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

2022-06-25 03:18王利绒段维清闫昊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

王利绒 段维清 闫昊坤

摘  要  混合式教学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如何对混合式教学进行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梳理混合式教学评价的探究社区理论模型(CoI框架)和影响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因素: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将混合评价体系分为三个维度、15个评价指标,构建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探究社区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0-0086-04

0  引言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尤其是经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的根基。为了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融合起来,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关文件中也要求和鼓励学校积极采用。《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建议学校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混合式教学在后疫情时代已经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然而,随着传统教学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各种质疑接踵而至,例如: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是否能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积极性,是否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等等。人们虽然对于混合式教学这类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如何评价混合式教学体系这一概念相对模糊。国内学者对此有多项研究,例如:李逢庆等[2]将评价融入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首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其次建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实践反馈不断迭代;周晓春[3]提出建立多维度动态评价体系,以终结性学习评价为主、形成性学习评价为辅、质性学习评价和量化学习评价为有效补充;王子贤等[4]提出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师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两个维度,并从中分析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针对传统教学的评价模式难以准确反映混合式教学的真实效果,因此,开发一个符合当今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并建立科学的等级评定体系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深入,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越来越明晰。李克东等[5]认为,混合学习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传统面授式学习的混合,不仅包括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还包括学习环境的混合、教学媒体的混合、虚拟教室和实体教室等硬件的混合。黎加厚[6]则认为,混合式学习也可称为融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元素不断优化、选择和组合,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冯晓英[7]根据物理特性和教学特性两个维度,将混合式教学概念总结为三个阶段: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整合阶段和“互联网+”阶段。

结合以上多位研究人员的观点,本研究对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充分挖掘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并采用不同的教学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且多样的选择,使之更加契合其自身的教学或学习方式。

1.2  混合式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作为教育的新常态,其评价模式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国际上最主流的混合式学习评价理论有Sloan-C Pillars框架和探究社区理论模型(CoI framework) [7]。Sloan-C Pillars框架强调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和个性化。探究社区理论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Garrison提出的设计和评价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框架,其核心要素为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合作、自由表达、情绪空间等策略来构建社会临场感;通过触发、探究、整合和解决来增强学生的认知临场感;通过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讨论、直接指导等构建教学临场感[7]。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二级维度与典型策略如表1所示。

Garrison基于探究社区理论,设计出实践探究模型,从而对认知临场感进行评价,如图1所示。认知临场感强调学习者在混合式教学中通过持续的反思、沟通、对话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2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

2.1  评价原则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多样性等原则,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不断调整。因此,本研究认为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如下基本原则[8]。

2.1.1  同时兼顾线上与线下学习

传统线下学习方式与线上自主学习方式是混合式教学中的主体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学生在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时虽然更加自由,但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通过面授更容易使学生茅塞顿开。同时,由于网上的信息资料过于庞杂,学生仅靠自己难以准确把握重点知识,往往会陷入一把抓的境地,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时同样需要教师给予更有针对性的讲解。

2.1.2  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学习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标准化考试、写相关论文、课堂实践等方式来进行。通过进行终结性学习评价,教师会对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以此来判断既定的教学方案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预测学生学习风格,勾勒学生画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学习体验。

2.1.3  教师与学生双边评价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等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是否能快速接受并吸收所学知识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不仅要求教师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出色的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对网络资源拥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进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质量的优劣都会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自身是否有提高和对混合式教学作出的评价更加能够体现出该教学模式的优劣。而且,学生作出的评价也能让教师更加准确迅速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优效果。

2.2  评价指标筛选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从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三个维度评价混合式教学,笔者将混合评价体系分为三个维度、15个评价指标。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具体如下。

2.2.1  教学平台及设备

1)教学资源:要求教学资源数字化、智能化。

2)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时间比例,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3)教学平台稳定性:教学所用平台要求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4)教学平台维护:要求有专业维护人员对平台及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2.2  教师评价

1)学生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能否活学活用。

2)知识理解与掌握:学生是否能够对某一知识进行多维度分析而不局限。

3)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持续地反思、沟通、对话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4)学生反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得到教师或助教及时地解惑。

5)平台可操作性:教师使用平台时上传资料、课堂提问等容易操作。

6)教师反思改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进行反思并不断对教学方式作出调整。

2.2.3  学生评价

1)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设计合理,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2)教师反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快速回应。

3)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在教学中,学生之间可以较好地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自我评价: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自我感觉学习效率和成果是否更加突出。

5)平台可操作性:学生在使用平台时各个入口划分清晰,容易操作。

2.3  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系统构建主要分为基础信息和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信息两部分。基础信息包括被调研者的年级、性别等,而在混合式教学指标体系构建时,被调研者根据自身情况给每个指标打分从低到高为0~10分,总分150分。问卷调查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评价表如表2所示。

作为考察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调查问卷中评价指标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习环境的因素和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特性,并可以根据之后的教学实践对评价指标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加契合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  结束语

本文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准确进行教学评价,但由于现阶段条件限制,该评价体系还需在将来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加以调整和完善,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学生以及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接下来的研究将会结合大数据开展,带来更加准确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A/OL].(2016-6-13)[2021-5-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18_272133.html.

[2] 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3] 周晓春.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和等级量表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63-167.

[4] 王子贤,马国富,刘太行,等.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7(1):37-40.

[5]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6]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http://www.online-edu.org/html/14/n4714.html,2008.06

[7]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8] 王利绒,任丽婵.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0):47-50.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H-18070);2019年度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中基于雨课堂的深度学习探究——以信息技术类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GYB201904);2020年度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基于SPOC的《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GYB202005)。

作者:王利绒,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远程教育;段维清,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分析、混合式教学(034000);闫昊坤,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感识别、人工智能(571737)。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