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炜
摘 要:职业院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出现断层问题且日趋严重,因此本文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就业改革创新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现状,探讨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准员工式”培养模式、规范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三项改革创新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就业改革
目前,职业教育面临两大难题,分别是教育经费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校企合作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两大难题。在教育经费方面,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专业教育场地和动手实操机会,提高了资源使用率。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可以不断增强其专业技能,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和职业有规划。因此,研究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就业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现状
我国现有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实习实训基地模式。实习实训基地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帮助企业共同完成在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师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实训基地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是订单培养模式,同样涉及企业、学校和学生。这种模式对基础条件要求比较严苛,企业必须明确定位自己需要的人才,学校有明确的培养模式培养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学生必须在三年之内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有三方达成统一,才能在学生毕业时形成学业与工作的无缝衔接。
以上的模式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有所体现,但是中间环节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导致学生没工作、企业缺少员工。
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就业改革创新策略
(一)实施“准员工式”培养模式
在日常管理中,可以聘请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到学校做报告,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设置一些职业规划课程,并且将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使还未进行实习的学生先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感,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回校开办讲座,年轻毕业生與在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更小,更容易引起共鸣。告知学生从基层干起,有利于熟悉整个生产或经营流程。同时也要做好与实习企业的联系沟通,将学生期望轮岗实习的想法告知企业并且希望企业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予支持。学生在实习期间,在企业中的身份是员工,承担的工作也是真实有效的,但是从实际经历和心理阶段考虑,职业院校的学生其实对人际关系、工作内容的处理能力都比较弱。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在学生实习期间,给予其足够的关怀,相关领导要尊重学生并尽量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领导们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规范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规范机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的规范内容要对学校和企业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提升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运行机制要保证学校和企业的执行自觉度。
立法机关需要对校企合作中的问题进行法制化管理,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结构。还要设立监督部门,起到对校企合作的外部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监督者的作用,不能变成形式化检查。还要打破原有的部门体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双师型”教师评比大赛,在奖金、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奖励,并且给予技术和学术进修上的支持。激励机制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不断进步。
在企业中挂职的教师可以利用企业中的场地进行教学实操,充分发挥企业闲置场地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比较简单的操作工作。学校则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对企业中到学校进行兼职工作的技术人员,学校更要严格把控,对其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规范兼职教师的在校工作时间,不能因企业工作影响学校教学进度。
三、小结
我国缺乏完善成熟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而且在缺少宏观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合作中的细节问题也往往会导致课程开发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职业院校教师的权力和地位并没有在课程的角度得到体现,很多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正在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迈进,这是对学科体系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然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却是复杂、艰难和缓慢的。在职业院校数量如此庞大的现状下,映射出的却是从事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人员的极度缺乏。我国职业院校只有具备了一批理论深厚、实践丰富的职业教育课程专家,课程改革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晓舒.新时期高职校企合作培养文科专业人才之路[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1(6).
[2]林海榕.职业教育教师改革研究:校企合作的思路[J].木工机床,2021(4).
[3]陈兰.就业视角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刍议[J].山西青年,2021(23).
[4]权振亚,吴尚昆,史晓霞等.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9).
[5]戴艳玲.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9).
(作者单位: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