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证论》与《孔子家语》关系考辨

2023-02-07 11:49吴从祥
关键词:家语郑玄孔子

吴从祥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以前学者多认为《孔子家语》为王肃所伪造。随着《儒家者言》等简帛文献的出土,学者们多倾向于《孔子家语》所出有源,并非王肃伪造。王肃所著《圣证论》早佚,仅有一些片断保存于《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周礼注疏》和《通典》等典籍中。清人马国翰辑有《圣证论》一卷,后皮锡瑞撰有《圣证论补评》两卷。由于《孔子家语》真实性受到许多学者质疑,加上《圣证论》早佚等原因,故二者之间的关系较少受到学者关注。在此对《圣证论》与《孔子家语》之间的关系作一番探究,加深对二者的认知与理解,以期推动王肃思想、学术等研究。

一、《孔子家语注》和《圣证论》的编撰时间

文献记载表明,早在汉魏之际《孔子家语》一书便流传于世。《通典》卷六十九:“魏时或为《四孤论》曰……博士田琼议曰:‘虽异姓,不相为后,礼也。《家语》曰:绝嗣而后他人,于理为非。’……大理王朗议曰:‘收捐拾弃,不避寒暑,且救垂绝之气,而肉必死之骨,可谓仁过天地,恩逾父母者也。吾以为田议是矣。’”[1]1914-1915博士田琼为郑玄弟子,其引《孔子家语》为据,王朗赞同其说。王朗,王肃之父。据《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记载,王朗于建安末为大理。可见此事当发生于建安末、魏初时。王朗可能没有见过《孔子家语》一书,但他并没有质疑这本书的存在。另外,与王肃同时代的王基可能也读过《孔子家语》[2]。

后来王肃从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处得到《孔子家语》一书。王肃《孔子家语序》:“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已来。”[3]王肃何时得到《孔子家语》一书呢?王肃《孔子家语序》:“郑氏学行五十载矣。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而予从猛得斯论,以明相与孔氏之无违也。斯皆圣人实事之论。而恐其将绝,故特为解,以贻好事之君子。”[3]王肃得到《孔子家语》之后,“恐其将绝”,于是为之作注,以扩大其传播与影响。

据《后汉书·郑玄传》载,郑玄卒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六月。刘汝霖等学者认为“郑氏学行”始于郑玄卒后。于是刘氏以郑玄卒年向下推五十年,认为王肃《孔子家语注》作于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4]。《圣证论》多次引用《孔子家语》,王肃不可能晚至其卒前数年方得到《孔子家语》一书。

据《后汉书·郑玄传》,郑玄游学十余年后,于汉桓帝延熹九年(166)辞别马融归乡里,躬耕教授,生徒多达百千人。本年十二月,第一次党锢之祸起,不久郑玄亦遭禁锢。于是郑玄杜门不出,潜心注经。被禁十四年间,郑玄先后注三《礼》等。直至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三月,党锢解,郑玄方再次开门授业,“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5]。党禁之前,郑玄虽然授学数年,生徒也不少,但经过十余年的中断,故其早年的影响是有限的。党禁解除之后,郑玄授业数十年,生徒数千,其遍注群经,融古今之学、众家之学于一体,使得学者略知所归。现可考知的有姓名的郑玄弟子及再传弟子多达三十余人,如崔琰、王经、国渊、任嘏、宋均等,皆一时名流。可见,郑学的流行始于党禁之后。故笔者认为,王肃所谓“郑氏学行”当从第二次党禁解除时(184)算起,至魏明帝青龙元年(233),正好五十年。故王肃于本年得到《孔子家语》一书,且《孔子家语注》亦当作于本年。王肃时年四十,任散骑常侍。《三国志·魏书·杜恕传》注引《魏略》:“黄初中……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6]506正因如此,孔猛从其受学,乃情理之中的事。

