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娅,王 珏,程宏斌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痤疮是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皮脂腺过度分泌、细菌感染、免疫及炎症等认为是痤疮的潜在机制。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实证与肺热、风热、血热、湿热有关,虚证与阴虚、脾虚、肾虚有关。然《内经》早就有论述“三焦与腠理相通”,故而笔者试从三焦理论探讨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治法方药。
1.1 三焦为独立的脏腑,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 “三焦”一词起源于《内经》,由于《内经》在原文对其形态结构描述模糊不清,使得后世医家对其形态结构争论不休。唐孙思邈开创“部位三焦”学说,将三焦作为划分人体结构区域的概念,诚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言:上焦主“心肺之病”,中焦主“脾胃之病”,下焦主“肝肾之病”。然而孙思邈在原文中并未直接提出五脏归属于三焦,只是提出三焦与五脏在病理相关。且虽然孙思邈在原书中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但具体论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如果三焦只是作为划分脏腑结构的概念,那么直接将其归属于五脏,为何还要赋予它独特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表现。由此可见,部位三焦并不能否认三焦作为独立脏器的存在[1]。《素问》论其为有形有质,是一个实质性器官,主“化糟粕,转味而入出”属“膀胱,为孤府”。宋陈无择创立“三焦脂膜论”。张景岳《类经》中记载到“三焦,一腔之大腑也。”现代亦有不少医家从解剖学结构探讨三焦的实质,从而衍生出包膜论、胰腺学说、空间结构、离子通道等观点[2-4]。中医学界对于三焦形质之论争论已久,至今尚无明确统一的概念,多数医家认为三焦作为独立的脏腑,广泛存在于人体,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笔者认为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应有明确的形质,但因其分部广泛,遍布全身,通过膜原等结构与五脏六腑联系紧密,从而导致上、中、下三部结构相同,而生理功能各异而分为三部。上焦与心肺联系,助其宣发;中焦与脾胃关联,助其运化;下焦与肾脏联络,助其排泄,如《内经》所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2 三焦生理病理 《难经》言三焦为“有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而“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主持诸气,人体之气在体内流通、宣发、输布以及转化,皆通过三焦敷布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人体之气以三焦为通路,经历下焦化生为元气以鼓舞诸脏腑活动,经历中焦化生为脾胃之气,继而化生为营卫之气,一则入血脉,化为血,一则宣散于肌表;经历上焦化生为宗气,以行呼吸、贯心脉,诚如张锡纯提出“人之一身,皆气之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灵枢》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难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通路”。三焦作为机体水液运行的通路,虽然全身水液代谢是靠上焦心肺宣散津液,中焦脾胃消化吸收输布津液,下焦肾脏排泄尿液等多脏腑协同而完成,但是水液的升降出入,必须依赖于三焦才能实现。
三焦内连脏腑,外通肌表,既是外邪侵袭机体的入口,又是体内气机、津液运行的通道,还是痰湿等病理产物停滞的场所。外邪侵袭、内伤致病、气津失调任何一因素均可影响三焦通利,三焦郁滞则气津运行失常,生痰生湿留滞三焦,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障碍,由因致果,果生因,循环无端,终致三焦郁滞,气津失调,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
2.1 痤疮从“三焦”论的理论依据 《灵枢》记载“三焦膀胱者,腠理膀胱其应。”言明腠理与三焦之间有存在密切联系。仲景言“腠理”即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刘舟[5]从两者结构、生理功能对比发现腠理是机体各个组织的间隙和纹理,归属于三焦的一部分。由此可知,皮肤腠理亦属于三焦。另一方面三焦与卫气相关,卫气生成于三焦,运行于三焦。卫气司腠理开合,三焦通过影响卫气生成、运行,从而调控皮肤腠理开合。《丹溪心法》言“有诸于内者,必形诸于外”,三焦作为脏腑-肌表沟通的桥梁,脏腑失调或肌表受邪,三焦枢机首当其冲;而三焦枢机不利,除了引起相关脏腑功能失常,亦会影响皮肤腠理开合失司,导致皮肤病的形成。
2.2 三焦郁滞,腠理闭塞,气津失调以致“郁乃痤” 关于痤疮的病因病机,《素问》早有记载“寒薄为渣,郁乃痤”,王冰注释曰“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则为痤;“肤腠理居寒,脂液遂凝,穑于玄府”而生痤疮,此皆为“阳气内郁”所致。“郁”为痤疮发病的关键,而形成“郁”原因不仅仅《内经》所述寒湿侵袭,还有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脏腑失调等形成气郁、痰郁、火郁、食郁等,而形成郁的基础在于“三焦枢机不利”。内外合邪以致三焦枢机不利,循行于肌表的卫气则壅滞不通,卫气司开合失常,腠理随之闭塞,以致阳气内郁。“气有余便是火”,阳气蓄积于体内,因腠理密闭,而不得外散,郁而化火。与此同时,三焦作为体内运行气液的运行通道,一旦壅滞阻塞,则气津运行障碍,以致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产生痰、湿等病理产物。三焦郁滞,以致腠理闭塞,气津失调,生成湿、痰、火三者病理产物,三者可单独或相兼致病,郁于肌表,发为痤疮,即为“郁乃痤”。
