宿迁非遗文化意愿的学生占66.85%,不愿意了解的学生占33.15%;通过学校及课堂了解当地非遗文化的占55.80%,手机新闻了解占24.93%,亲自体验或见到仅占19.27%。由此可见,学生主动了解非遗文化的意愿及兴趣较低,并且主要是通过学校及课堂,采用读文字材料、放视频资料的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无法详细直观地了解非遗的传承故事和技艺发展,更缺乏接触、实践的机会,很难引起小学生主动了解非遗的兴趣。

2.2 非遗文化教育内容枯燥,未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笔者在宿迁市实验小学、宿迁学院对15名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非遗教育内容方面,当前的校园非遗教育主要是通过口头宣讲、资料研读等理论形式展开,动手操作和实践性内容不足。小学阶段的学生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枯燥的文字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效果便不言而喻[5]。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成长水平、注意力的发展、认知规律的不同,非遗教育应有针对性,这一点宿迁市实验小学做得非常好。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孩子跳舞感受“旱船”舞蹈的魅力,制作剪纸手工活动,歌唱非遗歌曲;三四年级,则开设书法课程、泗洪戏、传统漆画项目;五、六年级,组织参观洋河制作工厂、模拟庙会等活动,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让小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2.3 教师传授非遗文化观念不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17%的教师经常科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65%的老师偶尔科普,18%的从不提及此类知识。由此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得到了大众的初步关注,但仍停留在表面,教师并没有注重将非遗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还是将重心放在学生成绩上。不少学校还会出现因教学进度或是班级成绩落后,教师占用学生音体美课程的现象,减少了小学生感受与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

3 非遗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的不足及影响因素

3.1 非遗文化进校园师资问题

一是对于非遗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否则难以适应和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6]。现在学校教师普遍对地方非遗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也不具备对地方非遗文化的教授和整理能力,更无法与学校建设、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现融合与应用。大多教师都没有进行过有关非遗文化的培训,严重地影响了非遗文化进入校园。

二是从事非遗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学校内部没有专项师资,很多学校很难自主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需要从校外聘请教师进行授课。如果每班需要一名传承人主讲,那这个班级同时可能需要五至六名教师进行辅助。目前小学想引入非遗文化基本依靠非遗传承人,校内没有自己的师资力量可以负担相关活动。而校内学科教师只擅长专业课程知识,没有教授学生非遗技艺的能力,再加上现在非遗项目传承人少,大多数年龄还很大,难以长时间投身学校教学,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使教学缺乏针对性。

3.2 应试教育思想加大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难度

如今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重成绩、轻内涵的情况,没有把中华优秀的精神内涵传播出去,比如,我国的民族精神、优良传统、道德情操等。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班级的排名、毕业班的升学率等外在因素,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3.3 部分学校对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部分学校对地方非遗文化进校园缺乏规划与引领,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还处于学校或教师自发开展阶段。学校虽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但近年来,对于非遗文化教材开发不足,题材偏少,加之编写人员出现断层,导致各级各类校本地方教材、综合实践教材出现项目雷同、内容雷同的现象,而非物质文化教材品种偏少,内容缺乏深度、广度,专业性和科学性存疑,很多内容未经审核就予以出版,存在很多错误。部分学校对校园非遗文化营造氛围不足,学校的文化宣传栏、文化墙、班级的宣传海报等,涉及非遗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

3.4 非遗文化进校园项目偏少,课时不足

现在,学校虽然重视非遗文化进校园,但非遗文化项目花样迭出,有关非遗文化的活动却浅尝辄止,停留在泥工、陶艺、纸工等雷同项目,缺乏地域特色非遗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弘扬,缺乏活动的长期性和梯队化,缺乏对乡土材料资源、乡土工艺、乡土特色的广泛寻访和深入发掘,组织活动也简化环节、替代材料,容易出现不土不洋、不古不今,缺乏原汁原味,达不到很好的体验效果。