至于王肃作《圣证论》时间,史书无载。《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证论》以讥短玄,叔然驳而释之。”[6]419-420《经典释文序录》亦云:“作《圣证论》难郑玄。”[7]《礼记正义》孔疏多次云“《圣证论》王肃难郑云”,《通典》亦有此类说法。可见,《圣证论》实为王肃驳郑玄之作。王肃好贾、马之说,不好郑氏学,曾撰著作多种,如《毛诗义驳》《尚书驳议》等,对郑玄之说进行辩驳。《三国志·魏书·王基传》:“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6]751皮锡瑞认为《圣证论》“盖自谓取证于圣人之言”[8]。可见,王肃注经驳郑,受到王基等人反驳之后,于是他又作《圣证论》,以圣人之言来立论。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是时(青龙三年,235),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百姓失农时,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虽不能听,常优容之。”[6]104《三国志·魏书·王基传》:“明帝盛修宫室,百姓劳瘁。基上疏曰……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6]751明帝于青龙三年(235)大兴宫殿,杨阜、高堂隆等人进行劝谏,王基劝谏亦在此时,王基驳王肃当在王基上谏明帝修宫殿之后。受到王基等人非难之后,王肃再作《圣证论》进行反驳,则更在此后。故可知,王肃作《圣证论》远在其得到《孔子家语》及作《孔子家语注》之后。《圣证论》大量引《孔子家语》则很好地印证了这点。

二、《圣证论》对《孔子家语》的直接引用

王肃曾集《圣证论》以驳郑玄。《圣证论》早佚。王谟的《汉魏遗书钞》辑得佚文21 条。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得佚文35条。皮锡瑞《圣证论补评》收录佚文34条,并作了详细的考辨。《旧唐书·元行冲传》言“子雍规玄数十百件”[9],可见王肃《圣证论》原有上百条。王肃曾遍注群经,从今存王肃经注佚文来看,王肃解说异于郑玄者,远非上百条①据李振兴统计,王肃经注今存一千一百一十四则。李振兴:《王肃之经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王肃集《圣证论》时,可能将较有证据者汇集一编,一些证据不足者或区别不甚大者,皆未以集入。就算以百条计之,今存不过三分之一左右。《礼记正义》《毛诗正义》《通典》等,有的引用时明言“圣证论”,有的于某处先后录有王肃、孔晁、马昭、张融的言论,马国翰便将这些视为《圣证论》片断,而加以辑录。马氏此举虽不尽合理,但大体还是可取的。

王肃《孔子家语序》:“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斯皆圣人实事之论。”[3]于是他论说时常引以为据。《南齐书·陆澄传》:“王肃依经辩理,与硕相非,爰兴《圣证》,据用《家语》。”[10]皮锡瑞《经学历史》:“盖自谓取证于圣人之言,《家语》一书,是其根据。”[8]从马国翰所辑佚文来看,王肃《圣证论》共引《孔子家语》12次。这些片断有的直接云“《圣证论》”,有的下文有孔晁、马昭及张融人等论说,可见这些片断皆出于《圣证论》无疑。

今存《圣证论》佚文35 条(据马国翰辑本),而引用《孔子家语》多达12条。《孔子家语》带有浓郁的资料汇编性质,其中大部分资料可见于今存其它文献之中。如“六宗”论,可见于《孔丛子》和孔安国《尚书传》;如释“献”可见《韩诗外传》卷五和《新序·杂事五》;“孔子对定公问”具体内容可见于《礼记·郊特牲》;如“六成”可见于《礼记·乐记》及《史记·乐书》。王肃末见《孔子家语》之前,苦于缺少有力证据,往往“撰经礼申明其义,及朝论制度,皆据所见而言”[3]。得到《孔子家语》之后,王肃认为《家语》所载“皆圣人实事之论”,并且《家语》所载多与自己所见相合,“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3],故其在《圣证论》中多引《家语》为据自然不足为怪了。

