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予晴 肖 娟 唐晓艳 李 卓 全美盈 孙之星 李蕴微 马明圣 赵永强
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PC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罕见病,主要表现为蛋白C水平降低,其所致血栓占血栓栓塞事件中的3%~5%[1],发病率1/40 000~1/250 000[1-3]。编码蛋白C的PROC基因位于染色体2q13-q14,由9个外显子组成,长约11.2 kb[4]。遗传性PCD患儿多为单碱基的杂合基因突变,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以下肢静脉血栓多见。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患儿更罕见,表现为蛋白C水平明显降低,部分患儿甚至<1%,多表现为新生儿期起病的危及生命的严重暴发性紫癜(PF)等[5],由于我国尚无浓缩蛋白C制剂的生产和供应,只能使用新鲜冰冻血浆(FFP)进行暂时救治,但几乎所有病例终因家长不能坚持长期治疗而死亡。本文报告2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我院)儿科口服抗凝剂成功救治以新生儿PF或颅内出血为首发表现的遗传性复合杂合突变的重度PCD并随访3和6年至今存活的患儿,希望帮助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医生)加强对重度遗传性PCD的认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例1,女,6月龄,因“生后皮肤瘀斑反复发作”入我院。足月剖宫产分娩,出生体重2 800 g,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18 h起全身多处逐渐出现大面积紫癜及红斑样皮疹,中央破溃,可见黄绿色液体渗出(图1)。
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CRP、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阴性,破溃处创面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诊断为新生儿感染、败血症。予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4月龄就诊上级医院,查PT/INR、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bg)降低,D-二聚体升高。考虑诊断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予FFP和冷沉淀治疗后紫癜可消退,停用FFP后再次出现新发瘀斑。生后6月来我院就诊,Fbg降低,D-二聚体升高(表1)。行易栓因素筛查:蛋白C显著降低,蛋白S、抗凝血酶Ⅲ及活化蛋白C(APC)抵抗正常范围。患儿姐姐生后出现皮肤紫癜、颅内出血,生后4 d死亡。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蛋白C水平及家族史,拟诊断PCD。进一步行PROC基因突变分析,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母,患儿父母的蛋白C水平均低于正常值,明确诊断遗传性复合杂合突变重度PCD。
表1 2例遗传性复合杂合突变重度PCD患儿主诉至随访临床事件
予FFP输注,联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患儿皮损逐渐修复,且无新发血栓形成,Fbg和D-二聚体恢复至正常范围(表1)。LMWH应用5 d后,加维生素K拮抗剂(VKA)华法林,监测INR达2.5~3.5时,逐渐减停FFP,单用华法林维持目标INR。随访至6岁,持续口服华法林,INR 2.63~3.41(表1),无新发血栓形成,生长发育正常,目前读小学一年级。
例2,男,生后6月因“颅内出血、肺出血,反复皮肤瘀斑”入我院。足月剖宫产分娩,出生体重3 150 g,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7 h因精神反应弱就诊当地医院,无皮肤瘀斑或紫癜样皮疹,血常规大致在正常范围,APTT正常,Fbg轻度降低,D-二聚体轻度升高(表1),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头颅CT示多发颅内出血(图2A),肺部CT示双侧肺出血(图2B)。当地医院予冷沉淀纠正凝血、支持治疗等,1月龄复查头颅MR示出血灶较前好转。2月龄起,患儿反复出现皮肤瘀斑,且出现频率逐渐增加,伴多发血肿形成(表1)。6月龄来我院查PT、APTT稍延长,Fbg降低,D-二聚体、FDP显著升高(表1),易栓因素筛查:蛋白C显著降低,蛋白S、抗凝血酶Ⅲ及APC抵抗正常范围。诊断重度PCD,DIC,纤溶亢进。行PROC基因突变检测,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母,患儿父母蛋白C水平均略有降低,明确诊断遗传性复合杂合突变重度PCD。