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亲子游戏成为目前幼儿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游戏中通过家长与幼儿的亲密接触,使幼儿接受了教育也获得了快乐。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丰富了幼儿教育资源,也开拓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达成,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幼儿园小班教育为例,分析了家园共育中应如何开展亲子游戏,以供参考。
关键词:亲子游戏;小班幼儿;家园共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016-03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how to use small-class parent-child games to carry out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WANG Ruifang (Futai Kindergarten, Anding District,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arent-child games have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method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rough the close contac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games, children receive education and gain happiness. This education method not only enriches the resource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ut also opens up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model furth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ducation.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takes small-class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how to carry out parent-child games in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Parent-child games; Small class children;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Practice research
隨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早早接触了社会教育,如牙牙学语阶段便进入早教机构接受教育,由此大部分低龄幼儿也过早接触到了正规的幼儿园教育。随着低龄幼儿数量的增多,家园共育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亲子游戏是实现家园共育的主要方式,增进了家长与幼儿教师的接触,减少了家长的焦虑,也可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引导。以下内容从开展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亲子游戏策略进行了研究。
1.家园共育模式中开展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1)幼儿成长需要
在幼儿成长阶段,家长的陪伴与关怀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有关数据和调查,也可发现,在幼儿时期,若是幼儿缺少父母的陪伴,则会导致某种性格的缺失,尤其十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若是缺少父母的引导和纠正,则会给幼儿未来成长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而家园共育模式,是基于幼儿成长的身心特点,借以游戏方式,为家长与幼儿提供沟通平台,通过游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在赢得家长支持的同时,家长也可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其不良习惯及早干预,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其次,小班亲子游戏可以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提供契机,小班阶段的幼儿往往对幼儿园不熟悉,或存有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会对父母有更强的依赖性,快速适应没有父母的生活,往往对小班幼儿来说有较大难度,而小班亲自游戏可视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桥梁”,可在父母陪同下更安心、更高兴地参与游戏,与幼儿园或幼儿教师建立更多联系,顺利度过这一艰难时期,方可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中。
最后,在亲子游戏中,幼儿和父母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也会让幼儿接受更多爱、关心和来自家庭的教育,有助于幼儿自然、自由并且快乐成长,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社会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新型教育理念的提出,家庭已成为当下各个教育阶段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实施和组织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在平等、公平、尊重、合作的基础上,赢得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不仅可完善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可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家庭教育指导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充分借助自身优势,优化教育资源,形成合理教育之势,自然能够为幼儿提供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亲子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父母更强烈的教育责任心,从而肩负应用的教育职责,才不会在学前教育中置身事外,有助于促成家校更好地合作,教育目标方可更轻松、更高效地实现。也在多次游戏中,增多了幼儿父母提建议、进行反馈的机会,幼儿教师也会对幼儿父母的期望、想法有更多了解,才可更好地设计亲子游戏,助力孩子成长。8A0C4CCF-1680-4462-A161-E3702DBAD1E4
2.小班亲子游戏实施策略
(1)寻求家长参与,科学选定亲子游戏
小班亲子游戏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家园共育。所谓的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通过双向沟通方式,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亲子游戏则是以幼儿和家长为主体,通过游戏方式,增加父母对幼儿、对幼儿园的全面了解。要达到教育目的的高效实现,应在组织亲子游戏时,寻求幼儿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如在制定亲子游戏活动内容时,幼儿园教师可先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将开展游戏的目的告知家长,在鼓励家长为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针对一些好的建议,幼儿教师不仅要采纳,更要将其付诸实践。这样一来,不仅充分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和重视,也可赢得更多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其次,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制定的亲子游戏,也能赢得更好的口碑,不仅亲子互动效果良好,也利于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为了保障小班幼儿亲子游戏的顺利开展,在寻求家长参与和谋划时,幼儿教师可先给家长提供一个参考范围,如“小鸡出壳”“袋鼠妈妈/爸爸”“抬花轿”等,让家长从预设范围中进行选择,而后通过家长选定的游戏,选取部分家长组织游戏的实践方法。在活动过后,幼儿教师要积极收集家长对游戏的意见和反馈,并生成数据统计,为下次开展亲子游戏提供参考。同时,幼儿教师要将统计好的数据信息,及时与家长进行分享,让幼儿家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认同,这样则能够更好地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游戏效果,实现更好的教育目的。
(2)突出幼儿主体,引导家长适时干预