3.5 部分非遗文化的内容不适合小学生

各小学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对非遗项目与小学生的适合度缺乏衡量。比如将洋河酒厂作为非遗教学内容。酿酒对于小学生来说,难认识,难理解,并且没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对非遗文化的傳承起不到推动作用。但把面塑、风筝和地域美食的制作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则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活动既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对非遗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帮助学生对非遗产生兴趣,为非遗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非遗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4.1 组建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应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本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沟通交流学习,自身先充分掌握有关非遗文化的知识内涵,并以此设计开发校本非遗课程,在这课程中让学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7],并清楚地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等内容,进而提高非遗课程开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利用好图片素材,合理搭配文字,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微课视频,调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观看微课,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课程的范围,并提高其内容丰富程度。

4.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在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传统教学的影子,也就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时间一长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课堂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切实感受非遗课程的魅力,激起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喜爱。

在非遗文化课程开展过程中,小学还要重视课程组织模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实践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和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设计实践探究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并通过分工与协作完成探究任务。

4.3 加强建设校园非遗文化氛围

在学校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应减少普遍的共性元素,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墙、宣传栏,建立展览馆,宣扬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传承弘扬先贤学风文风,起到以古励今的效果。小学应该广泛参阅各类地方志寻找本地非遗文化特色,找好切入点,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虚心讨教,弥补现有状况的不足,保持风格,坚持做下去,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和传播,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感受地方非遗文化的魅力,在“知行合一”中得到全面成长。

4.4 全面整合课程资源

小学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拓宽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进行资源的整合。一方面,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交流,争取政府部门及组织对非遗课程的支持,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让人们对于本地资源保护和发展状况能有全面的了解,并获取与文化传承人进行交流的方式,推动传承人走入校园,为学生展示文化成果,从而切实提高课程资源的丰富度,确保能够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资源设置课程,进而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切实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本地资源的了解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形成良好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小学学校还应提高应用互联网整合多样化资源的能力,借助新媒体广泛进行调研工作,进一步拓宽沟通交流渠道,打造信息化共享平台,推动各方力量,及时在信息化平台上共享关于本地非遗资源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构建非遗文化资源库,为小学优化课程设计、提高课程质量打下良好的资源基础。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有效促进非遗课程资源的整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5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注意学段性。根据青少年的知识接收能力和成长阶段特点,可以按照小学教育重直观的原则,将德智体美劳,全面贯穿于小学教育各领域[8],并找到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切入点,注意各学段之间的分层和衔接。

当前针对非遗课程设置标准过高、不符合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知识接收能力和认知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设置,如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增强其适宜性,确保其充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并在课程中引入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现代化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积极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确保非遗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4.6 构建个性教学方案

学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9],在成长环境、遗传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10],且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设计和开展非遗课程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个性特征进行课程安排,再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与个性化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11],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切实改善课程开展的整体效果。

要尊重和发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在非遗课程建立后,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非遗文化教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喜爱上非遗文化,喜欢上非遗课程,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4.7 加强家校合作,融合家庭和社会资源

要加强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开展相关地方民俗展示和地方风味制作活动,全面展示地方非遗文化魅力,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将其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无论是上网观看有关非遗文化的纪录片,还是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进班级授课,或是邀请家长入校参加非遗文化艺术节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从而带动家庭、社会广泛学习非遗文化。政府也可以奖励弘扬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和个人,激发各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形成弘扬优秀非遗文化的良好氛围,促进非遗文化的发掘和传承。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非遗文化在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仍面临很多困局,需要社会及个人的反思与调整,以此促进非遗文化在小学校园里的广泛传播,将文化教育与文脉代代相传,创造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田甜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2] 高小康.非遗美学:传承、创意与互享[J].社会科学辑刊,2019(1):177-185,2.

[3] 杨晓华.浅议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7):87.

[4] 孟之知.长春市初中课程表的编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石云.指向习作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以《秦兵马俑》教學片段为例[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15):53-55.

[6] 耿生旺,胡拉毛.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期刊,2019(5):78-79.

[7] 潘卫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坚持的“三项原则”——以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2(3):49-50.

[8] 梁公卿.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学术探索,2001(3):1-4.

[9] 张鑫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编写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10]豆利.基于多元回归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1.

[11]曲贵卿,张海涛.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7):23-2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教育传承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