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模式

2022-09-29 12:12利,齐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易 利,齐 曦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得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全面提升中国形象的有效路径。然而,当前“讲好中国故事”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思想政治研究和传播途径研究等理论探索,存在可操作性欠缺和战略策略自相矛盾等问题[1],造成中国故事与国际受众(读者/观众/听众)之间的关系断裂[2]、中国故事传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3]。这不仅亟待国家机构进一步提升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话语构建和外宣政策制定,也更要求高等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将相关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如何利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传播、历史、教育等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热点之一[4-5],也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方向。

外语是全球化时代传播中华文化与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外语界一直强调外语教师是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6],也早已明确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能力是重要研究领域[7]。学者们在不同外语课程(例如英语演讲课[8])开展讲述中国故事的相关教学研究的前期实践探索,但是常海潮[9]基于2021年大规模实证调查指出虽然现阶段广大师生对“讲好中国故事”有良好认可度,但却亟待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开展深入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因而本文首先回顾当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现状与挑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模式。

一、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

外语教学面向所有高校本科生,影响宽广深远。外语教学授课对象不仅包含专门利用外语与世界沟通的外语专业学生,还包括培养具备基本外语交际能力的非语言专业本科生,培养对象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范围内的所有学生,因而外语教学是推进与落实培养学生讲述并传播中国故事能力的最重要课程。虽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传播、历史、教育等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热点之一[6-7],但是在外语教学中却鲜有对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前期仅有崔琳琳[8]在英语演讲课探索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研究。当前“讲好中国故事”存在培养要素界定模糊、教学目标不清、培养策略缺失等三大问题,不仅无法完成外语学科教学目标,无法满足现阶段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新要求,难以应对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新挑战。[1]

1.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三层不足

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存在三个层面的不足。外语教学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培养要素界定不清,常将其能力简单界定为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而课堂教学从静态层面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翻译是单纯地自说自话讲述中国故事,并未关注到讲述中国故事的本质切实是与来自不同文化受众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的过程,并未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要素除了包括外语表达能力,还需要从故事受众角度考虑的跨文化意识与技能。在外语教学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讲好中国故事”能力要素的界定,其培养目标也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虚设的口号,暂未形成循序渐进的立体教学体系,更未开展系统的教学策略探究[9]。因而,外语教学中的“讲好中国故事”未具体化其能力培养要素,未设定教学培养目标,也未形成能力培养原则或教学策略,造成教学目标模糊化、教学形式口号化、教学内容简单化等三大问题。这样不仅难以将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落到教学实处,造成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的中国国家叙事失语与国家身份认同缺失,形成中国故事与国际受众(读者/听众/观众)之间关系断裂的问题,导致中国故事传播实效与理想预期的差距,从而无法达到习近平主席所提倡的“用海外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2.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新要求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教育部提出高校教育应做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实施过程中应以全员、全过程、全课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形成协同效应。外语教学一直在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进行全方位探索,如何运用“中国故事”这一极具中华文化价值引领契机的元素达成思政育人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外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课程思政纲要指导下设计外语教学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模式,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目标化[10]。

3.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化沟通时代的新挑战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化沟通方式的普及也给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带来了新挑战。全球化给全球公民带来更多元受众、更多种渠道、更频繁发生的文化接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不能再局限于静态的中国文化相关文化知识与外语表达的传授,而更注重培养学生面对多元文化时发展文化自信,形成“自省、探究、对话、积极的”批判立场,达成容许差异与矛盾的包容态度[11]。同时,网络化时代的电子媒介沟通带来语言与交际模式的巨变,给中国故事传播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外语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既要增进培养学生电子化多模态多元识读能力,也要加强学生利用多模态方式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因而,外语教学应将“讲好中国故事”视为跨文化交际与沟通的过程,在教学中从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角度来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外语教学应首先厘清“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明确其能力培养原则,最后还需规划其具体培养策略。系统化的培养目标、原则、策略的制定有利于学生了解、讲述、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满足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实际需求、完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应对全球化电子化沟通对人才培养的全新挑战。

二、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目标

确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构成要素是开展具体教学的前提基础。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需求、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理念、课程思政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目标的框架可界定为用外语表达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合一的中国故事的语言知识、根据多元受众调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价值观体系。

1.多模态语境下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知识

“讲好中国故事”应以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知识为语言基础。中国有五千年悠长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中国故事包含众多层面和多重内涵,是传统的、现代的、与世界融合的三个层面[12]的中国故事。这三个层面的“中国故事”可依据Vern等人[13]提出的文化框架理论概括为八大主题: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法律与政治体系、社会机构与组织、宗教、科技与物质文化、美学与艺术、语言。这八大主题相关的传统的、现代的、与世界融合的中国文化知识是学生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故事的基础,外语教学则应着重关注相关主题的外语表达。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多模态识读能力也不可或缺[14],教学中也应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的信息检索素养,提升学生借助网络来使用多模态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2.根据多元受众调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素养。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形成了多语种与多文化的交际环境,基于互联网电子化交际进一步赋予每个人与多元受众进行交际的机遇。在面向全球不同文化交际对象时,既需要对多元文化的观察分析、对比判别、甄选调适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也需要根据多元受众调适的跨文化知识、意识与技能。因而,在面向国际观众讲述中国故事时,交际者应具备在尊重人类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包容多元文化差异、善用多种媒介来依据不同国际受众调适沟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5]。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核心素养,是实现中国故事的“读者复活”[16]的基本途径。