结合实际教学学情来看,不管是小班幼儿还是中班幼儿,大多家庭之间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部分家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左右幼儿的自身行为,且一部分家长往往将游戏活动当作另外的教育平台,在亲子游戏过程中,给幼儿传递知识,进行说教,忽略了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长此以往亲子活动沦为教育活动,幼儿参与性降低,则无法达到游戏教育的目的。为此,在开展亲子游戏时,应注意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教师可针对家长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如在亲子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游戏中,教师可先告知家长游戏的目的,并要指导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和指责幼儿,更不能以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进行互动,应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干预,如明知孩子是由于懒惰而不愿参与游戏时,家长应和孩子进行沟通,用鼓励和关切的语气询问孩子不愿参与游戏原因。而当幼儿确实存在困难时,家长应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如在手工制作“拼图娃娃”亲子游戏活动中,幼儿动手能力较弱,而部分家长为了追求速度和美观,往往代替幼儿做完全的工作,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不仅阻碍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此时,幼儿教师应指导家长不要过多剥夺幼儿动手的权利,简单的工作,如粘贴等,应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而对剪裁等危险性工作,可由家长代劳,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家长给幼儿讲解剪裁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可在简单的剪裁中让幼儿进行尝试。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完全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也可学到更多的知识。
综合而言,说教型教育是教育中最失败的教育方式,保姆式教育更是最无功的教育,不仅让幼儿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剥夺了幼儿个性成长的权利,亲子游戏方式和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目的是在家长的协助下,引导幼儿个性化成长,因此不管何种游戏活动不可本末倒置,需切实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以优化家园共育教育效果。
(3)亲子游戏多样化,优化活动效果
这里所指的亲子游戏多样化,不是说过多地开展亲子游戏,假如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亲子游戏质量,则无法凸显开展亲子游戏的重要价值。因此,多样化亲子游戏,是指在开展亲子游戏时,通过多样的方式,调动家长和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使其全身心投入游戏中,感知到快乐,收获到成长。如在开展“袋鼠妈妈/爸爸”游戏时,可采取竞赛形式。具体实践:首先,根据参与游戏的不同成员,将其分为妈妈组、爸爸组。其次,让孩子双手紧紧抱住妈妈或是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妈妈或爸爸的腰,模仿袋鼠跳跃动作带着自己宝贝向终点冲刺,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为获胜者,通过初赛、复赛决赛,评比出“最强妈妈”“最强爸爸”,并为获胜家庭颁发奖品。带有比赛性质的亲子游戏往往更能激发和幼儿的参与性,也有利于活动效果的增强,在激烈的呐喊、紧张的比赛中,家长的奋力拼搏、幼儿的欢快笑声,也可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密度。
另外,也可构建探险性质的亲子游戏,也就是说,将传统游戏进行创新,设计成类似探险、开盲盒游戏方式。例如,在“找妈妈”游戏中,先将妈妈用遮挡物遮挡,在依次让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特点,可让妈妈们只将双手从遮挡物中伸出,也可通过变声,让妈妈分享与幼儿的生活日常,之后在让幼儿选择自己心中的妈妈。在幼儿确定无疑之后,让妈妈们走出遮挡物,最终判断自己选对与否。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与家长的默契,并通过选错一方受到惩罚,而将游戏推向高潮。此游戏也可创新为“找宝宝”“蒙眼画妈妈”等方式,通过找,通过画,让家长与幼儿身心放松,并可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方向感与表达能力,当然也可增进亲子关系的默契。
(4)进行活动评价,升华教育内涵
不管是构建知识教育活动,还是组织亲子游戏活动,其目的都是实现育人职能。为充分发挥亲子游戏的育人功能,教师需在亲子游戏活动之后,积极进行活动评价,需要从幼儿主体活动表现、参与积极性以及家长引导方式层面進行评价。如在“找妈妈”游戏中,教师需从幼儿对父母的描述中,评判幼儿观察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在选定环节,要对幼儿情感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不管是幼儿选对还是选错,应指出幼儿对父母情感的需求。最后,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付出和支持,肯定每组家庭的表现,并发出对家长的邀请,以增进家园联系,发挥其教育价值。
3.利用小班亲子游戏开展家园共育的注意事项
教育事业发展新时期,家园共育是必然趋势,在家园共育目标下小班亲子游戏有持续开展和落实的必要,为确保小班亲子游戏达成相应目标、家园共育效率不断提升,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注意事项。8A0C4CCF-1680-4462-A161-E3702DBAD1E4
第一,要给予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虽说亲子游戏是幼儿与父母共同参与的游戏,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幼儿,所以还是要將更多表现、参与的机会留给幼儿,让幼儿可以在父母的协助下、指点下、鼓励下实现个性成长,过多的干预,只会让幼儿畏首畏尾,不敢自由发挥和表现,会得不偿失。教师也同样要少干预亲子游戏,主要讲明游戏规则并辅助幼儿及其父母更顺利地参与到游戏中,并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第二,注重幼儿游戏体验,对游戏玩法要适当创新。在亲子游戏中,幼儿的体验非常重要,关系到幼儿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主动性参与今后的亲子游戏,为此,需要更多关注幼儿游戏中的神态,更要为激发幼儿参与亲子游戏的热情而不断创新游戏玩法,让亲子游戏时刻充满新鲜感、趣味性,也使得家园共育更具有效性。在创新过程中,除了可以对游戏主题进行创新,还可以对游戏内容、游戏规则进行创新,将游戏玩出新花样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
第三,游戏主题及游戏内容需要与幼儿家长共同商定:一方面提供家园共育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体现幼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权利,避免家庭教育的参与沦为表面形式,有助于巩固家园共育链条。为此,幼儿教师要同幼儿家长坐到一起,共同探讨每一次的亲子游戏主题及开展方式,激活幼儿家长参与兴趣和热情。为了避免影响幼儿家长的日常工作,还可利用微信、QQ等平台实现在线讨论,广泛收集家长意见,还可通过在线投票方式选择下一次亲子游戏主题及玩法,让家园共育下的小班亲子游戏更具实践意义、价值。
第四,游戏过程中需要注入情感,让幼儿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教师的关心,拉近幼儿与父母距离、消除幼儿与师生间的陌生感,确保小班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敞开心扉、与父母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构建其乐融融的教育氛围。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监管和教育职能,才能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尽管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开展亲子游戏对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幼儿园亲子游戏开展的方式还未能达到实效性,一些形式化、简单化的亲子游戏,不仅导致了游戏的无趣,更是给家长增添了负担。为此,幼儿教师,需做好协调工作,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积极创新每次亲子游戏活动,为游戏营造氛围,构建多样游戏方式,赢得家长的支持,提高家长的积极参与,进而促进有效的家园共育教育合力形式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潘怡如.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推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27).8A0C4CCF-1680-4462-A161-E3702DBAD1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