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肖慧
摘 要:文章针对学法单一、教法单一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问题驱动教学方法,让学习真实发生。文章以“等式(一)”的教学为例,阐述了设计核心问题、创造问题提出的情境、进行必要的问题提出策略训练等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在日常听课调研中,笔者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存在问题单一、学法单一的问题,学生常常处于浅层的、被动的学习状态。问题单一,就是教师热衷于循着精心安排的教学流程,采用连续的碎问,牵着学生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1]。问题设计往往过细、过窄,当学生的回答是教师所预设的答案时,这个问题的讨论就马上被终止。即便教师提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但因没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客观上也没有促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产生质的变化。学法单一,就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个体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虽有互动,但因缺少引导,缺乏“倾听、思考、表达”的策略支持,信息交流经常处在不畅通状态。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造成的。如果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就会成为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采取问题驱动教学是改善课堂生态的有效策略。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发挥教师前瞻性、递进性的“导”,激发学生实质性思考的“研”,促进深度交流,使学习真实发生。下面以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一)”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课前思考
(一)教之困
本课是一节概念课,属于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方程”的教学范畴。學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本课学习的“等量”“等式”概念是代数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等式性质、解答方程的必要条件,是培养代数思维的前提。
心理学家罗斯认为,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而不是以某些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特征来表示的。学生头脑中的典型性范例,常常被称作概念的意象表征或心理表征。如讲到“等量”时,学生的意识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直观的例子,而不是它的文本定义。教学中,给“等量”“等式”建立形象直观的表征意义,能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
此外,等式的意义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时,在其他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是没有的。西师大版教材的处理,有其本身的道理。仅从语义上分析“用字母表示数”“等量”“等式”“方程”等知识点,它们似乎是离散的,只有把“等量”“等式”贯穿“式与方程”的整体教学,其内在的联系和知识结构才会被挖掘出来。在复杂的实际情境中,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厘清等量关系,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是方程教学的价值内涵,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大难点。为分散此难点而安排的本课,其铺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之惑
虽然在解决实际问题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其建立问题表征的意识不强,思考问题也不够全面[2-3]。而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要灵活地对问题表征进行分析,并正确、迅速地收集、处理信息,去除多余的,选择必需的,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写出等式。这一连串的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正是学习的难点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将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等量,让学生知道同一种等量关系可以写成不同的等式。学生在经历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探索过程后,会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了解到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并初步建立模型思想,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揭示课题,问题驱动
师:同学们,请齐读课题(等式)。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等式,关于等式,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什么是等式?
生2:等式有什么用?
生3:有不等式吗?
生4: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些会在这节课展开研究,有些则会留到后面进一步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研究“什么是等式” 。
设计意图:本课开门见山地揭示课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课的学习要点和方向,并带着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给予他们一种绘制自己的学习蓝图的感觉,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与动力。
(二)环节二:任务驱动,引入概念
1.创设情境,小组合作
师:请看情境图(如图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完成任务单如图2。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向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在任务驱动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环环相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多元表征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开拓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4]。同时,这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可视化,给“等量”“等式”概念建立了直观的形象。
2.分组反馈,揭示概念
(1)学生分组汇报
A.试一试,用文字、画图、算式等方式表示姐姐今年的年龄。
姐姐今年的年龄=爸爸的年龄-25
弟弟的年龄×2=姐姐今年的年龄
16=41-25 16= 8×2 16=8+8
B. b=a-25 b=c+8
C. 16=41-25=8×2=8+8
“今年”,姐姐的年龄有多种表示方式,图与式子、文字之间是对应的,三个式子的结果都相等。“若干年后”,三人年龄未知,字母指向的年龄不是特定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没变,这些式子表示的量也是相等的。
(2)汇总小结
师:如16与41-25、b与c+8,这样的量,大小相等但是形式不同,大小相等的这两个量称为等量(或同量)。
在等量之间加上等号,就成为等式。如16=41- 25,c+8=b。
设计意图: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姐姐今年的年龄”这一数量关系进行多元表征分析,有纯数字的算式、文字、线段图等方式;第二个层次,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列出含字母的等式;第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发现等式的合理性。
(3)举例巩固
师:你还能从情境图中找到其他的等式吗?请跟同伴说一说。
(4)重新认识等号
师:把b+25=a写成a=b+25,16÷2=8写成8=16÷2,它们还是等式吗?为什么?
生1:还是等式。式子中有等号,意味着等号两边的量相等。
生2:只要等号左右两边的量相等,无论是从左往右看,还是从右往左看,它都是一个等式。
设计意图: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等式的含义,而“把b+25=a写成a=b+25,16÷2=8写成8=16÷2,它们还是等式吗?”这一设问对等式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环节三:多维提问,对比运用
1.判断提问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80页第2题。
小明:除了16+x<18、b+a>c、8x+4b不是等式,其他的都是等式。
师:同学们要向他提问题吗?
生:能说说原因吗,你怎么判断的?
小明:16+x<18中间没有等号,证明左右两边不相等,不是等式。8x+4b没有跟它相等的量,只是一个式子。
小结:如16+x<18、b+a>c这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设计意图:教师在揭示概念之后,进行正反类比是强化理解的有效策略。同时,引导学生提问有着隐性的教育功能。学生多提出与知识本质相关的问题,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2.阅读提问
师:请自行阅读教材第77页例1,关于“什么是等式”,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17=55-38这个等式,还可以表示哪些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师:谁能解决?
生2:商店里有55千克苹果,卖出38千克,还剩下17千克。
总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生3:航模小组有55位男生,比女生多38人,女生有17人。
男生人数-38=女生人数
生4:妈妈的微信钱包里有零钱55元,爸爸的微信钱包里有零钱38元,妈妈的零钱比爸爸的零钱多17元。
生5: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找到等式?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辩论赛。
设计意图: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比用一般语言进行表达的难度更高,且这种表达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把“学习”与“提问”有机融合,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生生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让学生敢问、能问。
(四)环节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解决了课程开始提出的哪些问题?
2.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設计意图:首尾呼应,对开始提出的问题做阶段性小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这样既能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也能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发展。不但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消费者,也有助于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优质人才。
三、教学反思
(一)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
以问题为核心,就是将课时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以关键问题的形式呈现,即支架问题。每个支架问题再分成若干个子问题,使学生能通过尝试、探索、实验、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一个个问题,最终沿着问题支架一步步攀升,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
(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维活动的桥梁
教学设计要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以问题探究为重点,要树立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意识,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三)必要的问题提出策略训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进行问题提出的专项训练,能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参考文献]
孙雨澜.“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综述[J].数学教学,2018(3):17-21,47.
张世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2(1):136-137.
颜淑兰.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现状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25):13-14.
闫佳洁,于国文.他山之石:ICME-14“问题提出”研究观点综述与教学启示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教学),2021(9):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