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活力

2023-02-19 11:36夏素琴
求知导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文章重点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建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夏素琴(1975—),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曲塘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而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将所吸收的知识进行整合、重塑,经过二次加工后向外输出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能获得文化知识,丰富知识积累,在写作中能锻炼自己对知识的掌控力与表达能力。

一、广泛阅读,整合读写资源

(一)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将学生的阅读范围概括為课堂教材与课外阅读两方面。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均经过严谨、科学的筛选,教师应重点挖掘课文内容,带领学生做好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语言技巧。赏析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是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1]。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四季之美》为例,作者在描绘四季的不同美景时,在静态的景物描写之中穿插了动态描写。例如,对于夏天,除了描述“明亮的月夜”这样的静态美,还加入了关于萤火虫的动态描述:“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样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进行赏析,并在写作时借鉴这一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应做好课外阅读工作,寻找优秀且适用于小学教育的课外文学作品,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收获快乐,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汇量与写作素材,为提升文化素养打好基础。

(二)读后总结,培养写作习惯

随着阅读量不断提升,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后往往会获得丰富的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感悟与想法记录下来,使模糊的想法转变为工整的书面内容,也就是读后感。在小学阶段,读后感写作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初步落实读写结合教育理念的手段。为写好读后感,学生需要沉下心来阅读,并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将对文章的感想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2]。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以时间顺序对典礼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让人仿佛切身体会到在举行开国大典时群众激动而又自豪的心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对开国大典的感受写下来,深入思考作者在场景描写方面的高明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开国大典怎样的气氛呢?课文中哪些描述能够传递出这样的气氛?如有学生回答,“人的海洋”和“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通过恰当的比喻营造了庄严而又热烈的气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读后感总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将“完成作业”式的阅读模式转变为“阅读与思考并存”模式,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记录阅读感悟,养成良好的“读写一体”习惯。

(三)思维训练,提高写作质量

教师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以“大语文”教学理念为基础,落实读写结合教育。教师在为学生挑选优秀阅读素材的过程中,应联系实际情况,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结,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与感悟延伸至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的思考更具开放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不同阅读素材设计不同的写作主题,并安排思维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贴合实际的内容创作。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蚂蚁们搬运奶酪时发生的故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蚂蚁搬运食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情景,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蚂蚁搬运食物的科普视频,通过视频与童话对照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写作时将动物拟人化。比如,在描写蚂蚁排成一列前进时,课文重点描绘了“蚂蚁队长”这个形象,它会像人一样对着小蚂蚁们喊“齐步——走!”“稍息!立定!”等口号。在接下来的习作环节,教师可设计写作主题“我来编童话”,让学生在下笔前先思考:故事里有哪些角色?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同角色分别经历了什么?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时善于思考、下笔前先思考的好习惯。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加入思维训练,能够改善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刻板印象。而融入生活化元素的写作训练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增强他们文章的感染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文学素养。

二、迁移练笔,丰富教学手段

(一)对照文本,进行仿写练习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训练应从仿写开始。小学生在语言积累和写作技巧运用方面尚未成熟,仿写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种写作手段,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手法、表现形式与段落结构。在读写结合实践中,教师可从教材中摘取优秀段落,带领学生分析写作手法,逐步指导学生完成仿写作业,让他们在创作相似文本的过程中加深对写作的理解[3]。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描写动物。在第13课《猫》中,作者老舍在开篇就写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但在阅读全文后,读者又能清晰地感受到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猫在稿纸上留下黑黑的脚印,本来是它闯的祸,但老舍却说猫这是“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样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手法不仅能使文章更生动,还能从细节中展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让读者感受到猫的可爱之处。在接下来的写作练习《我的动物朋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猫》的写作手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专门的仿写训练,通过分析优秀范文的行文结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写作手法和叙事结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这些写作手法进行多元化的思维发散训练,仿照范文完成习作。

(二)分析课文,进行扩写练习

扩写与续写训练在小学写作能力训练中十分常见,与传统的命题作文不同,扩写与续写训练允许学生在理解作业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写作,同时在规定框架内进行内容创作,能避免跑题、偏题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叙事型文章的扩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留白空间,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发展[4]。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为例,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童话世界:东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雷云拍着大手。风吹过竹林的呼啸声被比喻成“吹风笛”,花在雨中摇摆被描写成“跳舞”,大量的拟人手法让文章格外生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与续写,由问题导入:“在冬天看不到花的时候,花在做些什么?在春天到來的时候,这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扩写与续写练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将想象中的场景用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将想象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能力,着重培养他们的书面表达技巧,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发挥想象力。而这种自由化的写作训练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实现活力化教学。

三、转变观念,更新读写模式

(一)先写后读,调整读写顺序

优化与调整读写顺序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完成读写顺序调整。在传统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一般是在阅读之后完成写作教学,但这时有的学生会受到阅读过的文章的影响,出现思维固化的情况。长此以往,旨在发展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写作训练将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甚至会让部分学生抗拒写作,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5]。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中,作者冰心将吹泡泡这个简单的动作描述得充满趣味。小学生基本上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所以在阅读《肥皂泡》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描写吹肥皂泡的过程。要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动作写成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吹肥皂泡的方法、泡泡飞上天空的样子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入手。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再带领他们学习课文,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吹肥皂泡的过程的,课文中哪些描述比自己写的文章更好,有哪些描写手法是可以借鉴的。积累相关写作经验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读写结合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读写顺序,如在阅读教学前布置主题习作任务,这可能会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深入理解,优化阅读方式

教师的教育方式通常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着重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阅读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麻雀》中,作者生动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尽管文章篇幅较短,但通过描写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以及猎狗从攻击到退缩的态度变化,清晰地呈现了三者对峙的场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分析作者是如何交代时间、地点与人物的。同时,作者突出描写了麻雀和猎狗在体型与力量上的对比,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老麻雀勇气的珍贵。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还需要关注作者如何交代背景、引入事件,并养成在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文学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表达能力,而这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本知识,还应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文学的深厚底蕴,让学生在更具活力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持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刘晨.读出新意,写出乐趣:浅谈如何让读写结合点亮语文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145-146.

金浩玲.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的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21):15-17.

杨晓凤.读写结合同步提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J].考试周刊,2021(A2):46-48.

庄莉莉.探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21-22.

念小明.入文出文 让读写结合浑然天成: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策略探微[J].名师在线,2021(32):27-2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