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娜
[摘 要] 儿童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数学问题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某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生动化,从而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这种结合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这既揭示了数学含义及其几何意义,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数学思想方法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数学知识的核心灵魂并不在于其知识本身,而是在于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作为一种贯穿数学学科始终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与转化,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具体化,成为便捷解题、把握数学核心本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一、巧用数形结合,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模块,是学生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基础和知识基础。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的马虎、对概念混淆不清、滥用数学规律和运算法则、不明白图形之间的关系等常见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而导致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重心往往放在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死记硬背上,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机械化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也难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在数学概念中巧妙地渗透数形结合,能够将模糊的、晦涩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易于学生接受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对概念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和理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1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的学习,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与延伸,也是一次质的飞跃。教材主要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与操作,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对分数的初步概念。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他们在作业和考试中频频出错。因此,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融合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
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分数墙”的解读,渗透着数形结合思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做好铺垫。
结合“分数墙”解决以下问题(图1):
(1)在“分數墙”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并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____(多/少),分数单位越____(大/小),分数单位的个数越____(多/少),得到的分数就越____(大/小),反之,分数越____(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对分数的寻找和排序,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墙”中的基本规律,初步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1里面有几个,几个……几个?
设计意图:从分数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先通过对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找到问题中所要的分数,然后利用“分数墙”验证自己答案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笔者着重让学生一个分数单位一个分数单位地数,感受每个分数里究竟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么这个分数的分子就是几,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分数结构形式的理解。
(3)哪几个分数相加的和等于1?你能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问自答,并在此过程中再次体会分的份数与取的份数相等时,也就是分子与分母相等时,这个分数的值与“1”相等。
(4)写分数时,可以按照大格将钟面分成12份,也可以从分钟的角度将钟面分成60份,这样用分数表示出的结果就不相同(图2)。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区域占整个钟面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出来。
“分数墙”是按照“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的原理,对真分数和1进行分解而得到的数学模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分数墙”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判断分数大小,而且也可以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为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二、巧用数形结合,构建数学模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几何直观”核心概念,主要是利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形结合是充分运用“数”的严谨性和“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结合起来,通过图形的描述和代数的论证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几何直观,将代数问题“几何化”。
“模型思想”是新教材的十大核心词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影响了他们构建模型的效率,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构建数学模型,得出数学规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案例2 乘法分配律模型
“运算律”是高度概括的运算知识,是人们经过大量的计算与实践得出的经验和结论。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定律,其原因是它包含了两种运算,且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乘法分配律的死记硬背和实际应用,而忽视了对其算理的推导过程,导致学生未能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因此,在“乘法分配律”的复习课中,笔者通过多种表征促进学生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从而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用代数式来表示:c×(a+b)=c×a+c×b。
(1)在三年级口算与笔算中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中:12×3=36,(10+2)×3=10×3+2×3,求14×1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口算12×3和笔算14×12中探寻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并借助图3中的小棒图和直观点子图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在解决相遇问题中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小林和小云两人从家出发,骑车相向而行,其中,两人的骑车速度分别为0.25千米/分、0.2千米/分,10分钟后两人骑车相遇,求小林家和小云家的距离。
(0.25+0.2)×10=0.25×10+0.2×10。
从以上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法来看,其核心本质就是乘法分配律。小林家和小云家的距离,等于小林和小云分别骑车10分钟的路程之和,也等于小林和小云每分钟的路程之和乘10(分钟)。这一计算过程,就是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模型。
(3)在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2×长+2×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2=2×长+2×宽。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a×c表示的是左边长方形的面积,b×c表示的是右边长方形的面积,将两个长方形面积相加,得到的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直接从图6来看,大长方形的长就是a+b,宽为c,(a+b)×c即为大长方形的面积。
对学生而言,几何图形来得直观易懂。这样通过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探讨,学生从中概括和提炼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三、巧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
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方法。简单来说,“形”就是“生活”,“数”就是“数学”,数形结合就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对于“形”的问题,借助“数”去思考。
案例3 平均数问题
有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4个数是多少?
很多学生读题后,思绪比较混乱,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事实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让题目中的条件一目了然,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题目中的6个数,可以用6个圆圈来表示,由于它们的平均数是27,于是可以求出它们的总和为27×6=162。前4个数的平均数为23,它们的总和为23×4=92,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它們的总和为34×3=102,那么刚才计算的数与第4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前4个数的总和为92,后3个数的总和为102,结合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将两个结果相加时,第4个数被重复加了一次,所以第4个数就等于92+102-162=32。(如图7)
数形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巧妙地利用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厘清数量,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利于他们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增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