予FFP输注,LMWH抗凝,患儿皮肤瘀斑改善,Fbg升至正常范围、D-二聚体和FDP均较前明显下降(表1)。基于文献证据,在我院医务处备案,且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签字后,予LMWH应用3周后,调整为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初始剂量2.8 mg,q8h(基于EINSTEIN-Jr Ⅲ期[6]研究中采用的根据体重调整的利伐沙班给药方案),逐渐降低FFP输注频率至每周1次。随访至3.5岁,除新生儿脑出血导致的轻微的下肢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外,余生长发育均与同龄儿相仿。末次随访口服利伐沙班减量至2.4 mg,q8h,仅于新发皮肤瘀斑时予FFP间断输注治疗,未观察到利伐沙班不良反应。
1991年首次报道用蛋白C制剂治疗PCD,在发达国家现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我国一直没有浓缩蛋白C制剂的生产和供应,国内PCD主要治疗是输血浆,平均每周1次,病毒感染的风险大,一般家庭难以长期坚持。鉴于本文目的是回顾中国婴幼儿PCD诊断治疗现况,故以“protein C deficiency”及“Chinese”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以“蛋白C缺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从建库检索至2021年10月31日,逐篇阅读筛选婴儿期起病的遗传性PCD的中国病例。共检索到11篇(11例)目标文献,4例发表在英文期刊,余发表在中文期刊。
表2显示文献报道的11例遗传性PCD的临床资料[7-17],均为病例报告,最早报告于1998年,首次通过病理和临床诊断PCD,其余均在2011年后报告。合并本文2例共13例。12例于新生儿期起病,其中10例于生后48 h内即出现临床表现,最早于生后4 h发病,例6生后4月起病。除本文例2外,余12例均以典型的PF起病,即血栓引起的紫癜样皮损,其中例8合并左侧肾梗死,例4生后16 d头颅MR提示脑血栓伴颅内出血,例3和9则分别于生后8和16 d头颅影像学提示颅内出血。例5 FDP>150(正常值<5)mg·L-1,可能存在DIC。例2~12蛋白C水平0~8%,均显著降低,9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遗传性PCD,其中2例为PROC基因纯合突变,7例为复合杂合突变。在例1~11中,例7未报道治疗及结局,例6每日输注FFP 15 mL·kg-1×40 d获得临床缓解,后隔日输注FFP共3月,随访至13月龄仍存活,紫癜样皮损好转且监测无新发血栓形成,7例单用FFP或联合LMWH曾获短暂临床缓解,6例因家长选择放弃治疗,本文2例治疗情况见前文。
表2 文献报道中国新生儿期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病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先天性PC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易栓性疾病。PCD患儿蛋白C水平下降,无法通过抑制Ⅴa因子及Ⅷa因子发挥APC的抗凝作用[18],临床可表现为血栓事件的发生。复合杂合或纯合PROC突变的患儿表现为重度PCD(蛋白C<1%),国内报道的13例重度先天性PCD,12例新生儿期起病,10例于生后48 h内起病,说明重度先天性PCD起病急、进展快。新生儿的血浆蛋白C水平较低,6月龄时才达到正常成人水平。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性低维生素K,蛋白C不能进一步合成γ-羧基谷氨酸(Gla),从而进一步影响蛋白C发挥其抗凝作用,增加了与遗传性PCD相关的血栓事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19]。本文文献复习中10例最终放弃治疗或死亡,说明新生儿期重度遗传性PCD病死率高,及时明确诊断并尽早开始治疗有助于挽救患儿的生命。
重度的遗传性PCD可在出生后数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症状,本文文献复习中12例以PF为首发症状。表现为下肢、臀部、头部、躯干等全身多处出现紫癜样皮损,以下肢为著,皮损迅速扩大、融合,颜色由暗红逐渐进展为紫黑色并伴大疱形成,严重者甚至因为中等血管的栓塞进一步进展为局部坏死,演变为黑色焦痂,受累肢体可明显肿胀,甚至出现表面皮肤脱落。除皮肤表现之外,全身其他部位亦可因血栓栓塞而引起相关表现,有同时合并颅内血栓、出血,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以及肾梗死的情况。更有甚者,重度PCD患儿在孕期即可出现多个器官的栓塞,甚至死于宫内[20]。
