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柃伊
摘 要 从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尝试将音乐元素融入生物教学反馈机制,提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使用“旋律——感受”反馈机制,并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该反馈机制的适用条件及操作要点。初步尝试表明,该反馈机制在较为全面地获得大多数学生即时学习信息的同时还能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但仍存在准备过程较为繁琐、反馈信息时有偏差、占用课堂时间较长等不足。
关键词 “旋律——感受”反馈机制 中学生物教学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观察、测试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进而调整自身教学行为与方式的过程。及时、准确、有效的反馈能帮助教师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反思教学过程,提升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切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学生物教师普遍采用“直接寻问学生是否理解某一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表情、神态中获知学生即时学习状态”“借助提问、随堂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即时学习信息。这几种方式虽各具优势,但均无改善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下面尝试将能营造轻松氛围的音乐元素融入生物课堂,提出“旋律——感受”反馈机制,以期促进教学反馈方式多元化,推动教学反馈体系的发展。
1 音乐元素在科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理性主导的科学与感性至上的艺术看似大相径庭,实则相通。著名学者李政道先生曾说:“科学与艺术不可分割,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成果的表达有时需要艺术审美的雕琢,而艺术的创作也常要求各种科学原理的支撑。故某种意义上,“聆听”的艺术——音乐,于科学学科的教学而言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将音乐元素融入科学课堂,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王传俊在《音乐暗示法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中把音乐与暗示教学法相结合,形成音乐暗示法,并将其运用于科学教学。实践表明,音乐暗示法在课前准备、稳定情绪、激发潜能等方面分别起到了营造氛围、平和气氛、启迪灵感等多方位的作用,对科学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均颇有帮助。同时,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新颖教学方式。
2 “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提出
综上所述,将音乐元素融入教学反馈,与中学生物课堂相对接,提出“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该反馈机制是指教师通过学生对代表不同心理状态的旋律的选择获得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进而调整教学的过程,其主要内容为:当教师需要获得学生即时学习信息时,暂停教学,根据实际需求依次播放2~3段不同的旋律,且每段旋律分别对应欢快(代表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并可能对自己的理解感到自豪、兴奋,或对该内容有较大的兴趣)、平静(代表学生可能对当前学习内容兴趣乏乏,并不在意自己是否理解)、沉闷(代表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理解困难,并可能伴随着郁结、烦躁)等情绪。在旋律播放的同时,学生选择更符合自己当前情绪的旋律拍打节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即何种状态的学生较多)调整教学进度。
2.1 价值与优势
在生物课堂中使用“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能使学生在科学的氛围中培养美学的感悟,转变审美态度、提升审美能力,使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和谐并进。此外,该反馈机制还具有以下优势。
(1) 获得学生即时学习信息的同时,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
“旋律——感受”反馈机制可获得学生即时的学习信息。另外,研究表明,音乐在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同时又会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适当的旋律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其压力。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因学习倦怠、学习瓶颈而引起暂时的高压情绪。此时,若能给予简短的旋律缓冲,则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音乐的刺激还可能在解压的同时激发并保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2) 活跃课堂氛围。
