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当
(光谷汤逊湖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2)
图1 图2 图3
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证明探究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数学中考试题第23题)
纵观题干和图形,发现例1以课本习题为背景,在熟悉的基本图形中延长ED,与AB相交于点F,提升了学生识图的难度,从条件特殊到一般,再过渡到特殊,探究结论的相似之处.
例2如图4,△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E=CD,求证:DB=DE.
图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93页第13题)
2022年是实施“双减”政策下的首次中考,武汉市在此政策下继续围绕核心素养、依标务本的理念命制试题.例1与往年试题结构、题型、难度上保持一致,但“稳中出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在背景材料选择上更倾向于教材习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即“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聚焦学情,体现了试题的人文和谐,呼唤人本回归;试题图形简洁明了(基本图形为两个底边在一条直线上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在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上),文字简练准确,整体呈现和谐流畅.
试题设置不同能力进阶的问题,第1)小题将条件特殊化,通过∠ABD=∠ADF,证明△AFD∽△ADB,可快速解题,并且后面两个小题方法一脉相承.不少学生紧盯等边三角形、含30°直角三角形相关的边与边之间性质,结合分支特殊条件解决第1)小题,但不利于后面小题的解答,属于识图推理题,相对简单.第2)小题将条件弱化,由等边三角形过渡到一般等腰三角形,从特殊到一般,可继续沿用第1)小题的相似方法,抓住不变的特征,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关系进行证明与计算,进而解决第2)小题.不少学生用给出的中点引入辅助线,使得解答过于繁杂.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模型意识等,若方法不当,则会使解答过程较第1)小题困难.第3)小题继续弱化条件,图形变复杂,线段关系进一步隐蔽,方法尽管与第2)小题一脉相承,但需要学生仔细考虑,引入必要的辅助线,在图形的“生长”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纵横、因果、异同等关系,较高程度地考查了学生通过类比迁移从观察到分析、再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继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题目较综合,难度偏大.总之,学生通过拾级而上、渐次深入的问题解答,实现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学有所答,答有所获,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获得感.
1)解由AB=AC,∠BAC=60°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AC的中点,则
由
∠ABC=∠ACB=60°,
得
∠ABD=∠DBC=30°,
又
DB=DE,
故
∠DBE=∠DEB=30°.
因为
∠CDE+∠DEC=∠ACB,
所以
∠ABD=∠CDE=∠ADF=30°,
由
∠ADF=∠ABD=30°, ∠BAD=∠DAF=60°,
得
△AFD∽△ADB,
从而
于是
评注本题巧妙地将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一条直线上重合,结合特殊条件60°角,运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导角,找到一对相似三角形,确定线段的比例关系.本题起点虽低,但意义颇深,启示深远,埋下了△AFD∽△ADB的恒成立关系,后面的第2)和第3)小题需要学生在图形的变化中抓住这一不变性解题,充分体现了转化思想,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推理能力.
2)思路1延续第1)小题的方法,直接证△AFD∽△ADB.
证法1由AB=AC,∠ABC=∠ACB,∠ABC=∠ABD+∠DBC,DB=DE,∠DBE=∠DEB,因为
∠CDE+∠DEC=∠ACB=∠ABC,
所以
∠ABD=∠CDE=∠ADF.
又D是AC的中点,从而
由∠ADF=∠ABD,∠BAD=∠DAF,得
△AFD∽△ADB,
从而
于是
思路2利用平行线构造相似.
证法2如图5,取BC的中点H,联结DH.由D是AC的中点,得
图5
DH
又AB=AC,从而
DH=DC,
于是
∠DHC=∠DCH.
因为BD=DE,所以
∠DBH=∠DEC,
从而
∠BDH=∠EDC,
于是
△DBH≌△DEC,
即
BH=EC,
亦即
又因为DH∥AB,所以
△EDH∽△EFB,
从而
于是
故
第1类过点A作平行线,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图7
模型应用图6形成X+X型;图7形成A+A型.
第2类过点C作平行线,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 图9
模型应用图8形成A+A型;图9形成X+A型.
第3类过点E作平行线,如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 图11
模型应用图10形成X+X型;图11形成A+A型.
第4类过点B作平行线,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2 图13
模型应用图12形成X+A型;图13形成X+A型.
第5类过点D作平行线,如图5和图14所示.
图14
模型应用图14形成X+X型.
评注本题条件虽然一般化,但思路1与第1)小题一脉相承,直接证明可套用第1)小题的解题过程,关键是找出∠BAD=∠DAF不变量,证明△AFD∽△ADB.思路2呈现的是大多数学生引入辅助线的做法,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将未知线段比转化为已知线段比,利用出现的重组相似型或者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找到突破口.
3)解法1(构造A型相似)如图15,取BC的中点H,联结DH,易证
图15 图16
△DGH≌△ECD,
则
GH=CE,
从而
于是
易得
△EDH∽△EFB,
即
又
因此
即
解法2如图16,过点C作CH∥EF交AB于点H,则
∠HCB=∠E=∠DGC, ∠ABC=∠ACB,
易得
△HBC∽△DCG,
即
设CD=2,则
HB=2n,AB=AC=4,AH=4-2n,AF=2-n,
得
解法3如图17,延长AB和DG相交于点H.取BC的中点M,联结DM,由DG=DE,可知
图17
∠BGH=∠DGE=∠DEG.
由AB=AC,∠ABC=∠ACB,∠HBG=∠DCE,得
∠BHG=∠CDE=∠ADF,
又∠DAF=∠HAD,则
△AHD∽△ADB,
从而
设AD=CD=m,则AB=2m.设CG=1,则BC=n.易知
由△DMG∽△HBG,得
即
从而
故
评注本题方法可以类比第2)小题的解答思路,方法还有多种,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罗列.第3)小题使得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点B(G)不重合,所给条件更加一般化,不变的是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仍然重合在一条直线上,需要学生从隐藏的图形中学会类比迁移来分析并解决问题.遇到求线段比问题时,若苦于无法找到两条线段之比的中间过渡元素,则思维容易陷入困境.一般来说,遇到“六点四线”型使用直接法做不出来之时,可以添加平行线导比转化.此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育人导向功能.
追根溯源此背景图,可以发现解题题眼在于有两组恒成立等角关系,即∠ABD=∠CDE,∠BFE=∠BDC,从而引申出全等和相似.笔者发现,当点D不是中点时,结论仍然成立,情况如下:
1)如图18,点D在AC上,不是AC的中点.
图18 图19
2)如图19,点D在AC的延长线上.
3)如图20和图21,点D在CA的延长线上.
图20 图21
总结对于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在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上时,总有两个等腰各自同一侧腰(左左和右右)构成的夹角相等.另外,两个等腰各自相反侧腰(左右和右左)构成的夹角相等,即“共底双等腰,等角腰中藏”,并且类似于以上,在:①AB=AC, ②DB=DE, ③∠CDE=∠ABD或∠BFE=∠BDC这3个条件中,我们都可以知二求另外一个结论.
在“双减”下的数学教学中,频繁的刷题训练只会导致作业负担和课堂低效,是摧毁教学质量的最大顽固.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合理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用心领会教材蓝本的精髓,挖掘和拓展课本中习题设计的内在教育价值,学会将复杂图形进行“削枝剪叶留主干,追本溯源寻本质”,同时要由浅入深,由繁到简,循序渐进,形成一系列的问题串、方法链、知识网,引导学生做到一题多解探根源,多法归一促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让教材的使用更加有效,从而使数学课堂学习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