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静
(合肥市双岗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目前,新课改工作的积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获得了更多教育者的重视。其中一项最为明显的表现即为,教育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会更加重视学生的表达,并根据他们的喜好来合理调整课堂节奏与教学方法。从这一层面来看,通过打造趣味性课堂,将更加贴近小学生爱玩、爱闹的天性,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消除原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在学生心目中的死板印象。另外,教育者也可以更加全面且真实地掌握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正向反馈,对后续的教学模式做出适当改进。随着小学生主体地位的逐步提高,数学课程的推进也会变得更加顺利,更好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很多小学生之所以认为数学课程的难度较高,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学习动力较弱,无法对数学课程产生较高的期待。事实上,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是单一且僵化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久而久之,将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而通过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一方面能够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到课堂中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者所布置的各项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交流距离,帮助教育者认清学生的学习压力,并通过鼓励式语言来培养他们的正向学习态度,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技巧。
在很多教育者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唯有将课堂时间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密集型的知识训练,才能够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但此种单一式的课堂讲解方式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消极情绪逐步倍增。而在趣味性数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到不同主题与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求欲望,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更多的期待,为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轻松加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有效消除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厌学心理,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教育者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为此,教育者一定要多利用鼓励式语言,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加数学课程的感染力,让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此外,教育者还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尊重,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与他们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来一起解决数学难题,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育者不应为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而是让他们在问题的指导下各抒己见,即使在表达观点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也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包容和理解,珍惜已经建立起来的宝贵和谐氛围。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进步之后,教育者一定要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在数学课堂中产生更加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慢慢找回学习自信。
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教育者需要遵循教学目标,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他们创设出不同主题的教学情境,并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带来听觉与视觉上的双重刺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在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育者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基于此,教育者在制定教学结构时应遵循“创设情境—教学应用—教学拓展”这一脉络来开展,同时还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针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做出适当调整。不难看出,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可供教育者选择的情境主题和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只要运用得当,则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高效化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授认识两位数的相关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前共同准备此堂课程所需要应用到的教学用具,利用班费来购买黄豆。并将黄豆分成多份,每份的颗数不等,为10~100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到课堂当中,并且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教育者则需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数黄豆比赛,数的速度最快且最准确的小组胜出,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此时的学生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便开始投入数黄豆的工作当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完成比赛并评选出最优小组之后,教育者则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如下思考:怎样才能够加快数黄豆的速度呢?能否做到只需要看一眼即可知道黄豆的具体数量呢?此时,教育者就可以顺势引出此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10为单位来摆放黄豆。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有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游戏教学法十分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喜爱新鲜事物的特点,教育者可以根据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学生灵活设计出不同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将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此处应当重点强调的是,教育者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一定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切记不要在课堂中安排过于密集的游戏内容,优先考虑规则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可以快速地了解游戏规则并融入其中。
例如,在教授与图形有关的数学课程时,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盲人摸物”这一游戏。在课程开始之前,提前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图案模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将这些图形共同放置到纸箱中,纸箱的侧面会预留出一个只能够伸进一只手的圆孔。在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之后,每个小组需要派出代表来参与游戏比赛。学生只能够用手去摸箱子中的图形而不能将其取出,如果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那么即可为自己的小组增加一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胜出,赢取奖品。
一直以来,多媒体教学手段都是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推进当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者可以通过构建多媒体课堂的方式来推进改革任务。但由于很多教育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理念,很难迅速对以往的教学习惯做出改进。因此,一定要积极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表现来不断探索,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主题,为学生构建出趣味性极强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同学生一起进步,在奇妙的信息世界中高效率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相较于单一式的灌输式课堂结构,他们更加喜欢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因此,教育者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来组建探究小组,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实施互帮互助,打造出更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在这一环节中,教育者应当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进行科学分组,使得各个学习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形成优势互补,展开更加平等的交流讨论。当完成基本的小组划分任务后,教育者则可以为各个小组设置相应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在组内实现头脑风暴,从不同角度入手来参与到互动交流活动中。
例如,在组织“怎样滚得远”这一探究活动时,教育者可以通过组建探究小组的方式来开展活动教学。在完成小组分配后,教育者可以为各个探究小组发放此次活动所需要应用到的教学道具,其中包括三角尺、圆柱体、卷尺以及木板等,并利用PPT的形式将此次活动的整个流程展示出来。第一步,小组长要为各个组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一位组员需要负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第二步,拿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自行搜集资料,并根据活动主题来展开交流探讨,在达成共识之后制订出小组内的活动实施方案;第三步,各个学习小组都要针对“当斜面与地面呈现出怎样的角度时,圆柱体才能够自上而下滚出最远的距离呢?”这一问题给出相应的回答,同时还要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活动,并将整个实验过程写成报告形式;第四步,挑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来到讲台中,将小组的活动报告进行展示和介绍,并说出最终的结论;第五步,教育者需要对每一个小组的活动过程与动态表现进行逐一评价,并挑选出表现最优的小组,给予其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不难看出,通过在数学课堂中组建探究活动小组,将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动手实践与参与思考的机会,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除课堂中常规的教学任务外,教育者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数学课程的辐射范围,丰富课后作业的表现形式,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教育者一般会为学生布置各种类型的数学试题,此种呆板、单一化的作业布置风格,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消除这一弊端,教育者也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布置趣味性的家庭作业。
例如,在学习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课程之后,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之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视频内容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的:其中有一扇三角形的门,这个门为等腰三角形。在大门的顶点位置挂着一块十分美味的蛋糕,在门下面有一只白色和一只黑色的小老鼠。这两只老鼠分别从门的两边向上爬,并请同学们展开思考,直到最终吃到蛋糕,哪一只老鼠走的路程更远?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画面十分有趣、生动,学生在观看动画作品时会更加清晰地理解有关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并轻松地给出答案。不难看出,此种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巩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虽然整体难度不高,但对于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育者仍然需要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此外,教育者也要重视课堂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来重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中体会到满足感与愉悦感,以此来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