“旋律——感受”反馈机制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为生物课堂带来了音乐。对学生而言,生物与音乐的组合本就新奇、精彩,而在生物课堂中出现音乐则更是奇妙而惊喜,这就足以为课堂增添色彩,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此外,该反馈机制要求学生以随旋律拍打节奏的方式选择旋律,多感官参与可以强化刺激、增加兴奋,带动课堂气氛。
(3) 面向全体。
“旋律——感受”反馈机制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反馈机制。相较于直接寻问学生是否理解某一教学内容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检测类提问,音乐更能弱化性格内向学生的胆怯心理,一定程度上帮助这部分学生表达自己,辅助教师搜集到更多、更为全面的反馈信息。
2.2 适用条件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利用课堂剩余的4 min播放了一个由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重新填词配图改编的《减数分裂》小视频,希望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归纳、回顾减数分裂。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学生兴趣乏乏。上述行为虽不属于“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运用,但同为生物教学与音乐元素的融合,对该机制的使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引发了笔者对该反馈机制适用条件的一些思考。
(1) 使用对象。
在上述实例中,教学对象为一个成绩优异、安静且心理年龄较成熟的班级。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已能以自己的方式归纳减数分裂,所以,用歌曲归纳减数分裂可能会令其感觉多余、偏幼稚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同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也不适用于高年级或心理年龄较成熟的班级。相对地,它更适合用于低年级或心理年龄较低的班级(如初中、高一等)。其中,由常在各门学科中融入艺术元素的小学刚升到初中的初一、初二学生更能接受该反馈机制。
此外,该反馈方式不适合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的班级。对于这种班集体而言,平时的课堂氛围与学习状态已较佳,一般无刻意调节气氛的需要,若在课堂中加入反馈机制反而容易破坏课堂连贯性。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失当是上述教学行为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减数分裂的过程与要点较为复杂,将其套入歌词,逻辑难免有些混乱,对学生回顾减数分裂的帮助不大。
相应地,“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使用亦受课程内容的限制。它更适合用于概念性知识较多、散,内容较复杂、枯燥的课堂。学生易在这类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出现学习倦怠,而非常规的刺激能为沉闷的课堂带来一缕清新,缓解这种压力。相对的,对于趣味性强且强调逻辑连惯性的探究型课程,该反馈机制的使用反而容易打断学生思路。
(3) 使用时机。
使用歌曲的时机不当是上述教学行为失败的又一原因。《减数分裂》由于受曲子的限制,对减数分裂的总结并不全面,相邻两句歌词间的逻辑也不够严密,并不适合作为归纳出现在课堂中。但如果将其置于复习课的开始,唤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记忆,将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而言,它的使用也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它更适合在学生学习兴致较低,课堂氛围沉闷时使用,借助即时反馈的形式调节课堂气氛。若学生学习兴致高涨、课堂氛围活跃,则无画蛇添足的必要。
2.3 操作要点
依据以上“适用条件”,下面将以“尿的形成和排出”为例,阐明“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操作要点。“尿的形成和排除”是七年级(下)的内容,该年级的学生属低年级,是理想的使用对象。这节课主要包含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等几个教学重点。其中,泌尿系统的组成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模型教学配合小孩尿失禁、憋尿的坏习惯等生活实例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迅速掌握要点;而肾脏的结构则可结合猪肾的解剖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理解概念;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可利用尿液化验单点拨学生梳理前面所学知识寻找答案。这三部分内容的活动均能调动课堂氛围,营造活跃气氛。然而,肾单位是一个较为微观的结构,涉及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多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概念,为节约时间,选择对照“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说明相关概念较为适宜,但解释过程相对枯燥,加之新概念多而杂,学生理解阻力可能较大,课堂气氛也可能会遭遇低潮,此时正是应用“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恰当时机。
(1) 课前准备。
① 旋律的选择与截取。