三焦通过膜原等组织结构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其上中下三部生理、病理皆与五脏相关。上焦与心肺相连主宣发,其病多郁热;中焦与脾胃相连主运化,其病多湿热,下焦与肾脏相连主纳藏,其病多虚热,以此确立调治三焦的治法为上焦开宣以透郁热,中焦通利以行湿热,下焦补虚以降虚火。
3.1 上焦郁滞,郁火内生,宣而发之 《内经》“肺主皮毛”,“心部于表”,心肺与体表均有关系,心肺的病变皆可以反应于皮毛。《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疮疡的发病与心火相关。张景岳承袭此观点,注曰“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正常生理情况下,心布散阳气于体表,以维持肌表正常生理功能,从而防止外邪侵袭[6],如《类经》所言“心火主阳在上,故其气在表”。各种病理因素导致心火过于亢盛,心火循经影响皮部气机,以致腠理闭塞,肌表阳热内郁,熏蒸气血,血败肉腐郁于体表发为红色丘疹。《外科大成》:“痤疮之症,乃肺热而风吹之”,痤疮亦与肺经郁热相关。《内经》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居上焦,宣发气津濡养皮毛,皮肤腠理开合以调节肺的呼吸。肺脏疾病可累及皮毛,皮毛受邪亦可传变于肺。外感六淫之邪,腠理开合失常,内传于肺,肺气郁闭,卫阳郁久化热,热邪闭郁肌表,发为痤疮。
《内经》言“火郁发之”,历代医家对“发”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冰、喻嘉言均则提出“发谓汗之”外能开散“腠理郁闭”,内使“郁热”顺其性而外出。张景岳则强调因势利导则为发。赵绍琴则提出“发”包括多种治法,不仅仅局限汗法,“祛其雍塞,展布气机”即为发。升降散源于《备急千金要方》,随着历代医家不断临床实践,升降散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目前被认为是“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7]。方中僵蚕、蝉蜕二者,气轻浮而升清阳,味辛散而解郁热;姜黄辛香透达,有行气活血之功;大黄泻下以降浊阴,苦寒以清郁热,全方以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为“开窗散热”之要方。导师常用升降散治疗上焦火郁所致皮肤病,不仅仅局限于痤疮,其火盛者可配伍黄芩、黄连、白头翁、栀子等清热解毒之品;其郁闭甚可配伍桂枝、薄荷、石膏、柴胡等开宣之品;病变偏于肺脏时,配伍桔梗、杏仁等恢复肺脏之宣降;病变偏于心火亢盛时,可配伍导赤散清心利小便。
3.2 中焦郁滞,湿热互结,通而行之 “膏梁之变,足生大丁”,过食肥甘厚味亦为痤疮的重要病因。《内经》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负担过重,中焦转化不及,水谷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而成糟粕停滞体内,最终转化而湿浊留滞中焦,加上脾失运化,腠理疏松,外感湿热之邪,即“太阴内伤,湿饮停聚”与“外感时令之湿”,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脾主四肢肌肉,湿热外犯于表,熏蒸皮肤气血,脂凝成痤,或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头面及胸部,此皆为痤疮好发部位,湿热循经上犯,阳热郁于肌表发为痤疮。湿热蕴结中焦,当分辨湿热轻重。偏于胃者,胃为阳明燥土,邪易热化表现为湿重热轻;偏于脾者,脾为太阴湿土,邪易从湿化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相合,如油裹面,“徒清热则湿不去,徒祛湿则热愈炽”,治宜“分消走泄”。导师临床常以甘露消毒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方中豆蔻、薄荷、石菖蒲、藿香芳香化湿以宣上,滑石、茵陈、黄芩清热利湿以渗下,连翘、射干、贝母清热解毒,透邪散结。若偏于太阴脾湿,减轻方中清热之品,配伍茯苓、薏苡仁、草果、苍术等祛湿,同时可酌加苏梗、厚朴、陈皮等恢复脾脏之运化;若偏于阳明胃热,则可配伍黄连、黄柏、栀子、白花蛇舌草等清热之药。
3.3 下焦郁滞,虚火上炎,引而下之 《类经》中记载“卫气者……其气自膀胱与肾由下而出。卫气生成于下焦,肾脏通过影响卫气的生成,进而调控皮肤腠理开合。“肾为阴阳水火之宅”,元气根藏于肾中,为肾中之先天之精所化,以三焦为通道化生五脏阴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人体处于阳气偏亢,阴津不足的生理状态,以及现代人经常熬夜,导致肾阴亏损,肾阳相对亢盛,易伤肾阴,水亏不能治火,肾水不足则不能滋养其它脏腑之阴,容易造成各脏腑阳气偏盛,从而引起肺热、心火等,与此同时肾阴不足,阳热亢盛,卫阳怫郁,腠理闭塞,两热相合可令“面生疱疮”。除此之外,痤疮亦可见阳虚之证。现代人多嗜食生冷饮食,耗伤肾阳,阳气无力推动肾阴上滋心阴,以致心火独亢,阳气外浮于表,加之肾阳不足,卫气亏虚,抵御外邪能力下降,风寒湿郁于肌表,两邪相合而化热,以致肌表气血紊乱,发为痤疮。下焦阴阳亏虚,阴不制阳,阳不固阴,阳气浮越于表,当以引火归原,使虚火不升。导师临床常选用肾气丸加减,方中配伍附子、肉桂辛热之品,引火下行,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肾填精,茯苓渗湿泄浊,泽泻、丹皮降相火以制虚阳浮动。偏于阴虚者,酌加玉竹、北沙参、女贞子等滋阴药;偏于阳虚者选用干姜、鹿角胶等温补之品。
综上所述,“三焦郁滞”在痤疮的发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三焦论治痤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三焦通利,气津运行有道,则郁结可散,痤疮自消。最后笔者文献研究时发现“三焦”理论不仅在皮肤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广泛指导如水肿、脑病、失眠、结节等其他疾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