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慧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内容整合,情境任务展开,诊断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任务群”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它需要大单元作为支撑的“脚手架”,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应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确定目标,整合内容,设计情境任务,同时进行诊断评价,整个课程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新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呈现,我们尝试以统编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单元为载体,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民间故事情节生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获得文学的审美体验,尤其是对“文化传承与理解,建立文化自信”素养的培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确定目标,对接课程标准和单元要素
在大单元教学中,单元目标是关键、是核心。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从整体性出发,立足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和单元要素。基于此,我们以“民间故事”为大单元,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和语文课程总目标为指导,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与单元要素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要求是“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第二学段是“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第三学段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综合这些学习要求,形成“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民间故事”,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民间故事中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搜集民间故事素材,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将“民間故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大单元纵跨三个学段六个年级,在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要素,我们又分解了一至六年级“民间故事”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见表1)。
大单元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一个连贯的目标体系,共同指向“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把知识学习、方法习得和能力培养的碎片化学习转化为对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整体培育。
二、整合内容,联结单元目标和教材资源
大单元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某一篇或某几篇课文,更不是单篇文章的简单相加。我们聚焦“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目标,以统编教材中的课文为基础,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或重组,厘清“群”与“文”的关系,使课程内容真正为达到目标服务。
如何将各册教材中的民间故事进行主题组合,形成进阶的大单元阅读体系。我们通过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涉及的民间故事内容进行梳理,发现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单元习作等各板块都有涉及,如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老鼠嫁女》、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三年级下册《漏》、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等。将这些民间故事按主题类别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由点带面,拓展相关课外阅读书目,形成“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内容,如“民间传说”“民俗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人物故事”“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等;再根据教材的编排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将其依次安排在一至六年级,勾连课内外,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由此领略中国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智慧(见表2)。
三、设计情境任务,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式提升
我们在设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下的“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学习基础,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和问题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沉浸在民间故事作品的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民俗故事”时,我们设计了“小书虫来当‘民俗文化小使者’”的学习情境:
小书虫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背后都有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俗故事,当一回“民俗文化小使者”,了解民间习俗,感知民俗的独特性,向世界传播中国民间习俗的趣味与魅力吧!
真正的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展开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习情境。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与问题情境产生互动,从而在已知经验和新问题之间不断得到新的收获。
大单元教学要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立足课程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综合性更强的任务来承载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三年级“民间寓言故事”时,我们以“小书虫的民间寓言故事智慧之旅”为驱动任务,开启三年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在大任务引领下还设计了三个子任务群:
1. 寓言故事我爱读。通过看图猜一猜,连一连的方式,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再次明确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
2. 寓言故事我会读。通过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多角度体会寓意;通过联系生活,帮助主角解决问题,从中明白故事想要讲述的道理;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内容不同但蕴含相似道理的寓言故事,绘制思维导图。
3. 寓言故事我来秀。通过“寓言故事会”“寓言演播厅”“寓言作品展”有效落实该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要求。
在大任务的驱动下,三个子任务都有自己的主题而又相互关联。“我爱读”“我会读”“我来秀”三个阶段完成了“读故事—说故事—表演故事”的内化过程,凸显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进阶式提升。
四、课程评价,坚持课程标准“教—学—评”的一致性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核心素养和语文要素的落地,单元实施要聚焦学习情境和任务的完成,在兼顾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中,我们更注重将过程性评价嵌入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适切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动机,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从而通过文学鉴赏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创作提升其创新、创造的品质。例如,四年级“小书虫的民间神话故事探索之旅”的评价,我们以“锦囊篇”“札记篇”“扩写篇”“讲述篇”“畅想篇”五个探索板块展开(见图1)。
同时,设置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或工具,采用“小书虫”星级制成绩评定的方法(见表3)。
新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设计了六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需要根据学段和内容组建不同的单元,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今后须要作出调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