课前,截取Capo Productions的《Rise Up》01:53-02:17作为欢快的旋律;截取Candy Wind的《拂晓车站》00:15-00:34作为平静的旋律;截取邓伟标的《粤之城之二 沉沦》00:00-00:15作为沉闷的旋律。这三段旋律均为特点鲜明、易于区分情绪的冷门纯音乐。情感鲜明的旋律可以减少因不同个体对旋律主观感受的差异而引起的误判。不熟悉的旋律能预防由于旋律耳熟能详而出现的不确定状况(如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旋律熟悉而将关注点转移到旋律本身,忽略了情绪的对应性选择;也可能会因为熟悉的旋律易于短期内在脑海中回放而使学生分心,影响后续课堂效率)。当然,若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多次使用该反馈机制则应及时更替旋律,防止不熟悉的旋律转变为熟悉的旋律。而没有歌词一方面能减少无关文字的干扰,另一方面方便教师使用语言提示不熟悉“旋律——感受”反馈机制的学生进行合理选择。
另外,三段旋律的曲长均控制在10~25 s之间,既能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反应时间,又不会过于拖沓致使反馈过程耗时太长。其中,欢快的《Rise Up》更能活跃气氛、激发兴奋的学习状态,故截取24秒;而沉重的《粤之城之二 沉沦》易带来负面情绪,故将曲长缩短至15 s。
② 节奏的设计。
Capo Productions的《Rise Up》对应的击打节奏为“XX XX|XX XX‖”;Candy Wind的《拂晓车站》对应的击打节奏为“X X|X X‖”;邓伟标的《粤之城之二 沉沦》对应的击打节奏为“X -|- -‖”。节奏与旋律节拍相对应,且从欢乐到平静再到沉闷依次减慢。同时,在课件中标出这三段节奏并作简要说明。
(2) 课堂使用。
“肾单位的结构”讲解结束时,学生较为安静,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课堂气氛略显尴尬,于是,使用“旋律——感受”反馈机制。
① 规则的说明。
在播放旋律之前,展示设计好的三段节奏,并告知学生:旋律分欢快、平静、沉闷三段,请在旋律播放的同时选择更符合自己当前学习情绪的旋律跟随节拍循环拍打课件上相应的节奏。
② 旋律的播放。
先播放沉重的《粤之城之二 沉沦》,后播放平静的《拂晓车站》,最后播放轻松、欢快的《Rise Up》,使整个反馈机制结束于愉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愉快的基调。
③ 学生的反馈。
播放旋律的同时,适当带领学生拍打节奏以防已作出选择的学生由于对击打节奏的迷茫而错过拍打时间进而造成的反馈误判。同时,迅速观察选择该段旋律的学生人数。观察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在《Rise Up》播放时拍打节奏,少数学生在《拂晓车站》播放时拍打节奏,而选择《粤之城之二 沉沦》的学生则寥寥无几。这说明学生对“肾单位的结构”已无太多疑问,于是直接进入“尿液的形成过程”的学习。
一堂课结束,学生们普遍反映当课上教师对照“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说明“肾单位的结构”时,他们能理解相关概念,但与此同时,由猪肾解剖实验激发的学习积极性也差不多消耗殆尽,所以表现得十分安静。后来,学生们受到了音乐的刺激,学习状态也就恢复了。他们认为这种在生物课上播放音乐的反馈方式十分新鲜、有趣,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 反思
初步实践表明,在中学生物课堂中使用“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能较为全面地获得大多数学生的即时学习信息。而在获取反馈的同时,音乐又将调整课堂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情绪表现,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习倦怠与压力,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此外,该反馈机制还能培养学生美学的欣赏能力与感悟能力,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
然而,该反馈机制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1) 准备过程较为复杂。该反馈机制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旋律应是学生不熟悉的音乐。这使得教师几乎每次使用该机制前均需准备新的旋律。实际操作极为繁琐。
(2) 获取的学生即时学习信息时有偏差。于学生而言,新颖的反馈方式往往伴随着好奇与不明所以,其选择标准易在喜好与当时的内心感受这二者中游离,导致其提供的反馈信息不准确。于教师而言,音乐是一种较为陌生的元素,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可能会增加教师判断反馈信息的难度,致使其对接收到的信息判断失误。
(3) 所占用的课堂时间相对较长。该反馈机制的使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播放几段代表不同情绪的旋律。这使该机制在使用时必然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拖延课堂节奏。
因此,“旋律——感受”反馈机制并不能替代几种获取学生即时学习信息的常用方式,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在必要时灵活运用,促进教学反馈方式的多元化,助力教学反馈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9,(04):54-57.
[2] Igal Galili.On the Power of Fine Arts Pictorial Imagery in Science Education[J]. Science & Education, 2013, 22(8):1911-1938.
[3] 王传俊.音乐暗示法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1):71.
[4] Levinson J.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Music[J].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2009, 49(4):415-425.
[5] 王纯,周正猷.论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调节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