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研究

2022-06-13 23:26杨璞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语文

杨璞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蕴含的育人因素,将立德树人教育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聋校教育;初中语文;德育教育

语文是科学的语言和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聋生由于听觉障碍而失去了他们自然习得知识的途径,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思想提升、习惯养成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结合聋生的视觉优势和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对于培养聋生的语文素养、良好习惯、科学精神和思想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优化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聋生以后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聋校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特殊儿童语文素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聋生的学习特点,创设适合聋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探索、感悟和体验。用发展的眼光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使用差异性评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每个特殊儿童都能获得适合的语文教育,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实事求是原则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规范解题与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钻研精神,使学生了解语文的价值,体会语文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三)渗透性原则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语文知识与立德树人目标充分融合,择机渗透,让聋校语文课堂有温度、有感情、有灵性,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好地落实。

二、聋校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一)师德引领——潜移默化熏陶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作用。”这启示我们,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身为教师,必须做到勤于治学、诲人不倦,以包容的心态、乐观的心境面对学生,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与学生形成一种特殊默契。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为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形象塑造,一言一行中给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向善、向美、求真、务实,用爱的雨露育残成才。

以充满正能量的教学风格为例。在早读时,笔者一般会在黑板上为学生布置好诵读任务。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会配合学生并为之提供援助,比如当学生背诵曹操的《观沧海》时,笔者便在黑板上手书曹操的其他作品,供提前完成诵读的学生参考。又如在自习课上,笔者在维持课堂纪律之余,往往会忙里偷闲,练字帖、看名著,让学生学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讲课时,笔者会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来教化学生。例如在讲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时,笔者不仅向学生解析了诗句中蕴含的新旧交替、时光流逝的人生哲理,还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进一步挖掘诗歌背后的秘密:诗人当时居住在淮水一代,受东西时差影响,海上的太阳已经升起,而诗人的故鄉洛阳天还黑着(即“残夜”);同时,受南北季节差异影响,江南一带已经进入春天,而诗人的故乡洛阳却还在冬天,也就是说诗人所想的与所见的是不一致的,眼前是淮水,心里却是故乡,由此表达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语文人文——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择机运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教育,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学生学好语文报效祖国的学习内驱力。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是广泛的,除了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崇高精神境界的人物和故事,有时候课文中的一段话、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字也能体现出中华美德与民族精神。为此,我们通过着重分析课文中蕴含德育因素的字、词、句、段、篇,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主人公或作者身上的光辉品质,由此受到感染和启发,其内部情感被催化出来,德育效果明显。

(三)语文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语文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会使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完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聋校语文教师应根据知识点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启迪学生探索创造。

例如,在开展“名著导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渗透德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教师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对教室进行了布置,将桌椅摆成U字形,腾出中间的地方作为舞台。接着,教师参考《朗读者》以及《我就是演员》等节目形式,要求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名著片段,或者演绎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在活动开始以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揣摩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质,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主人公活下来,主人公身上有哪些可贵之处等,感受主人公昂扬的情绪,以此端正学生的人生观,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既掌握了名著的精髓,对名著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其三观也受到了正向的引导。

如是,通过创设多种趣味化情境,笔者调动起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出他们对生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当学生开始真正热爱生活时,他的人格便是完整的,而语文课堂则拥有唤醒学生生活热情的神奇魔力。

三、结语

总之,聋校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潜移默化地融合渗透,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剑.立德树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