考之《圣证论》原文便可发现,在驳难郑玄时,王肃“没有过度依赖《家语》立论”,“《家语》之外,王肃还征引了大量典籍和前儒成说以为证据”[11]。如“男女婚期”条,王肃先引《周官》,再引前贤之言,最后引《家语》中孔子之言,以说明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是期限,并非是最低年龄要求。又如论男女婚期,王肃先后引用了《周官》《诗》《仪礼》《毛传》《韩诗外传》中的资料,最后方引《家语》中资料。原文较长,在此不作引录。再如论舜弹五弦琴:

王肃曰:《尸子》及《家语》:“昔者舜弹五弦之琴,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12]326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郑玄注:“南风,长养之风也,以言父母之长养己。其辞未闻也。”[13]1534王肃在《圣证论》中引《尸子》和《家语》以补充舜所弹琴歌,以修正郑玄“未闻”之说。

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虽然王肃非常器重《家语》,但是在引用为据时,还是非常慎重的。王肃尽量多引《家语》之外的经典为据,以增加说明力,而不以《家语》为孤证。由于《家语》一书流传不广,见到《家语》的人不多,于是王肃尽量将人们熟知的经传资料置于《家语》之前,以便于人们理解。尽管如此,王肃还是遭到郑派学者的大力指责。马昭云:“《家语》,王肃所增加,非郑所见。又《尸子》杂说,不可取证正经,故言‘未闻’也。”[12]326马昭认为王肃所引《家语》片断,乃王肃所“增加”,而非《家语》原文;《尸子》为杂说,可以“视而不见”。这样的牵强辩护,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简而言之,虽然王肃对《家语》极为器重,在《圣证论》中对其多加引用,某些材料同时可见于《家语》之外的文献时,王肃往往引自《家语》,以增强其说可信性。但是其对《家语》的引用还是比较规范、慎重的。一方面,尽量将《家语》与其它经典一起引用,以避免孤证成说;另一方面,尽量先引其它文献,再引《家语》,既便于人们理解,又能增强说服力。

三、《圣证论》对《孔子家语》的化用

以上就《圣证论》引用《孔子家语》的情况作了一番考察。其实,除了直接引用之外,王肃还常化用、借用《家语》中的观点,以提升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对于此问题,学者少有涉及,故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尚书·舜典》:“禋于六宗”。对于“六宗”,学者们意见不一。《尚书·舜典》疏引:孔光、刘歆以“六宗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也”[14]127。王肃早期信从刘歆等人的《易》六子说①早年王肃可能没有见到孔安国传,或者对孔安国说不以为然。。《晋书·礼志上》:“《尚书》‘禋于六宗’,诸儒互说,往往不同。王莽以《易》六子,遂立六宗祠。魏明帝时疑其事,以问王肃,亦以为《易》六子,故不废。”[15]《通典》卷四十四:“魏明帝立六宗,祀六子之卦。明帝疑其事,以问王肃,亦以为六子之卦,故不废矣。”[1]1233《礼记·祭法》疏引:“《圣证论》王肃‘六宗’之说,用《家语》之文,以此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为六宗。”[13]1588《经典释文》:“王云:‘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也。’”[16]76《释文》所引当出于王肃《尚书注》。②马国翰将此条辑入王肃的《尚书王氏注》。可见,获得《家语》之后,王肃接受其说,并将其写进《圣证论》和《尚书注》③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引《圣证论》以乾坤六子为六宗。《礼记正义》明言《圣证论》及《家语》中“六宗”观点,与此不同。另,王肃《圣证论》出后,遭到孙炎、马昭等人强烈反对,以至诏王肃、郑玄两派互相辩论,由博士张融作论定。《晋书》和《通典》皆载魏明帝曾欲变六宗六子之祀,后听从王肃意见而未作变更。王肃《圣证论》中观点遭到郑派学者强烈反对,在这一情形下,魏明帝不可能轻易接受王肃《易》六子之说。因此,《易》六子说当为王肃早年观点,后王肃从《家语》及孔安国的观点。。

