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生
【摘 要】浅谈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一些误区,结合当前各种观点态度,联系若干教学实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所处的位置——“其实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相互排斥”。关键是如何用好。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语文教学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是一个信息传播活动,这是传播学的观点。但现实中,语文教学活动很多教师主要依靠语言符号来传输,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单调、乏味。不自觉得产生“厌烦”情绪。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布鲁纳也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采用设计新颖、趣味又有直观形象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意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集中、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大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时代给了我们大好的契机。科技的发展、新课标的执行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运用现有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这样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果能正确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服务。可事实上,在运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教师片面追求现代教育技术上操作层面上的花样翻新,形式上追求“新奇”、“活跃”。教学中出现滥用多媒体,只图形式,不讲实效,哗众取宠,舍本逐末。这样只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庸俗化。我们知道,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课堂中的一切方面,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阶段活动,都要服从于这一目的的。凡是无助于教学目的的事不做,否则教学过程中就会充满了盲目性、任意性,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的变化无法掌握,那就难于取得成功的教学。只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的特色和整体性。例如有的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录象,一边让学生看书和幻灯片。这样交织进行,很难让学生接受所传递的信息。又如,在描述人物的形象或景物的特点,常常在学生未充分发挥想象和积极思维之前,就出示课件相关内容,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再如用录音代替教师必要的范读。要知道,机器是“无情”的,它不会有肢体语言,也不会有面部表情。再好也不过是“教具”而已。我们只有摆正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才会生机勃勃。
一、如何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的定位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方法必须改革,但有些方法行之有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态度,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特别是在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并存,以传统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更离不开那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如讲解、谈话、读书指导、参观、实验、实习、练习等。总而言之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对立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态度,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使其避短扬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二、如何处理好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 ,不管采用的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处于主导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师所用,属“教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错位的现象,有的教师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从组织教学到新授,从练习巩固到作业,从导入到评价,都由电脑包揽,教师变成了课件制作员,在课堂上变成了操作员、解说员。只要敲一下键盘,一节课就流水作业似的完成,冷冰冰的机器代替了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要知道再“人性”的设计也不可能有人类的特有情感。
教师要成为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和评价者,要根据不同的多媒体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功能进行比较,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恰当运用媒体,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例如展现自然景物,包括自然现象的多媒体,可以发挥其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师的语言魅力可尽显,但学生由于认知程度的不同和理解能力的强弱,对文章的理解各有千秋,但若能配以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调剂,教学效果会大为改观。所以我在《春》这课的教学中运用课件,在一阵优美的笛声中,课题呈现在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之后,是作者的头像和简介,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作者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使学生边欣赏画,边听范读。通过文字、图画多种感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加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再如我在讲授《惠崇<春江晚景>》时,利用先进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技术,在屏幕上展示青青翠竹、粉红桃花、碧绿春水、鸭子嬉戏、满地萎蒿、短短芦芽等春天景色,鲜艳的色彩和动感画面,再配上和谐的轻音乐,比单纯的讲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早春之美,并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又如,记载历史材料的多媒体,提供有关历史史实或现实材料,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材料,扩大了知识面,并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如《蜡烛》、《新闻两则》等课文,我找了一些了当时的记录影片,学生通过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随着表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加上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参与,进行学习活动,会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还有像阐明科学道理的多媒体,在讲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演示罗布泊的消逝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变化的原因,启发学生的思维。但要注意的是,在以上几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的形象的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工作。其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形象语言和抽象逻辑语言,教师依靠交替使用这两种形式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比较少的时间,用简洁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比较多的知识,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思维能力。课前教师还要检查多媒体的质量、课上熟练的操作,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如何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认知和感知具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由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直观到抽象,而传统的教学很少顾及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一味“填鸭”,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以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规律,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设桥梁。电教教学生动、活泼,可产生人机对话,互动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故宫博物院平面图和建筑三维视图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为提高。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学生对“桥面由28道拱圈拼成”很难理解,可设计28道拱圈的动画,用图像符号演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赵州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加深对“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认识。再如《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的教学重点是总说和分说,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我首先将习题以动态形式展示,飞入屏幕中央,并配以苏州园林整体效果图,这样一来,学生很清楚地便可找出答案,非常轻松。学生答对时,电脑会送之相应笑脸和儿童化语言给予表扬。答错时,则跳出相应哭泣模样,并以语言支持和安慰。学生答题的兴致高了,课堂教学还不愉快和轻松吗?所以,在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演示功能,可使许多现实生活中抽象的原理或问题以及一些不可能或不易观察的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以达到简化问题、明白道理、促进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充分发展的良好效果。但在操作过程应注意,多媒体不能只在形象上做文章,而不顾实际。应选择教师所熟悉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媒体。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认知发展结构和规律。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在理解运用语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总之,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选择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