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生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园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向等,围绕生本观念建构管理模式。依据“双减”政策的实际内容,班主任应着力构筑“家、校、社”共育的体系,积极引进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获得自主成长和多元发展的权利,促使他们在开放、轻松和自由的环境中减轻负担、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此体现新时代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初中生接受信息的来源愈加广泛,他们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增强,而部分班主任依旧采取陈旧的管理方式,这种新旧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引导,学生难以疏解长时间堆积起来的心理压力,极易出现某些心理问题,这也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现有的班主任管理体制存在资源单一、形式固化等明显的不足,部分教师解读“管理”这一名词时出现了偏差,他们尚未掌握思想引导、心理疏解等方面的技巧,反而更强调“管”,这样的管理方式不符合初中生身心的特征,也不利于提升德育和心理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以建设家、校、社共育体制为途径,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起来。在政策的指导下,班主任要认识到学校育人主场的地位,全力挖掘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将减负和增效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学科管理等多项工作中,以此立足教育的本质,强化学校的育人作用[1]。
1.组织管理培训活动。“双减”政策尚且属于新政策、新理念,部分教师对其内涵和操作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在将其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时遇到了困难,这就说明班主任理解和掌握“双减”管理理念的程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此,学校要为班主任提供学习平台,组织专门的管理培训活动,让班主任集中学习和解读“双减”教育理念,探索将减负、增效思想融入具体管理措施和教育模式的路径,通过辩论、探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流通,促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管理培训活动不仅要阐释和解析“双减”的理论内容,也要利用仿真化、模拟化的管理案例着重展示班级管理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此考查他们的临场反应及践行“双减”理念的真实能力,增强培训活动的实效性,推动班主任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此外,学校也要设定与培训活动相配套的考核体系,建立班主任观察制度,评判他们的管理、教学等工作是否遵循“减负增效”的理念,利用真实数据进行客观考核,借助物质奖励和名誉奖励等方式在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以此驱动班主任实现个体发展和可持续性进步。
2.建设学科研学模式。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学科教学之间关系紧密,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为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等提供必要的前提。对此,班主任可以从学科教学的角度通过建设学科研学模式做好教学示范工作,为学生创建自由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民主学习环境,让他们通过专项化和研究式的学习模式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探索的意识,如此能有效调动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自我反省等能力,以此为基础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学生也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对策并为班级相关活动建言献策,以此形成良性的教学和管理循环。
在创建研学模式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精选契合初中生成长规律的专项选题,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反思意识等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有效管理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指导他们围绕选题展开校内学习、校外探索活动,突破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模式,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促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自主管理技能,逐渐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思维,确保他们能有序安排自己的学习方案、生活计划,为班主任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3.架构学生自治体系。“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提到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从这一点出发,班主任应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通过架构学生自治体系的方式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以此强化他们自我管理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这样既能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也能增强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架构学生自治体系要遵循学生的自主意愿,教师可以提前制作意见箱,让学生以单独署名的方式推荐自己或班级内其他优秀人员担任班委,等学生投票结束之后班主任要整合和归纳意见箱内的内容,了解学生的主观意愿,系统化地培训有意参加自治组织的学生,给予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各自的职位上发挥应尽的职能[2]。另外,为了加强学生自治体制的驱动性,教师要摒弃“一劳永逸”的教育观念,以自由流动的方式确保班级自治体系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定期开展班委考核活动,利用班级匿名投票和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管理实绩客观评判学生是否胜任班委职位,据此合理做出调整,推举有能力、有素养的学生担任新一任班委委员,这样既能增强班级活力,也能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然能够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
4.实施专题教育计划。部分班主任对“双减”政策存在错误性认知,将工作重心放在“管”上,这与“双减”政策“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理念相悖,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这种情况,自然难以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对此,为了深度融合“双减”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实施专题教育计划,以初中生当前的思维发展情况、心理健康水平、道德素质养成情况等为依据甄选教育专题和案例,以主题班会、班级文化活动、作文竞赛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将专题教育计划付诸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班主任管理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且针对学生专题教育活动表现的真实状态,教师要以“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全方位、客观化地评判和分析每一个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心理健康水平、道德素养、学习能力等,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找准每一个学生能力、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巧妙借助情感激励法、倾听艺术与学生展开多元互动,了解他们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尝试为他们出谋划策,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增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基于“双减”政策“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的要求,教师应着力建设共育体制,把家庭作为班级管理的有效资源,让家长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以此扩展管理的范围,确保家长能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法[3]。
1.开放共育平台。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展开教育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带来丰富的前沿信息。据此在建设共育体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校园内网等技术手段开放家校共育平台,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畅通交流提供途径,班主任可以利用平台及时向家长传送与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有关的信息,让家长了解“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和相关条例,明确如何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融入减负教育理念,以此增加家长的知识储备,驱使他们利用正确的教育对策应对初中生学业和生活上出现的消极问题。此外,为了促进家校之间的多元互动,班主任也应定期与家长展开线上集中交流活动,以学生近期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为主,围绕初中生健康成长、减负教育的话题展开多方讨论,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家长实施减负教育,为学生提供轻松自在、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
2.开展亲子活动。“参与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是“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为了达成这个要求,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领作用,指导家长定期开展室内和户外亲子活动,带领学生在户外锻炼身体、感受自然,并开启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活动,与学生一同成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条理化的生活习惯。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亲子活动,借助亲子体育竞赛、亲子默契游戏等多种活动拉近亲子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锻炼身体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在与家长密切配合的过程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此学生既能在课余时间开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能在与教师和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树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单独交流亲子活动的实际情况,指出家长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探寻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达成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双向减负的目标。
1.建立点对点教育基地。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社会教育往往处于边缘位置,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把管理的范围扩展到社会领域,甚至还把班级管理局限于学校范围内,这显然与“双减”教育思想不符。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在深入解读“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引进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点对点教育基地,利用社会中的文化展览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展开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活动,与其建立长期合作模式,定期带领初中生前往教育基地实施历史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审美教育等计划,让学生在历史材料、红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在学生各项素质皆有所增强的基础上,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自然也能得到提升[4]。此外,在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引进来”的角度邀请社会各行各业的翘楚作为演讲嘉宾,叙述他们成功、挫折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挫折和激励教育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在内心深处埋下理想的火种,如此班主任管理工作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成立家、校、社共育组织。从“双减”政策的教育理念可知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要充当桥梁和引领者,着手成立家、校、社共育组织,把学校管理者、家长和社区负责人融入同一个组织和管理体系,共同商议和制定减负教育计划和方案,达成减负教育的共识,从而为初中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而且教师也要与社区展开交流,在社区内建设青少年服务站点、心理咨询室、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让初中生能够获得独立成长的空间,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利,在社区的全力支持下解决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压力等。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开展定期回访活动,亲自前往学生家中和社区教育站点进行考察,了解家庭管理和社区教育活动的实时情况,做好记录和评价工作,从教育心理学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等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促使家、校、社能够在同频共振的模式下把“双减”政策教育理念融入初中教育活动。
基于班主任管理的真实情况,为了有效弥补管理工作的缺陷和不足,班主任要深度分析“双减”政策,从中提炼有关管理工作的理念,并将其糅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同时,为了实现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优良教育环境的目标,教师也要从“双减”政策思想入手综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形态,让学生能够在协同教育体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品质,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