《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毛传》释“四国”为四方。郑玄云:“四国,谓为密也、阮也、徂也、共也。”[17]519《圣证论》:“王肃曰:‘无阮、徂、共三国。’”[12]314王肃云:“彼四方之国,乃往从之谋,往从之居。”其《奏》云:“《家语》引此诗,乃云:‘纣政失其道,而执万乘之势,四方诸侯固犹从之,谋度于非道,天所恶焉。’”[17]519王肃所引当为《家语》原文。此处明言“四方”,可见《家语》将“四国”释为“四方”。《圣证论》此处虽未明引《家语》,但其意与《家语》相合,或是受到《家语》影响的结果。

另外,《圣证论》中的一些观点同于《家语注》。如《尚书·旅獒》疏引:“王肃《圣证论》及注《家语》皆云‘八尺曰仞’。”[14]195此处“《家语》”当为“《家语注》”之误。《家语·致思》:“有悬水三十仞。”王肃注:“八尺曰仞。”[18]21《圣证论》同于《家语注》,当源于《家语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圣证论》中的一些语句化用了《家语》中的观点,一些观点同于《家语注》,很可能源于《家语注》。可见,《家语》对王肃《圣证论》的影响极大。

四、《圣证论》对《孔子家语》的不从

以上对《圣证论》引用和化用《孔子家语》的情况作了考察。其实,王肃对《家语》并非一味地盲从,对于《家语》中一些不甚合理的观点,有时王肃宁从旧说也不从《家语》。

(一)《礼记·郊牲牲》:“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

王肃难郑曰:“鲁冬至郊天,建寅之月又郊以祈谷,故《左传》云‘启蛰而郊’,又云‘郊祀后稷,以祈农事’,是二郊也。”[12]325

按:《家语·郊问》:“故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至于启蛰之月,则又祈谷于上帝。此二者,天子之礼也。鲁无冬至大郊之事,降杀于天子,是以不同也。”[18]76《孔子家语》明言天子有二郊,鲁无冬至大郊之事,而王肃《圣证论》认为鲁有二郊,显然异于《家语》。

(二)《礼记·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家语·郊问》:“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18]76《家语》明言郊以其祖配天。

又曰:《祭法》“禘黄帝”,是宗庙五年祭之名。故《小记》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谓虞氏之祖出自黄帝,以祖颛顼配黄帝,而云以其祖配之。依《五帝本纪》,黄帝为虞氏九世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虞氏七世祖。以颛顼配黄帝而祭,是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12]328。

按:《家语》明言祭天以其祖配祭。郑玄之说有一定道理。而王肃认为“禘郊为一”,故禘始祖黄帝,而以其祖颛顼配之。王肃之说,显然不合于《家语》之论。

有时王肃对《家语注》中的观点弃而不用。如《诗经·小雅·车舝》:“以慰我心。”《经典释文》:“慰,怨也,于愿反。王申为怨恨之义。《韩诗》作‘以愠我心’,愠,恚也。本或作‘慰,安也’,是马融义。马昭、张融论之详矣。”[16]195可见在《圣证论》中,王肃释“慰”为“怨恨”。《毛诗正义》:“王肃云:‘新婚谓褒姒也。大夫不遇贤女,而后徒见褒姒谗巧嫉妒,故其心怨恨。’”[17]482可见,王肃《毛诗注》亦释“慰”为怨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孔子曰:《诗》曰:‘觏见新婚,以慰我心。’”王肃注:“慰,安。”[18]97可见,《圣证论》释“愠”同于其《毛诗注》,而不同于《家语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今存《圣证论》35条,其中明引《家语》12条,同于《家语》2条(不含同于《家语注》者2条),对《家语》弃而不用者3条,合计17条,占今存总数一半左右。从现存条目来看,《家语》对王肃影响极大,故其《圣证论》多受《家语》影响。

猜你喜欢
家语郑玄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史记》三家注引《孔子家语》考*①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孔子家语》的成书及版本流传
《孔子家语》话真假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