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2022-06-25 04:17蒙跃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6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生将来就业必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以及学校实践教学情况,坚持以课程本身为课程思政素材本源,聚焦产出,立足学生体验,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6-0141-0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系列课程,而是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主渠道。课程思政主战场在课堂,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做好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理念恰当地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并反思,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混合式教学作为目前教学中的主流形式,有着其独有的教学优势。黄荣怀教授[2]提出“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为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他认为混合式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阶段: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本文就黄荣怀教授提出的前端分析、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混合式教学环节,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1  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3]。

1.1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凝练目标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过程中,要凝练、要精炼、要简练目标,目标是导航,是方向,更是课程思政课堂上的主轴。

1.1.1  学习需要分析

课程思政教学分析学习者学习方面当前状态和所期望达到状态之间的差距,那么站在课程思政的角度,这个学习需要分析需要明确学生当前的状态和所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什么?这个差距是学生需要提高的方面。立足学生现状,找出学生当前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课程思政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也就是教学设计中提到的学习需要分析。

1.1.2  学习内容分析

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学习类型,进行具体的信息加工分析,以及先决技能的分析,甚至是学习内容的组织,确定下来课程思政目标具体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些课程思政目标,学生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避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交叠。

1.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学生的一般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引领学生,而要引领今天学生的思想观念,就必须了解当下学生的思想认知,尽最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的思想成长需求。

1.2  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聚焦思政

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是教学者有效开展教学的必备工具,也是课程思政落地的支架。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离不开选材适宜的教学资源,即教学支持材料。从教师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支持材料事半功倍,在搜集课程思政支持材料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其次是选择教学资源,更多的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来利用教学资源,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效果的发展变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也要做出相应的修改;最后,要坚持从学生学情出发,明确学习困难,改善学习体验,立足课程资源本身,围绕教学设计、课程目标来设计利用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资源。

1.3  教学活动设计,推进实施

教学活动设计更多的是实施过程中的把控、引导、组织。用王竹立教授的话来说,教学活动是最难设计的,涉及人,而不是内容,人不是机器,乖乖听你安排,而是不会完全按照事前设计好的来思考和行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来灵活处理,要考虑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根据课程思政的这个目的来决定,关注的重点在学生,由此决定如何监控学生认知变化,引导学生情感价值观变化,如何调整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设计环节要栩栩如生,要活灵活现,要通权达变,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为了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加强教学互动环节,聚焦课程思政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1.4  教学评价,总结提升

有效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深受其益,意犹未尽,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最早实施课程思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上海医科大学的张黎声教授就指出,课程思政本身评价难以观察,难以外显测量,课程思政难点之处在于评价。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课程思政最终的目标侧重于情感领域,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个性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目标的阐明方法很多,课程思政类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不需要精确陈述学生学习结果,主要针对的是内部的心理过程与体验,主要用于描述过程。评价的标准可以通过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来设置,也就是评价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条件、事件、自身的行为体验了课程思政精神态度和意识的行为标准,然后领悟,建构了对于课程思政的新的认知。认知主体是学生,终点是提升。教学评价要观测情感目标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总结升华的变化过程,是方法,更是策略关键点。

2  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在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进行具体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相辅相成、保持一致。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终的落脚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改善学习体验,产出为导向是课程思政定位的基础。

2.1  前期分析

本研究依托集宁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以及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围绕职业担当精神、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提升信息素养方面,进行课程思政观的综合教育。

课程思政目标是整个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基点,决定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与活动过程的规划和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站在课程思政的角度分析学习需要,明确学生当前的状态和所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为什么学、学什么。立足课程本身,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强调培养学生未来就业的教学能力,强调学生学科素养、教育情怀,这也是期望学生达到的状态。然而据问卷调查访谈等发现,学生当前状态是职业精神欠缺,实践素养缺乏,学习方法欠妥。据此凝练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是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三方面。

2.2  过程设计

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确立以及学习规划设计。通过具体的信息加工分析以及先决技能分析,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内容,以及为了达到这些课程思政目标,学生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具体如表1所示。

2.3  评价设计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需观测学生情感目标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总结升华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难以观察和测量,但学生是否建构了对于课程思政的新的认知,这或许是课程思政认知是否变化的关键观测点。学习科学与技术手册中就提到,学生需要帮助才能表达自己正在发展的理解,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对自己所思所想进行思考,也不知道如何谈论自己的想法[4]。据此,从促进学习者反思、帮助学习者建构自身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角度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围绕张黎声教授提到的课程思政三大主题(做人、做事、家国情怀)从三方面列举,引导学生针对这三方面主题进行具体关键词的反思,建构课程思政认知。197名学生前后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其中99.24%的学生表示认可教师的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且表示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有了新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认知;0.7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如图1所示。通过词频分析得出学生认知启发关键词的界定,如图2~图4所示。

3  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3.1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本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在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因此,熟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关键。仔细研读所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所在。

3.2  课程教学大纲是路线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大纲作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路线。课程思政切忌本末倒置,偏离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目标谈课程思政。

3.3  教学融入策略是方法

课程思政立足人才培养根本,在沿课程教学大纲路线实施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有机融合需要的是方法,方法帮助一线教师高效率进行课程思政。方法需要精准,方法需要自然融入、润物无声,方法来源于教师平日的教学技能的精进,以及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3.4  情感目标评价是终点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教学,在实际阐明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和体验,强调情感目标的落实。因此,评价的终点也应聚焦学生的情感变化,聚焦情感目标的评价不仅有利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润物无声,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的迭代更新。

4  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挖掘定位课程思政教育点是首要条件,其次是教师的准确把握、精准设计,以及有效调控与引导,情感目标评价是教学终点。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挖掘课程内部思政元素并结合具体教学方法与学习任务安排,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以期在相关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方面抛砖引玉,为其他学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2009(1):9-14.

[3]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73.

[4] 索耶,学习科学剑桥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建设项目(序号:123);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序号:45);集宁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KCSZ2020018);集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SJY2020027)。

作者:蒙跃平,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的科学与技术、教学设计(012000)。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