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研究*

2022-12-02 09:16马宾刘晓君
智库时代 2022年4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马宾 刘晓君

(安徽建筑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以价值立场、时代观点为具体内容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立足现实、服务社会的教育实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互作用、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从师生双向互动角度,对承接理论与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进行内涵、原则、过程与实现的研究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突出二者的平等地位与双向互动。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教育内容的同时,受教育者也发挥主体性作用,合作互动中发生能动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主体模式就是高校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思想理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影响大学生,同时大学生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彼此作用、互相影响,使大学生形成切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并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指导教育实践的结构范式。这种模式超越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单向灌输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主体间关系,践行教学相长,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把握原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提供前提基础、运行保障与目标方向,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主体地位,在彼此理解与相互交往中实现双方意义共享、态度认可与品行提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在主体性的确立是主体间良好互动的先决条件与动力支持。具体来说,一是高校教师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注重精神体系共建的动力鼓励与引导协作,二是大学生要激活自我意识、加强自我创造、提升自我教育,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尊重彼此,自由充分地展现二者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再以各自的情感、知识、品德全身心合作支持,才能实现德性生成、协同共进。

(二)日常性

日常生活世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存在的现实根基,使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生动,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对话与交往创造必备条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与境遇,从中取材,并与大学生已有的人生经验建立内在关联,进而达致教育主体之间的意义共享、情感共鸣与价值共识。大学生真正认同互动内容对生命与生活意义的价值,批判性把握日常现实,关爱生命、理解他人、融入生活,得以重塑自身理思想品德。

(三)实践性

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本质都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知识、价值与品德在于践行,实践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要求高校师生切身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感悟、检验、强化精神共同体,促使大学生做到从判断上“应然”转变为行动上的“天然”,完成高尚德行的养成。

(四)适度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需要辨证的看待,合理推动。主体互动需要控制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既不能流于表层,又不能过犹不及。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敢于为学生提供言行的空间与时间,要勇于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甚至挑战;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握好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与责任担当,要组织好互动进程,引导互动良性发展。对于违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规律和目标的言行要及时恰当指正。

(五)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以推动国家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为目的,还要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旨在实现个人与社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和谐共进、持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也要探寻自身的持续发展,在教育互动反馈中与时俱进、同向合力,形成具有战略地位的高校“大思政”格局,统一服务于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过程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质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二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达到和谐共进的循环往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运行过程由多个连续互动单位环节构成,每个单位互动环节又分为接触、认知、选择、反馈四个阶段。接触是互动的前提,认知是互动的开端,选择是互动的显现,反馈是互动的承启。四个阶段紧密相连、交互影响,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位互动环节,以互动单位环的形式不断延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全程,直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如图1)。

图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

(一)接触阶段

教育主体间的互动发生在统一的社会情境中,因而始于接触。接触是互动的基础,没有接触就不能产生现实的互动。有效接触阶段,教育主体相互接近产生人际关系,表现为情感联系和心理吸引。主体接触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接触,也包括通过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或其他媒介而产生的接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的前提是师生有实质性的接触,即具体情境中坦诚的思想交流,形成真情实感、融洽和谐的联系。相反,虚假表面的接触只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沦为形式,没有意义。

(二)认知阶段

由于彼此的接近和接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收到对方产生的信息,开始对这些信息的理解活动,因而形成师生双向认知,旨在了解彼此、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高校教师通过多途径多维度构建立体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仅能够提高教育针对性,同时也在认识、了解学生中整合知识结构,完善自身能力。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在专业学识、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优势也相应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高校教师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自然指导、引领着学生。这一阶段,主体互动中了解对方的信息,而互动的态度与语言将影响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并制约下一阶段的成效。

(三)选择阶段

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态度与行为上互做选择。受教育者并不是消极的完全接受,而是根据自身经验、实际需求等对教育者采用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进行主动选择。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以及教育者的魅力话语有助于受教育者的认同与接纳,反之强硬空洞的说教与不得人心的互动则令受教育者抗拒。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双向选择,意味着教育者也依据本身的知识经验、观念立场等对受育者的言行反应判断互动内容与方法的实效,分析总结、调整改变。选择阶段是社会的理想自我与学生的现实之我发生碰撞的过程,也是主体间互动显现最直接的部分。

(四)反馈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过程。反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环节承前启后的枢纽阶段。

高校教师要不断跟踪学生不同阶段的内外变化,并在自身观察的信息与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每个教育阶段的具体计划与方法。同时,通过反馈互动,引导学生在现实人生中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选择接受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作为受教育者,学生也要及时反思、检验、践行、再反馈。这一阶段也为新一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环节奠定基础。

在现实互动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行与更替并不是如模式图般严丝合缝、一蹴而就,不排除师生出现互动受阻等情况,导致教育主体互动中止、重复甚至倒退等现象发生。教师的积极跟进、耐心引导是主体互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应有益于师生知识共享、情感共鸣、品德共建的精神交往,选择科学统一、多维互补的实现路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特点、差异明显,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又互作补充,相得益彰。

高校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主要形式为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专题理论讲座、政治形势报告、教育传媒及日常规范管理等为主要形式,是正面、公开、系统的教育方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生活指导与政治导向作用,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品质优异、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充分利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政教育资源,通过隐含渗透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接受思想政治意识与道德观念,并内化为自身品德情操,外化为自我行为标准。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内容与方式广泛多样,蕴含在物质、文化、制度多层面,没有明显教育痕迹,也更凸显师生的平等互动性,教育过程愉悦感较强,且教育作用一旦形成,更加持久有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彼此渗透、缺一不可,同时二者也在动态调整、相互转换。教育者应当结合具体教育内容,根据显性、隐性教育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不同侧重点,选择最优教育途径传递内容。教育实施中,将两种教育有机结合、合理配置,既充分利用显性教育的正面主导价值,也积极开发隐性教育的渗透、体验、陶冶、实践的作用。丰富互动形式,优化教育资源,真正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新模式。

(二)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并举

思想品德与人格素养的养成完善是一个独特的个人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主体彼此影响成就的过程。高校教师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外因,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则是个人提升的内因。

真正的教育最终是自我教育。外在的教育因素与措施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大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大学生的主体能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正是彰显教育的民主与平等,让大学生明确自我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与作用。

推进教育主体的真正互动,离不开教师的方向引导与动力激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中,教育者一方面要坚持价值引领,突破学生信息防卫,准确给予正负强化,确保大学生在主体互动中的实现意义共识、态度转变及行为养成;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生团体、学生组织教育载体的作用,适时运用激励手段,开发网络平台资源,完善考评反馈机制,营造平等对话语境,为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顺利开展思想理论、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自我认知、理解、体验、调控与评价提供可能与保障,促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中真正满足自身发展与社会要求。

(三)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互融合

理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带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传递客观知识、引导理性信仰,尤其与生心理素质发展已基本成熟的大学生沟通交流,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与途径亦是前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中,把握理想教育客观公正、标准统一等特点,能够起到引导方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是坦诚的心际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单纯的理性认知为大学生精神世界构建知识外壳,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深刻内化,还需要心灵的契合与情感价值的触动。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有情怀的人才能教好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富有诚挚的教育情感,真情、真理、真话融为一体,真诚关心、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催化认知转化为行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的主体互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共识、情感共鸣、精神共建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走向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共进的互动模式,需要教育者兼容多种教育方法,并且根据教育实际协调整合,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生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持续进步新格局。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品读
论碳审计主体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