本文例2为国内首次报道以颅内和肺等重要脏器出血为首发表现,而无典型皮肤症状或血栓栓塞相关的表现。监测患儿凝血功能,在D-二聚体升高的同时,存在PT、APTT显著延长,Fbg下降,FDP明显升高,符合慢性DIC表现。可能是由于广泛的动静脉血栓栓塞,消耗凝血因子,产生继发性DIC,进而引起颅内出血等多脏器出血[21,22]。因此,遗传性PCD可以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出血等出血性表现为首发症状,需要新生儿科医生提高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PCD一经诊断,应立即干预,防止病情迅速进展而导致死亡。重度PCD患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被报道,在蛋白C浓缩物被批准上市之前,多采用在急性期应用FFP或凝血酶原复合物(PCC)行替代治疗,至临床皮肤病变消除。维持期选择FFP进行长期替代治疗,或口服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防止血栓事件再发[23]。1991年首次有文献提出通过在急性期静脉输注蛋白C浓缩物在重度PCD的新生儿中进行替代治疗,使PF获得缓解[24],1996年首次有文献报道皮下注射蛋白C浓缩物使纯合突变的重度PCD患儿的蛋白C水平长期维持在安全值范围以上(>0.25 IU·mL-1)[25]。目前西方国家针对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的重度PCD的患儿,蛋白C浓缩物的替代治疗已成为主要的长期维持治疗方案。但在国内,由于蛋白C浓缩物价格昂贵,且并未上市投入临床使用,难以获得。本文文献复习中10例通过急性期的FFP替代治疗,辅以LMWH抗凝,取得了暂时的临床缓解。其中仅例6通过连续3月隔日输注血浆达到蛋白C替代治疗的目的,随访监测皮损改善、无新发血栓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例6起病较晚,蛋白C水平偏高,对于其他重度PCD的患儿很难通过单纯血浆输注进行维持治疗。此外,由于重度PCD患儿多为新生儿,存在静脉穿刺困难等限制,而长期应用血浆进行替代治疗,需要面临反复静脉穿刺、血源制品供应越来越困难的问题,血源性感染如HBV、HCV、HIV等病毒感染风险也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不仅如此,由于蛋白C在FFP中的浓度较低,仅为4 μg·mL-1,往往需要较大剂量的FFP输注,以维持重度PCD患儿蛋白C水平在安全范围内,重复多次输注大量胶体,会引起高血压、高蛋白血症、肺水肿、蛋白尿等并发症。我院首次在国内尝试口服抗凝剂替代血浆作为长期维持治疗,以延长血浆输注间隔,减少其使用。
本文例1应用LMWH 5 d后开始重叠使用华法林,未再出现新发血栓症状。VKA可以通过降低Ⅱ、Ⅶ、Ⅸ和Ⅹ因子的活性抑制凝血,缓解PCD患者的血栓倾向,以重新达到体内出凝血的再平衡。目前已有重度PCD患者应用华法林作为长期治疗并取得疗效的报道[26-29],起始剂量0.15~0.4 mg·kg-1,直至调整至可以维持INR在2.5~3.5且D-二聚体正常的最低维持剂量,从而防止症状再发。
为保证华法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面临长期监测INR的问题。对于严重遗传性PCD的新生儿,静脉穿刺难度高,反复穿刺亦有出血等风险。利伐沙班通过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通过直接、选择性和可逆地抑制Xa因子(FXa)形成纤维蛋白凝块,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最终抑制凝血酶生成[30]。利伐沙班还具有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无需频繁采血监测患儿的凝血功能。本文例2在家长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应用利伐沙班作为长期抗凝药,按需每1~2个月输注FFP,随访3年无再次发生严重瘀斑或出现新发生长迟缓,也没有受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的困扰。例2为国内首次,也是国际上最年幼的应用利伐沙班成功和安全地治疗PCD的病例。Menon等[31]报道了利伐沙班治疗13岁重度PCD的成功病例,Martinelli等[32]报道了出生时严重的蛋白S缺乏症(PSD)的6岁女童,在使用利伐沙班后没有出现新的皮肤坏死或血栓形成。表明利伐沙班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凝替代药物,用于严重先天性PCD或PSD的患者。
本文报告的2例PCD患儿经过3和6年的随访,均存活、生活质量尚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在急性期应用血浆替代治疗改善症状后,应用口服抗凝药物维持治疗,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患儿长期血浆应用,且随访获得临床缓解、未影响生长发育。建议重度PCD的患儿,可考虑应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等口服抗凝剂作为长期维持治疗方案,从而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