3.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价值观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建立在兼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价值观体系上。中国故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基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与成就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国故事并非狭隘地站在自身利益出发的民族中心主义叙事,而是将中国置于世界整体格局中,讲述中国与世界和谐互赢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由此在探索从传统与现代、自我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公民的国家、民族、个体的身份认同,形成心怀天下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价值观、文化观、世界观[17],从而培养学生在兼顾国家发展与世界利益的格局下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

三、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原则

为从上述三方面培养高校学生相关能力,外语教学还应设定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原则。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全球化网络化趋势等要素,其培养原则应包含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以互联网为重要途径与主要场所、以教师合理引导和学生合作探究为教学形式。

1.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讲好中国故事”是用不同语言与世界各国人民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国故事的讲述、沟通、传播,是一个涉及多方因素的复杂过程,并非课堂简单地介绍中国文化即能形成相关能力,而是应以培养学生长期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语言表达、传播模式、交际技巧等方面循序渐进地积累。外语教学应多方位地从跨文化交际、沟通、传播角度培养学生关注中国故事相关主题的外语表达、重视中国故事海外传播动态与问题、掌握针对不同受众利用不同媒介进行交际的技能,从而从跨文化交际的各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8]。

2.以互联网为重要途径与主要场所

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成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也要善加利用互联网成为中国故事传播的主要场所。互联网是既非本族文化,也非它族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协商或竞争而形成的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19],是学生现阶段跨文化交际最常用、最便捷的途径。同时,互联网也是中国故事受众面最广的、影响最深远的新平台与理想场所[20]。高校学生具有频繁接触多元文化和网络传播新渠道的优势,培养他们利用互联网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将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教学中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中国故事的地道外语表达、探究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探索虚拟跨文化交际方式;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互联网给教学带来的挑战,注重培养利用互联网进行跨文化交际所必备的多模态读写技能。

3.以教师合理引导和学生合作探究为教学形式

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既需教师合理引导,也要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包含教学中的中国故事主题元素嵌入、学习探究任务设置、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中国文化自信增进、学习过程指引等等。学生探究则主要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合作探究型学习。语言学习过程是学习语言知识并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的过程[21],合作式探究学习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是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有机结合贯穿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国故事的表达、沟通、传播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积累、积极的态度与主人翁意识。

四、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策略

遵循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原则,在教学策略上可由浅入深地从三层面展开(见图1)。静态层面学习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动态层面探索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互动层面实践中国故事模拟现实交际或网络虚拟交际。这三层面有机地对应“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意识、技能三方面[22]。

图1 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策略

1.在静态层面学习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

教师应在静态层面注重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知识传授,为讲述中国故事储备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中与学生共建中国故事在线外语语料库。静态层面知识包括中国故事八大主题的外语表达与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故事多模态读写,教学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中国故事主题外语表达的知识,也要注重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获取相关外语表达知识、利用网络增进多模态读写能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参与共建中国故事八大主题在线外语语料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益的语言参考。

2.在动态层面探索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

教师应展示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动态层面,为讲好中国故事培育跨文化交际意识,建立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案例库。教师在课堂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中国故事的主观期待与海外客观感知现状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交际意识,既能关注现实与虚拟的多种渠道,也能调整适应国际社会多元受众。在课后学生可模拟教师课堂提供的案例教学来开展合作案例创作,利用网络探索中国故事某主题或某元素在国外传播现状、分析其成功或失败原因、思考对策与形成启示,从而形成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案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合作撰写的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案例可逐渐形成中国故事传播案例库,为未来教学与实践带来有益借鉴。

3.在互动层面实践依据多元国际受众讲述中国故事

教师需引导学生在互动层面上进行交际实践活动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并形成“讲好中国故事”外语短视频素材库。教师既可在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模拟现实交际实践练习,也可在课后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虚拟交际实践活动[23]。课堂模拟实践能为未来实际交际活动提供良好热身训练,课后网络虚拟交际是当前暂未走出国门的高校学生的最经济、最高效的实践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依据多元国际受众的特征、利用网络短视频或网络论坛等国际网络化平台、选择某一感兴趣的主题来讲述中国故事。学生通过互动实践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能锻炼跨文化交际技巧,而且生产的短视频素材库将在互联网上形成中国故事传播的长远影响。

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时若能在上述培养目标、培养原则、培养策略的指导下开展实施,将能更有效地达成“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目标,更全面地完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更充分地应对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同时,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也应从更宏观的角度展开探索,建立贯通外语教学学科、外语教学体系、外语教材建设、外语教学管理的“讲好中国故事”有机体系。

有效实施该培养模式也将在个体和集体层面产生长远效益,值得在外语教学中推广与应用。在学生个体层面,该能力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多元识读能力等方面能力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成长为适应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需求的人才。在国家集体层面,该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中国故事传播者、中华文化代言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者,从而促进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构建正面的中国国际形象、协助国家国际战略成功发展。因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模式值得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推广与应用,也需进一步在系统深入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入探索新时代外语教学的规律与方法,以拓展外语教学在构建良好国家形象和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层面发挥先锋作用。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Discussion about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